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作為主體學科,在學生學習中占有重要作用,不管是推行應試教育的過去還是施行素質教育的今天,數學教學一直都是教學重點。當下推行素質教育后,中學數學教學也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向培養學生實際能力的方向發展開來,但期間會有諸多問題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數學教學在素質教育環境下的開展。本文對中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作出了簡要分析,并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中學數學 教學 問題 建議
中學數學教學在學生學習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老師和學生都對數學這一學科的教與學有了充分的認識和足夠的重視,也投入了不少的時間和精力,但是當前數學教學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應試教育的殘留加上老師教學過程中產生的教學內容單一、難度大、教學形式傳統、學生學習方法不科學等問題,導致老師的教學目標難以實現,教學效果不理想。
一、目前中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內容設置不合理
當前世界的飛速發展使得數學教學也必須緊跟時代的步伐,適當的摒棄一些不具實用效果的數學理論,將現代數學的研究成果引入課堂。在應試教育殘留的影響下,中學數學的教學更多的還是停留在對理論知識和傳統解題方法的教學上,忽視了素質教育對學生實際能力的要求,教學內容不具有時代特色,而且枯燥冗長,需要花費較多課時,這在課程門類眾多、課時嚴重不足的現實狀況下是不太允許的。
(二)教學手段傳統,現代化教學設備應用不足
社會需要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老師就應該采用創新方法展開教學。但在現代中學數學教學的實際中,數學教學設備、各類教育軟件及普遍被推廣的計算機多媒體等新興的教育手段并未被廣泛的采用,大多的還是沿用傳統的板書教學方式,老師在黑板上奮筆疾書,學生在講臺下被動接受。
(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足
在當前的數學教學實際中,學生參與性不強,長久處于被動學習狀態,自身的學習能力得不到鍛煉,對數學課程的重點和難點拿捏不準,不明確自身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找不準自主學習的方法。再加上馬虎不仔細的學習態度,使得學生在數學這門考驗細致功力的學科面前屢屢犯錯,這種情況的出現就源于學生未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作業完成及考試作答中總是顯得毛躁,不能完全掌握相關數學知識。
二、改善中學數學教學狀況的對策
(一)啟用新教材,引用新設備
中學數學教材的選定不僅要具有教學意義,還應該兼具時效性,因而在教材選擇和教學內容設置上必須符合時代要求,選擇在實際操作中具有現實意義的知識展開教學,不斷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新教材的引用必須有新設備的支持與配合,計算機網絡技術和信息行業的發達使得投影儀、多媒體及數字課件等教學設備的功能性日漸強大。這些設備采用后可以很好的配合現代化教學工作的開展,新穎的教學手段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其更好的掌握數學知識,進一步提高學生參與教學的熱情,增強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活躍課堂氛圍,提高課堂效果
傳統的數學課堂總是單調的,學生很難從課堂中感受到知識的樂趣,更多的精力在于被動的聽取老師的講解,而極具抽象性、邏輯性的數學知識很容易讓學生感到乏味,從而失去學習的興趣。老師必須要給枯燥的課堂增添一些調節劑,譬如詼諧幽默的語言。幽默的語言是極具魅力的,不僅可以為老師的講解增色,還可以將學生在課堂上的壓力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老師在課堂教學中還應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在教學展開時有步驟分階段的層層推進,重難點突出,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
(三)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老師要不斷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能力,鼓勵他們不斷開動腦筋,打破常規。跳出書本的局限,配合幫助學生創造性想法的實現,對于積極發表自身觀點、善于挑戰老師和書本權威的學生做出表揚,培養其勇于創新、敢于挑戰的精神。中學生存在明顯的活躍有余、沉穩不足的現象,因而老師要引導學生養成刻苦鉆研、扎實投入、細致認真的學習習慣,減少在課程學習中的錯誤,提高學習效率和加深學習深度。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使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加上數學本就需要較強的鉆研能力、認真細心的態度,所以養成良好的習慣對數學學習十分必要。
(四)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溝通
學生是教學活動開展的主體,老師要充分認并保證學生主體地位的實現,師生之間加強溝通和交流,了解學生對老師教學的期望,認真聽取學生的意見或建議,有選擇的采納學生的建議,及時改進自己講課中的不足,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將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表露出來,與學生建立起平等團結的師生關系,尊重學生的思想,最大限度的理解學生的行為。老師還要具有親和力,耐心為學生解惑答疑,熱心幫助學生生活及情感問題,與之形成良好的伙伴關系,并且老師要善于不恥下問,發現學生的優點,向其學習自身所欠缺的東西,達到相互學習、共同進步的效果。
(五)改變考試制度,減輕學生負擔
傳統的考試制度下,老師只單純的以分數作為評判學生的標準,完全忽視了學生其他各方面能力的發展,因而學生為追求高的分數一直在重復機械的做大量習題,學習負擔很重,而且目標不明確,經常重復陳舊內容,因此老師要嘗試改變考試制度,運用多種方法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考核,在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同時也可以減輕學生負擔。
三、結束語
中學數學既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內容,也是課程教學的重要目標,要想做好中學數學的教學工作,達到預期,甚至超出預期的效果必須對現行的教學模式做出改變。改變教學觀念、調整教學目標、引進先進設備、加強交流溝通等工作都必須馬上付諸實踐,而且老師還要及時轉變在教學中的角色,尊重學生,發揮學生的能動作用,激發其創造性,與之平等相處,只有這樣老師才可與學生相互學習、共同進步,使數學教學的效果與質量均有提高。
參考文獻:
[1]康蕊.淺析中學數學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26).
[2]王事勇.中學數學教學中滲透研究性學習的幾點思考[J].才智,2013(25).
[3]李毓安.關于中學數學教學導入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
[4]王靜.在中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J].考試周刊,2013(23).
[5]朱傳偉.數學文化與中學數學教學[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