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眾所周知,小學語文教學是教育教學的基礎,是學生學習最重要的內容。小學語文教學質量不僅關系到學生的學習情況,而且關乎著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力,對其他學科的學習也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據調查發現,很多小學語文教師認為這一階段的教學重點在于提升學生的知識基礎,幫助學生扎實語文功底,這樣一來教師教學就過于重視理論內容,忽略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造成學生學習興趣的下降。其實,小學語文教學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它不僅要求教師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質,還要求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都加強改進,只有這樣,才能提升教學質量,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語文。針對這樣的現象,本文就結合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簡單闡述一下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容易忽略的問題,并找到行之有效的對策予以完善,從而切實提升教學效率,實現高效教學。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忽視問題 有效對策
進入21世紀以來,教育教學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日漸凸顯,尤其是我國加入WTO組織以后,文化建設已經成為了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小學語文作為學生學習的啟蒙教學,對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都有較強的要求,如何提升教學的有效性也成為了教師探討的主要話題。近年來,新課改理念逐步完善,改進教育教學方法,開展課堂創新就成為了大勢所趨。雖然我國的小學語文教育取得了良好的發展成效,但是其弊端仍舊日漸凸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極易忽略很多內容,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找到這些容易被教師忽略的教學問題,并采取切實可行的對策予以完善,就成為了改善教學的必然趨勢。
一、激蕩的情感
據調查發現,很多小學語文教師認為小學生的年齡尚小,在教學過程中只要對知識進行講解和傳授就算達到了教學要求,忽略了情感激蕩的重要作用。其實,正因為小學生年齡較小,在情感上的依賴反而更強,他們很容易根據自己對教師的喜愛程度進行學習。因此,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注重與學生的情感交流,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思想,利用業余時間多與學生進行溝通,根據他們的想法實施教學。與此同時,教師還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穿插有趣的活動,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避免單一課堂帶來的束縛感,切實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講解課文《爬山虎的腳》的時候,就可以帶一株植物到課堂上來,讓學生仔細觀察其特征,并與文中的描寫進行對比,從而豐富教學策略。
二、妙筆生花
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難點和重點,小學生學習的時間尚短,無法形成嚴謹的邏輯思維,寫出的文章經常難以連貫成句。在這樣的思想下,有些小學語文教師就忽略了對學生的寫作訓練,過于注重基礎的字、詞、句教學,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和寫作水平的提升。
針對這樣的現象,小學語文教師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思路,不斷更新觀念,在搞好基礎性詞匯教學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樹立嚴謹的思維邏輯,實現句子的有效銜接,將其連貫成文,提升寫作水平。教師可以從簡單的段落寫作培養學生,先讓他們結合一個場景或一幅畫寫作幾句話,然后在向深度擴展,培養學生寫日記的習慣,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他們的寫作能力,達到妙筆生花的目的。
三、精美板書
漢字是中國的悠久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傳承,四四方方的中國字一直以來都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志。小學生正處于識字、寫字的啟蒙階段,好看的字體是學生未來發展的巨大優勢,對學生的影響是深遠持久的。小學語文教師要革新過去的教學思維,將字體的美觀度作為教學的重點,有意識的加強寫字鍛煉,提高學生對漢字的熱愛程度。具體來說,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認識更多的漢字,還要讓他們能夠寫出一手好字,利用板書的強大功效,潛移默化的灌輸“寫好字”的思想,幫助學生更進一步的認識漢字。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者,他們的一舉一動對學生都會產生重要的影響。小學語文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書寫觀,在課堂教學中能夠規范字體,一筆一劃的寫出方方正正的中國字,用優美的字形引導學生,讓學生也注意平時的寫字聯系,將古老的漢字文化發揚光大。
四、無聲勝有聲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者,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兩者是相輔相成,互相作用的關系。以往的小學語文教學過于注重教師的主導作用,課堂上只有教師在夸夸其談,忽略了學生的接受情況,無法鍛煉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語文綜合素質。從本質上而言,學生才是教育教學的主人,課堂教學的目的也在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堅持鍛煉他們的綜合能力。
小學語文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擔當教學的核心,有目的、有意識的培養學生進行“說話”的能力,讓學生善于“說話”。對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善于利用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積極發言,構建活潑向上的有效課堂。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講解《地震中的父與子》這一課的時候,就可以讓學生充當教學的主人,通過課文的學習啟發學生父愛的偉大之情,并讓學生談談自己與父親發生的故事,將課堂交予學生手中,培養他們的語文綜合素質。
結論
總而言之,在社會主義教育教學不斷創新發展的大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實施新課改教育已經成為了大勢所趨。以往的課堂教學過于重視知識的傳授,忽略了情感交流、文字教育以及寫作聯系的重要意義,無法切實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為了改善這一弊端,提升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將語文與生活聯系在一起,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堅持創新,開展有效教學,針對課堂上易忽略的問題予以改進,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燕麗,周輝,黃義.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設計中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中小學教育,2009,10:38-41.
[2]曹利娟.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的有效性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
[3]黃永祥.新課程呼喚理性與真實的語文課堂——對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若干浮躁現象的反思[J].中國教育學刊,2006,02:42-45.
[4]劉梅梅,馮瑩.從師生互動看“三維”教學目標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來自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研究[J].濟寧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6,03:87-89.
[5]馬俊先.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周刊,2012,3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