[摘 要]:如何讓學困生愿意學習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也是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本文從初中英語學困生的形成原因入手,提出了調動學困生學習積極性的方法,從而提高學困生學習英語的效果,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學困生 形成原因 調動方法
一、英語學困生的形成原因
(一)、形成的外因分析
1、家庭的原因.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是學校教育的重要補充。但是有些家庭并沒有發揮好它應有的作用。有些父母對孩子給予太多的期望,讓孩子必須達到一定的分數,長此以往給孩子照成了很大的壓力,對英語產生了厭煩的情緒,還有一些孩子本身不愿意學習,家長還放縱他們,不和學校老師溝通,長期下去孩子以我為中心,忽視別人的感受,為我獨尊。
2、學校的原因。學校作為培養人的地方,在中學生的成長中起著無法替代的作用。但是一些學校因為過多地偏重看學生的分數,而忽視了學生的素質,主要原因在于各地普遍把升學率作為衡量學校的標準,學校把培養尖子生提高升學率作為工作的重心,但是學校這個大家庭中還有成績一般的學生,他們也是學校的主人,由于教師在課堂上忽視了他們,長期下去他們失去了學習英語的信心,成了學困生。
3、社會大環境的影響。社會大環境的有些地方經常腐蝕學生的心靈。比如,電影錄像、互聯網、娛樂設施經常吸引學生的眼球。畢竟學生還是未成年人,缺乏辨別是非的能力。況且每個人的精力有限,他們不能拿出充足的時間來學英語,有時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民族傳統、風俗習慣對學生的發展也不是很有利,個別地方“一切向錢看”“讀書無用論”也影響著學生,嚴重影響著學生的健康發展。這些問題是有些行政部門需要研究的課題。
(二)、形成的內因分析
1、智力因素.與同齡的大部分學生相比,學困生更需要特別的措施給予補償,英語學困生只是英語學習中有困難,我們不能稱他們為差生,他們之所以成為學困生不是不是由于智力低下,而是前部分沒學好,又學習了后部分,導致前后脫節。長此以往下去,他們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他們也就開始放棄了對英語的學習,成了學困生。
2、非智力因素
(1)、對英語缺乏興趣,意志力薄弱。英語學困生失去了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心不在焉,不能主動的學習,不在用英語進行交流,老師布置的作業也不完成,老師說的話也當成耳邊風,對學困生的形成造成了影響。
(2)、性格心理上的缺陷。一些學生不善于交往,性格內向,對于學習上的問題不能及時地和老師同學溝通,不愿意參加英語學習活動,害怕在課堂上回答問題錯了老師同學笑話自己,他們不敢舉手發言。進行小組合作時,缺乏于其他成員合作的精神,不僅新知識學不到,而且以前的知識也不能鞏固,最終導致成績越來越差。
(3)、學習方法運用不正確。經過仔細觀察我們發現絕大部分英語學困生缺乏科學合理的學習方法,沒有目標,盲目學習,在整個初中過程中,初一這一起始階段很重要。由于學生自主性差,往往課上聽課,課后寫作業是應付老師,邊學邊忘,放棄了學習。
二、調動英語學困生學習積極性的方法
1、以愛施教,關愛學困生.教師的愛對學生太重要了,教師對待學困生應抓住他們的心理特點,做好情感投入,幫助學生找出英語學習困難的原因,發現他們身上的優點,用賞識的眼光對待他們,讓他們享受快樂,享受自身的價值,讓他們明白自己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教師的愛是喚醒學困生的前提。在平時學習、生活中,教師要有意地或無意地接近他們,理解他們,用行動感化他們,創造成功條件,使他們品嘗到成功的歡樂。由于學習不好,他們也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因此他們更渴望學校、家長、老師和同學給他們關愛,理解并尊重他們。作為教師一定要善待這些學生,給他們誠摯的愛,向他們傾訴其真誠并鼓勵他們,增加學困生的信心,鼓足勇氣,相信自己經過努力一定會很優秀。
2.激發學困生學習的 動力。英語學困生在學習時總是被動的,總是在老師和家長的再三催促下學習的。由于經常受到別人的催促,所以覺得沒有自由,好似犯人一樣。有一位教育家曾形容勞動在自愿和被迫的情形下感覺是不一樣的,學困生被動的學習,無疑是事倍功半。所以,對于學困生來說把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尤為重要。具體來說,學困生應積極學習,做到提前預習,課后復習,主動的問問題,和其他學生討論等。學困生要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只有這樣他們才能體驗學習的快樂。一旦感受到學習的快樂,他們就會更加主動地學習,自然而然也就不會成為學困生了。
3、賞識教育讓學生體驗到成功。教師要經??洫剬W困生,用賞識的眼光對待他們。尤其在課堂上,要在所有學生面前夸獎他們,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當然有的教師一面對學困生就不知所措。其實人人都有優點,學困生的特點不同,他們的優點也不盡相同。教師要善于發現學困生的優點,這對于他們讓長避短至關重要。在教學中要不斷地肯定學困生的成功,除了肯定的包含激情的口頭評價外,還可以用鼓勵的眼神和滿意的微笑。無論是什么樣的方式,學困生都會很開心,因為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三、總結
我國古代教育家管仲曾說:“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若樹木;終身之計,莫若樹人。”調動英語學困生積極性的方法是一個長期而漫長的過程,而不是急功近利,很快就有效果的。作為教師應正確對待學生的心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愿意學習。在平時學習生活中發現他們的優點,給予學困生尊重和愛護,用語言和行動感化他們。在教學中從最后一名學困生抓起,從而實現教育公平的真正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