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英語教育新課程的不斷深化,中考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其中,閱讀部分占總成績的比重較大。初中英語閱讀的教學目標規定,英語閱讀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還要提高學生獲取閱讀信息、分析信息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文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出發,探究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學有效性的實踐。
[關鍵詞]:初中英語 英語閱讀 教學有效性
一、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例
本文以某市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實際情況為例。該校的英語閱讀教學由三部分組成,分別為讀前活動、閱讀活動和讀后活動。讀前活動作為閱讀的導入階段,其主要作用在于讓學生了解閱讀的背景并在閱讀過程中學習新的詞匯;閱讀活動階段的任務主要以學生閱讀為主,讓學生充分了解全文的發展思路及內容;讀后活動階段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對閱讀過程中的各種思維活動進行總結,讓學生將閱讀中的內容與自身的閱歷、知識和興趣相結合,進行讀、寫、說等綜合語言能力的運用。
在對該校的學生進行英語閱讀調查后我們發現,有62%的學生能夠基本讀懂閱讀內容,其中90%的學生認為閱讀中最大的難度是生僻詞匯太多,40%的學生在課下不會閱讀英語文章。大多數學生都意識到了英語閱讀的重要性,但是有近一半的學生表示對英語閱讀課并不感興趣,其主要原因為教師講課方式枯燥、自身學習能力差等。經過分析,我們發現該校學生的整體閱讀水平不容樂觀,絕大多數同學不能靈活地運用閱讀技巧,在閱讀課中,教師太注重與對語法知識的講解,導致學生對英語閱讀缺乏興趣。
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
通過對某市初中生的英語閱讀調查結果進行分析,造成該校閱讀教學效率低下的原因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學手段單一
英語閱讀是由一個個的詞匯組成的大文章,詞匯是閱讀的基礎,因此,在英語閱讀中,學生對詞匯的識記是理解閱讀的基礎。在該校的英語閱讀日常教學中,對于Reading材料中的20個重難點詞匯,教師主要是通過“錄音領讀——教師分析——學生識記——背誦聽寫”這個過程進行教學。學生雖然在識記中記住了單詞,但是卻不會對單詞進行運用,當單詞放入閱讀文章中,學生又會對單詞產生陌生感。另外,該校的英語閱讀課幾乎是以書為本的,教師在課堂上對閱讀內容進行基本的講解,學生在被動的學習狀態下接受灌輸式的教育內容,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占據了主體地位,忽略了與學生間的互動。
(二)缺乏對閱讀背景的理解
閱讀作為一篇文章,并不是詞組句型的胡亂堆積,而是一種基于某觀點的文化產物。在閱讀教學上,除了要求學生實際文章中的詞匯、句型以及語法外,還要求學生對閱讀的背景文化進行了解,其中,文化背景是影響閱讀理解的關鍵因素,直接影響著學生對閱讀文章的整體把握。該校教師在對閱讀重點的把握上傾向于語言形式,而忽略了對文化背景知識的交代,在大多數閱讀材料中都體現了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例如節日、飲食以及語言習慣等。學生對具體的文化背景理解不足,很大程度上阻礙了英語閱讀的順利進行。
(三)課外知識的不足
英語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這就要求教師和學生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加強對詞匯的理解和文章的閱讀,以提高自身的英語能力水平。在初中英語的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合理的地運用教科書,還要積極利用其它課外的閱讀資料加以補充,推薦優秀的英語閱讀讀物來指導學生的課外自主閱讀。據調查顯示,很多教師片面注重教學效率,在閱讀課堂上只注重學生閱讀理解的正確率,閱讀訓練主要以試卷訓練為主,不僅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在一定程度上增添了學生的學習負擔。
三、提高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措施
(一)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互動式閱讀課堂
以學生為主體的互動式閱讀課堂指的是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采用教師與學生之間,或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的方式來處理閱讀內容中的難點,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互動的過程中理解文章的含義,并培養閱讀思維。在進行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時,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分析教材的構成和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制定出一套合理有效的教學方式,利用有效的提問來將學生引入閱讀理解之中,并從不同的層面理解文本,當遇到不懂的詞匯時通過查閱詞典資料等方式進行解決。構建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主要是通過引進競爭機制,展開各種類型的小組討論競賽來實現的,通過小組之間的競賽不僅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還能夠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
(二)加深閱讀文化背景的滲透
閱讀理解的難點在于它是一門語言和思維相互作用的形式,不僅包含了詞匯的制約,還包含了很多文化背景知識,對于文化背景知識的理解不當,就很容易造成閱讀障礙。例如“a piece of cake”,就表面的意思來講,是“一片蛋糕”,但就英語環境中來講,它是指事情不難,非常容易就可以辦到,也就是我們中文所說的“小菜一碟”。在初中英語閱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適當的對這些語言知識進行滲透,加深學生對閱讀文化背景的了解,以免在今后的閱讀過程中犯錯。除了參考書之外,教師還應該向學生們鼓勵學生多看外國的文學作品、欣賞外國的電影和歌曲等,來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
(三)擴寬英語閱讀的知識面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積極開發課程資源,努力擴寬學生的英語閱讀知識面。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多媒體技術的提高,教師應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圖書館、互聯網等學習資源,加大學生的英語知識儲備。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中,不僅要重視教材的學習內容,還要充分利用課外閱讀材料對相關知識進行補充,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提高學生的閱讀量有助于提高擴大學生的詞匯量,進而鞏固語言知識。
四、結束語
在新課標下,初中教師應加強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視,改變教學手段單一、閱讀文化背景和課外知識不足的現狀,積極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互動式閱讀課堂,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加深對閱讀文化背景的滲透、擴寬英語閱讀的知識面,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周曉麗.初中新課標英語教學過程中滲透閱讀策略的培養[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2(3)
[2]薛明娟.初中英語課上學生的閱讀現狀[J].中學英語之友:新教材初二版,2011,(12)
[3]孫曉燕.初中英語課外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