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數學在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答題技巧等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教學內容及方法也需要相應轉變,作為小學數學老師,應更新教學觀念,變化教學方法,吸引學生們對數學學習的熱情。本文簡要論述了幾種提高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質量的措施,目的在于增強學生們的數學能力,為以后的學習及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 應用題 教學方法 模式
對于應用題來講,其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在數學考試中,應用題占據了較大的比重。另外,數學老師能夠利用學生們解答應用題的情況來對學生們的數學水平進行判斷,并了解學生們的分析能力及答題思路。所以,作為數學老師,應重視應用題的教學,通過多種方法調動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們的分析能力及抽象思維,幫助學生完善自身成長。以下簡要針對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的相關內容進行探討,僅供參考。
一、對學生們的邏輯思維能力進行培養
在進行小學數學課程講解過程中,學生應具備簡單的邏輯思維能力。所以,作為數學老師,應重點培養并提高學生們單獨思考的水平。盡管小學數學教材中包含的內容很簡單,推理并不復雜,然而,小學生自身也沒有形成成熟的認知觀,對題目也需要進行判斷與推理,特別是在應用題方面,更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才能。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材料,幫助學生創建數學思維,然后通過學習過的知識點、相關定義、法則等進行習題思考,之后展開聯想,與做過的類型題進行比較,找尋其關聯性與差異,最終進行計算,并引導學生由多個角度對習題進行思考,增強學生們的發散性思維。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對培養學生們的邏輯思維能力有良好效果。
二、指導學生掌握答題技巧
在求解應用題時,良好的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更精確、快速的獲取正確答案,進而提高答題質量及速度。一般來講,一道應用題的計算方法有很多,例如:綜合法、假設法、消元法、逆推法等,合理、科學選用相應的方法能夠幫助學生更快速的進行思考,并獲取正確答案。需要注意的是,答題的方法并不是各自單獨存在的,存在一定的關聯性,在現實計算期間,一道應用題可以同時應用多種答題方法獲取正確答案。那么,教職人員就需要指導學生掌握全部的答題技巧,并且合理進行應用,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取正確結論。例如:當教師講解完“除法”知識點后,就可以為學生設定這樣一道應用題:某數,在加上2,再除以2,之后加上4,除以1,結果為4,請問這個數是多少。部分學生在計算該題目時將這個數當做括號,然后遵照題目的步驟逐步計算:[()+2]÷2+4÷1=4,結果為0。然而此種計算方法較為復雜,這時,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采用逆向思考的方法,除以1也就可以看做是乘以1,加上4可以看做是減去4,除以2可以看做為乘以2,然后在減去二,就可以計算出最后的結果為0,這種方法更為簡單,快捷。并且讓學生能夠舉一反三,提高學生們的數學水平。
三、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答題步驟
一般來講,當學生面對應用題時,應通過以下幾個步驟進行計算:
(一)審題
想要計算應用題,第一步需要明白題目所講的內容,也就是審題。在審題時,應認真、反復默讀,一邊讀一邊思考題目的含義,找尋題目中的已知條件及位置條件,可以采用簡單的標記來輔助理解,從而把較為復雜、抽象的知識點提煉出來,形成簡單、清晰、具體的數值。例如:小紅家養了很多雞和鴨,總數量為12只,已知雞的數量是鴨子的一半,那么,雞和鴨分別有多少只?當學生對此題目進行分析時,應找尋其存在的已知條件,然后輔助圖形進行理解,從而明白題意,為后續解題奠定基礎。作為小學數學老師,應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良好習慣。
(二)對數量關系進行分析
想要正確求解應用習題,就需要弄清楚題目中的數量關系,由此入手進行計算。例如:小剛有3個蘋果,小麗有6個蘋果,他們共有多少個蘋果?這道題中的數量關系就是加數與和的關系;假如題目變成小麗的蘋果是小剛的多少倍,則數量關系就變成了倍數關系。在小學數學應用習題中,一些題目的數量關系十分簡單,一目了然,而一些題目的數量關系較為隱蔽,需要學生分析之后獲取答案。所以,小學數學老師應重點培養學生們分析能力,找尋題目中存在的數量關系。
(三)列數學算式進行求解
當學生們找尋到題目中的關系以后,就可以依據關系列出計算式。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教學期間,教師應培養學生認真、細心的習慣,不可以疏忽大意,例如:一些學生已經找尋到了應用題中的數量關系,并且列出正確算式,卻馬虎的將題目中的五分之一誤寫成了0.5,從而造成計算結果的錯誤。所以,教師應幫助學生養成細心的習慣,防止此類情況出現。
(四)對結果進行檢驗
此過程的目的在于檢驗算式的正確與否,并重新對結果進行計算,保證答案的精確性。
四、同學生們的生活密切關聯在一起
數學知識點起源于生活,是生活的總結與濃縮,所以,在進行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善于將數學應用題與學生們的實際生活關聯在一起,從而消除學生們對應用題的抵觸、陌生心態,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認識到數學的重要性,從而更主動的參與教學活動,提高教學質量。例如:當學生學會加減法的計算以后,教師就可以為學生設定如下應用題:明天我們到校園中種花,男女生分成兩組,老師這里共有36粒花種,同學們想一想我應該怎樣分更合理?一些學生會提出平均分,也就是男生一半,女生一半,而一些學生會提出按照人數進行分配,教師讓學生進行討論,最后得出結果,按照人數分配更合理。通過此種方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被極大的調動起來,從而更加深刻的記憶了相關數學質量,提高了教學質量。
總結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課程講解期間,應用題是其重要的構成內容之一,教師應對應用題教學予以重視,通過多種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們的數學思維,從而提高教學質量,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及成長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昭華.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基本教學體系——再談小學數學應用題“四步教學法”[J].學周刊,2011(28).
[2]邢梅素.貼近生活 學以致用——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J].學周刊,2011(18).
[3]王秀芹.淺談小學應用題教學的幾點嘗試[J].學周刊,2011(13).
[4]柳艷.淺談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的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