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語教學的實踐經驗使我認識到: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所傳遞的各種信息,只有受到學生的注意后才能進入他們的瞬時記憶或短時記憶,然后在課后的復習鞏固中達到長時記憶。那些學習困難的學生多數是因為課堂注意力不集中,缺乏知識輸入過程造成的。英語教育思想家洛克在其著作《教育漫話》中指出:“教員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并且保持他的注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善于組織學生注意,培養學生的注意力,是使教學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條件?!凹小辈ⅰ氨3帧睂W生的注意力是保證英語課堂教學成功的關鍵。
在日常的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注意力是不能長時間的保持固定不變,而是不斷變化轉移的。在不同的階段“注意”有不同的特點。一般來說,一節課40分鐘,學生的認識積極性呈現一個波形。最初的1至5分鐘注意不穩定,學生心理處于上節課或課間活動興奮的影響之中。其后15至25分鐘學生進入注意力最佳狀態。下課前7至10分鐘,注意力又開始逐漸趨于衰退。心理學上根據注意的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把注意力分為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有意注意是自覺而有預定目的,必要時還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無意注意指事先沒有預定目的,也不需要作任何意志努力就能實現的注意。在學習過程中,如果只憑無意注意去完成,就會顯得雜亂無章,一遇困難或干擾,注意就分散。相反,如果只憑有意注意去完成,也會感到難于持久,因為長時間緊張的意志努力,注意也容易分散。
因此,根據初中生在課堂上注意力分階段的特點,結合心理學中注意力的規律,教師可以利用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交替教學的方式,精心地設計教學結構,有效地調控學生的注意力。
一、巧妙導入新課,吸引學生的無意注意
授課伊始,學生的興奮點有時還停留在上節課的內容或課間所從事的活動中。這時,教師不宜立即進入實質性的教學內容,而應注意誘發,喚起學生的注意力,把學生由“課下”導入“課上”,使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語學科的學習中去。為了讓學生的注意力迅速從課外移至課內,將學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學任務和活動之中,使學生的思維盡快達到最佳水平,教師可以充分結合初中生的各種性格特點,重視課堂導入環節,吸引學生的無意注意。
1、多媒體課件導入法
心理學的研究證明:人從視覺獲得的信息只能記住25%,從聽覺獲得的信息只能記住15%,而將視覺和聽覺結合起來能記住65%。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恰當地運用現代化的多媒體直觀形象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協同參與,在學生的無意注意中導入新課題。
例如,在教學(新標準)英語七年級下第六模塊Olympic Adventure時,我在課前播放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會歌,與此同時,我將一系列代表著各種奧運會運動項目的福娃圖片以多媒體課件的方式逐一呈現出來。學生聽到歌曲時,立即振奮起來,又被隨后的圖片所吸引,不由自主地跟著圖片播放的節奏說出各個運動項目。上課伊始,我隨即發問:“Do you know who are the five children?”同學們立刻脫口而出:“They are Fuwa.” 我又問:“And what are Fuwa?” 有的同學答:“ They are the mascots of Beijing 2008 Olympic Games.” 這樣,我告訴學生我們將要學習的第六模塊是關于奧運會活動。在教授內容涉及《加勒比海盜》這部電影時,我用該電影的片段來導入課題,也是一種能夠在短時間內吸引學生無意注意的有效方法。
多媒體課件是一種能夠將聲音和圖象有機結合運用到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在課堂導入環節中,利用視聽結合的多媒體能起到先聲奪人、快速吸引學生無意注意的效果。
2、情境導入法
語言是交際的工具,而交際過程是借助情境來實現的。“情境”不僅指實際生活情景,還包括模擬交際情景、想象情景、表演情景等。初中生性格活潑、好奇心強,情境導入法正好可以投其所好,使教學妙趣橫生。
例如,在教學(新標準)英語七年級下第七模塊 Planes,Boats and Trains時,我是這樣導入課題的。首先,我說:“I will tell you a piece of good news.”,這時學生們都懷著好奇的眼神看著我。我接著說:“ The May Day is coming next week,so we will have a three-day holiday. What are your plans for the holiday?” 有的同學說:“I am going to visit my grandparents and friends.”,有的同學說:“I plan to do my homework and then go to the park.” 總之,大家都沉浸在為假期打算中,發言很踴躍。我隨即問“Do you want to know my plan?” 他們都紛紛點頭。我說:“I plan to travel to Shanghai.” 邊說邊將上海外灘的圖片展示出來。這時,我表情愁悶地說“But I have got a problem. Can you help me? ”,同學們異口同聲地說:“Of course.”,我說:“How can I get from Dalian to Shanghai?”,邊說邊將這個問題在圖片下面呈示出來。這時候,同學們紛紛舉手發言。有的說“You can take the plane to Shanghai.”;有的說“You can go there by ship.”;還有的說“You can take the train.”于是,我將本課的題目很自然地導入出來了。
將課堂導入環節自然地設置在一定的情境中,可以喚起學生的無意注意,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角色,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利用有意注意,培養學生持續注意力
上課后的15至25分鐘是課堂教學的“黃金時段”,學生的注意力集中、穩定,進入注意力的最佳狀態。這一階段要環環相扣,解決教學的重點,突破教學的難點。研究證實,初中生的集中注意力最長是25分鐘左右,之后大腦就會出現階段性疲勞。如果課堂教學只是單調的教師講、學生聽的過程,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不會高,課堂上表現為無精打采、注意力分散。據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利用學生的有意注意,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適時地變換教學形式,培養學生的持續注意力。
1、采用游戲、比賽等教學活動集中學生注意力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游戲和比賽簡單易行,是調節學生情緒、增強注意力的有效方法。在游戲、比賽中,學生的注意力往往高度集中,此時他們處于主動學習狀態,能輕松接受知識。課堂上的單詞教學是我最為頭疼的環節,為了避免一貫的教師講、學生抄的教學慣例,我大膽地嘗試采用比賽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將班級同學分為6組,每4-6人一組。每組回答正確一個問題加一分?;卮疱e誤不扣分。這些問題由易到難,基本上圍繞單詞的讀法、拼法、譯法及用法上來提問的。最后根據分數以決勝負。初一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好勝心極強,每個組的成員都能調動自己的有意注意,主動參與到比賽中去,就連平時英語成績不理想的學生也積極努力地向別的組員請教,生怕因為自己影響全組的成績。通過這樣的競爭,學生的注意力就特別集中,而且學習自主性和積極性也大大提高,收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2、控制課堂教學節奏,適時調節學生的情緒
英語課堂教學要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師還一定要關注學生的聽課情緒的變化,隨時調控教學節奏,適時變換教學形式和方法,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
當發現多數學生已掌握教學內容,表現出注意力渙散、漫不經心時,我會加快教學節奏、增加密度或進行表演比賽,來達到促進學生集中注意力的效果;當發現學生因長時間從事一個活動而發生倦怠時,我會變換教學形式,增加教學活動,使學生有緊有松,有張有弛,努力克服單調模式化教學給學生注意力帶來的消極影響,促使學生保持有意注意力,最大限度地延長學生的課堂有效學習時間。成功的英語課堂教學是師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達到師生教學相長的效果。
三、作好課堂總結,凝聚學生的注意力
臨近下課,學生的注意力進入分散期。這時,教師應及時變換課堂的活動方式,作好課堂總結。英語課堂總結是對一節英語課所學知識的提煉、概括和升華,是“壓臺戲”。由于一節課結束前,學生的思維一般比較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我在進行英語課堂總結時,會力求做到:內容概括,不泛泛而論;語言簡練,不拉雜重復;重點突出,不面面俱到。
因此,教師要注重提高自身的英語課堂教學語言的藝術性,并且要恰當地運用身勢語來增強師生間的感情交流,這樣既可以使學生在英語課堂中的注意力又一次凝聚起來,還能加深學生對所學語言知識的理解,起到及時強化復習的作用,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是課堂教學,而教學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所以,教師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運用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交替的教學方式,講究教學的藝術性,促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如果學生有興趣,就會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進而有效地繼續學習,注意力就會最大限度地、持久有效地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