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師是高校發展的骨干力量。《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對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高校引進了大批年輕的高學歷的教師有效地補充了緊缺的師資隊伍,增強了師資力量。隨著青年教師的不斷增多,青年教師的住房情況日趨緊張,住房問題已成為教師福利中最為突出的問題。住房條件是高校教師發展的最為基本的條件,從普遍意義上講,擁有能夠滿足基本要求的住房條件,是保證青年教師安身立命,全身心投入事業的重要保障。
一、大慶地區高校青年教師住房以及收入基本情況
目前,大慶市共有6所高校,分別是東北石油大學、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大慶師范學院、哈爾濱醫科大學大慶校區、大慶職業學院、大慶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其中,大慶師范學院、大慶職業學院、大慶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是在大慶本土孕育和發展起來的,東北石油大學、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大慶校區則是大慶大力發展文化戰略,于2001年以后陸續引進而來的,六所高校雖然有所差異,在青年教師住房問題上有所不同,但還是存在諸多的共性問題。研究組設計了調查問卷,涉及四個大的方面,43個小項,共對六所高校發放調查問卷420份,回收366份。
1、關于高校青年教師學歷與職稱的情況統計
調查顯示,大慶市高校35歲以下青年教師,整體素質較高,具有較高的學歷,具有碩士(含碩士)以上學歷超過90%,博士及在讀博士人員超過50%;職稱多集中在中級,具有高級、副高級的拔尖人才在15%左右。
2、關于高校青年教師收入與可支配收入的情況統計
本次對收入方面的調查,只局限于年青教師在高校內部從事教學、科研、管理而獲得的勞務收入。調查顯示,收入水平整體普遍偏低,月收入區間在2000-5000元之間,主要集中在2500-3500元。在可支配收入在1000-2000之間占據80%左右。
3、關于高校青年教師住房及房屋性質情況的統計
調查反映,大慶地區青年教師住房存在兩級分化情況,超過80%受調查者有自己住房,且住房人均面積較大,這部分人員主要是享受到了地方政策和高校集資建房的優惠。對于20%無房戶的青年教師則需要自己獨立面對購買商品房的情況。
4、關于高校青年教師解決住房途徑的調查統計
解決住房途徑是本調查組最為關心的調查選項,據統計,排在前三的分別是提高收入待遇、繼續建設集資房和一次性發放住房補貼,三項之和占據全體受訪者的80%,而完善住房公積金和個人住房貸款制度、政府多開發建設經濟適用房 、政府多建廉租房等選項則少有填選。
二、大慶地區高校青年教師住房困難存在問題及原因探討
高校青年教職工住房困難的原因,主要是受以下三種原因所困擾:
1.青年教職工工資普遍偏低
調查顯示,大部分35歲以下高校青年教師可支配月收入在1000-2000之間,而據智聯招聘薪酬數據研究中心的統計,2011年企業付給高校畢業生的平均起薪工資已達到約2800元,其中大專約1750元,本科2500元,碩士3350元,博士5000元,高校青年教師以碩士、博士為主,簡單的比較已能看出一定的差距,如果再考慮企業提薪、升遷的速度,則差距會更大。大慶地區2011年城市人均收入在22500元左右,本地高校青年教師收入主要是省財政下撥,人均可支配水平僅僅略高于大慶市平均水平。
2.高房價已經超出青年教職工的支付力
中國的房價這些年來房價一路上漲,特別是2005 年以后,全國各地的房價都出現不同幅度的上漲,雖然近兩年政府加大調控力度,全國房價有所下降。但身處三線城市的大慶,由于其特殊性,并未明顯下降,全市房屋均價在4500元以上每平,而高校周邊房屋均價普遍在5000元以上。以目前各高校青年教師的收入來看,當前的高房價基本上斷絕了青年教師短期內靠工資來擁有自已私人住房的美好夢想。
三、解決大慶地區高校青年教師住房困難對策
1、加大住房政策宣傳力度,更新住房改革觀念
隨著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制的深入發展與逐步完善,建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高校住房管理體制已成必然趨勢,必須加大新住房管理體制的宣傳力度,改變教職工思想觀念,實行貨幣化補貼,加大集資房、經濟適用房的建設力度,主要依靠教職工自身努力解決住房問題。
2、積極取得地方政府的支持,繼續建設教職工住宅
近幾年,大慶高校蓬勃發展,辦學規模和教學質量顯著提高,積淀本地區的文化,為了改善教職工的居住條件,穩定青年教師隊伍,高校抓住有利時機,在建設校舍的同時,建設了一定數量的教職工住宅。如湖濱教師花園項目,既改善了教師的居住條件,又為青年教師安置增加了房源。是一項非常英明、非常好的政策,對改善高校青年教師住房條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從而保證了2006 年前參加工作的青年教師每人都有自己的住房。但沒能長期堅持下去,此后,政府均為有新的政策支持高校住房建設,導致這些年加入高校的青年教師只能自主購買商品房。政府應在政策允許范圍內,為高校青年教師住房提供相應的扶持。
3、多渠道解決高校青年教師的住房問題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高校不能“等、靠、要”,更不能對青年教師住房問題不管不問,住房管理部門應該用發展的眼光去處理問題,將眼光放到校園外廣大的市場中去,通過各種途徑幫助、協作、引領教職工到市場中去尋找解決住房矛盾的答案。如可以考慮與校外房地產開發商合作,引進校外資金,盤活校內外土地資源,并積極爭取上級主管政府部門的支持,通過集體按揭、團購、集體與開發商談判爭取購房優惠、提升服務水平等手段,積極幫助教職工解決住房問題。
4、加強住房管理網絡信息化建設,建立高校內部聯盟房地產中介服務機構
為了更好地開展住房管理工作,實現住房科學管理,充分發揮房產管理在高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大慶地區各高校應聯合通過網絡數字化集成,建立住宅管理的相關平臺,并建立內部聯盟房地產中介服務機構,用于發布政策精神、下發通知文件、盤活校內已售房產資源、職工網上選房、校內住房樣式公布、校內住房交易置換、建立教職工住房情況數據庫、開發住房補貼動態管理軟件,建立教職工公積金、住房補貼查詢系統,住房管理論壇等,建立服務保障,讓青年教師很方便快捷地獲取信息,保障教學、科研、管理的時間。
家庭是現代社會的基本組成細胞,住宅則是家庭文明的基礎,是人類生活的最基本的物質需求。安居才能樂業,為青年教師提供良好的住房條件不僅有助于高校師資隊伍的建設和教學質量的提高,提升學校凝聚力,促進學校事業的又好又快發展,更有利于社會的和諧與穩定。青年教職工住房問題是我國教育事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性問題之一,關系到學校的穩定與發展,要想真正解決好這一問題,需要政府、學校等多方面的努力,只有這樣才能為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后備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