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國的職業教育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特別是改革開放之后,國民經濟快速發展,職業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并為社會輸送了各種應用性人才,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由于職業教育主要是向社會輸送實用性人才,所以更為注重定向培養,而在教材的編寫上卻缺少專業的針對性,從而影響了教材功能的正常發揮。本論文主要探討職業高中語文教材改進的必要性。
[關鍵詞]:職業高中 語文新教材 創新
職業教育與社會經濟發展息息相關。中國進入到二十世紀80年代中期,職業高中的教育形式應經濟發展的需要而逐漸受到重視,其目的是為了向社會輸送各種實用性人才。職業高中語文教材的編寫工作也從這個時候開始步入了規劃化教材編寫軌道。職業高中的語文課本編寫與普通高中教材有所不同,其編寫目的是建立在適應職業高中教學和人才培養特點的基礎上的,作為職業高中的一門公共文化課程教材,其不但屬于是職業高中的基礎課程教學內容,而且還要突出其實用性,并在編寫內容上強調了靈活性。幾十年來,職業高中語文教材不斷地發生變化,編寫特點也逐漸地凸顯出來,實用性和靈活性更為突出,內容的難度則按照教學要求逐漸降低。
一、要提高學生對教材內容的喜愛
由于職業高中的學生畢業之后,就要直接步入社會就業,所以更為重視專業課程的學習,并著力培養操作能力。語文課程屬于是基礎性課程,在職業高中幾乎不受學生重視,主要的原因在于語文對于未來的職業生涯不存在直接的關聯,因此在職業高中學生來講,語文的學習并不重要。另外,語文在一些職業高中往往作為考核課程,即便是作為考試科目,在要求上也不會如專業課程那樣嚴格規定。鑒于此,職業高中在語文教材的編寫上,要能夠激發起職業高中學生對于語文教材的興趣。
處于職業高中學習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他們單純而浪漫,那么在職業高中語文教材的編寫上,就應盡量避免強調普通高中的應試內容,而是將語文作為培養學生精神素養的教材。在課文的講解和閱讀上,也要挑選學生所感興趣的文章,在適應職業高中學生特點的同時,讓學生的精神世界更為豐富多彩,并在文章的感染力下,體會人間冷暖。語文教學也是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一門學科,可以將語文教材設計為對學生開展教育的情感教材,讓學生在語文課文中找到共鳴。通過閱讀淺顯易懂的課文,讓學生從中領悟到更多的哲理,并滲入到其心靈深處,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了學生的文學氣質。
二、語文交際訓練應從學生詞匯的豐富積累開始
交際訓練是職業高中語文課程中的一個環節。普遍而言,職業高中的學生由于愛玩好動,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都具備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但是,當處于正式的社交場所中或者比較莊重的場合的時候,在言談舉止上就會有失偏頗。如果將語文交際訓練的教材編寫內容從課內轉向課外,即將其作為課外閱讀內容,使學生能夠輕松地面對,并樂于參與其中,做到寓教于樂,就能夠將學生的能力充分地發揮出來。為了讓語文交際訓練變得輕松而愉快,可以將語言交際多方面展開。比如,對于成語的講解,可以讓學生課前準備成語的來源,讓學生在課堂上講解。當課堂教學結束后,安排學生用以成語為題寫一篇作文。在語言交際內容當中,不僅僅是語言的交流,其中還要有文化內涵,將俗語或者是經典故事穿插在語文教材當中,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的同時,還培養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力,并使用精煉的語言來描繪自己身邊的人和事。
三、詩歌在教學中舉足輕重,當重視對詩歌內容的編排
與高中語文教材有所不同,職業高中的語文新教材內容當中,古典詩詞和古文所占有的比例較大,幾乎超過了50%,這就說明職業高中語文教學更為注重培養學生的鑒賞力。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這種教材內容的設計,就是培養學生通過了解中國古代文化,而逐漸地感悟中國的文化精髓,并將傳統繼承下去。特別是詩歌教學,對于這些內容如果以傳統的應試教學方式來講解,就會讓學生感到掃興,更不會認真地學習。按照統一教學大綱的要求,這部分教學要以精讀為主,對于每一篇文章要逐字逐句講解,以提高學生對于古文的理解水平。但是,對于職業高中語文教學來講,對于教學、學習和對于學生學習評價存在著差異,這就使教師在講課中沒有準確地定位,學生也沒有足夠地重視。為了培養學生高雅的審美品位,對于語文教學內容的編排行,將詩歌教育強化。
中國具有五千多年的文化歷史,其中的詩歌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在語文教材中,將詩歌教育強化以引起學生的重視,而教師在講解的時候,要以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作為語文教學目標,對于職業高中學生素質教育的培養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詩歌之美在于,其是一種精神境界。無論是愉悅,還是傷感,詩歌都是創作者情懷的真實表達,因此,詩歌是真實的,它是創作者心靈深處的感悟,詩歌是美的,他可以帶給讀者以美感,讓讀者感受到美,并從情感中將這種美升華,以培養創造美的能力。從這個角度來講,職業高中語文中的詩歌教育,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塑造人格,都需要一定程度的促進作用。
“腹有詩書氣自華”,新教材對于學生的培養定向應該由原有的講解、應試等等教育模式逐漸地轉向豐富學生的精神境界。多讀詩、多背詩,不僅會讓學生的文學素養有所提高,而且還能夠塑造他們詩人般的氣質,以大智大慧、平和的心態去面對人生,讓他們的內心世界在詩的境界中不斷升華。
結語
綜上所述,直到目前為止,職業高中的語文教材已經進入完善階段,在教材的編排上更為符合新的課程標準。職業高中語文在教材的編排上,更為注重工具性的同時,還將人文性融入其中,以健全學生的人格。隨著職業高中語文教材在編寫上已經步入了成熟階段,那么,在教材內容的設計上,就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職業目標,并配合教學環節,使職業高中語文教材的內容更為生動。因此,要實現教學的目的和教學意義,就需要對于教材內容慎重選編。
參考文獻:
[1]劉建國.職業高中語文教材的發展特點和新的要求[J].吉林教育,2008(16).
[2]王寧.談職高語文新教材的人文性及教學實踐[J].中國教學參考,2011(27).
[3]林青.職業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改革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2(02).
[4]陳向容.淺說職高語文新教材的“新”[J].西北職教,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