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情感是人們對世間各種事物所抱有的不同體驗和態度,在小學英語學子中,情感因素屬于非智力因素,但是也是影響學生學習效果和學習行為的重要因素。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決定了他們學習的自主性不是很強,學習情緒化傾向比較嚴重,其學習的積極性和堅持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興趣和情緒的影響。因而,在小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情感教學理論就顯得特別重要。下文將對情感教育理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以及如何提高小學英語的教學質量作簡單分析,供相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情感教育理論 小學英語 英語教學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以及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情感教育在教學和教育中的應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以及學生學習水平的高低,很大一部分是由其自身的智慧決定的,表現在相應的理解、想象、記憶、思維、觀察等認知能力上。另外。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態度、動機、性格等情感因素也在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成績。在語言學科中,情感因素的影響尤其重要,比如小學英語教學,教學目標的完成很大程度上依賴學生和任課教師之間的情感交流。
一、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情感教育理論的重要意義
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其心理和生理都不相同,在各個階段所運用的技巧和教學方法也不一樣。小學英語教學和初中、高中、大學的英語教學不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小學英語教學具備其特有的技巧性和特點。小學生學習英語的時候,要保證學習的英語語言可以在大腦中留下痕跡,這樣學生以后發展英語就比較容易,而且相應的語言習慣也比較容易形成。但是,小學生的持續記憶力和存儲知識的能力普遍比較差,同時自主學習能力和思考能力也不是特別強,學習往往受情感因素的影響。當小學生完成一項學習任務的時候,如果這門學科的學習內容能夠激起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這樣他們的注意力就會比較集中而且持續集中的時間較長,對于小學生而言,興趣是其最好的教師。
在語言學習的最初時期,兒童之所以會產生語言行為,其最根本的目的是跟成人之間形成相應的情感交流,兒童言語能力的形成是以情感交流為動機的。安全感以及愛、認可和贊揚是兒童成長所必需的,為了滿足兒童的這些需要,兒童自身努力去理解成人之間的語言,同時也會極力渴望表達自身的感受,其自身的需要同時也促進兒童表達和理解新的語言。通過這些我們可以發現,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情感理論教育是符合兒童語言學習及其認知規律的。情感教育理論的應用在小學階段的教學中特別重要,尤其是小學英語教學,運用情感教育理論可以更好地幫助小學生學習英語知識。
二、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和諧的相處模式
平易近人、親切的教師學生會記住一輩子的,更加奇怪的是學生會很在意自己喜歡的教師對自己的印象和評價,也特別聽自己喜歡的教師的教誨。與之相反,一位比較嚴格的教師,學生往往不敢靠近,使得學生對其敬而遠之,這樣也影響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最終使得教學效果不佳。因而,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和諧的相處模式對教學的過程非常重要。
1:發揮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一般來說,小學生在學習一門課程的時候,如果學生喜歡任課教師,對教師的評價較高,那么其對這門課程就會比較感興趣,相應的這門課程的學習成績也會比較好。教師的人格魅力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提高教學成果。優秀教師的人格魅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有誠心、有公平心、有童心、有愛心、有寬容心。具備了這五個方面的特性,學生和教師之間自然而然的就會建立起一種比較和諧的關系,從而構建良好地情感氛圍,讓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輕松自然,這樣學生也會在比較輕松的氛圍中汲取知識。就小學英語教師而言,任課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應該通過生動的面部表情和流利的口語,通過比較活潑的教學方式,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不僅僅會適應這種教學模式,而且還會對教師產生產生喜愛之情,相應的就會產生對教師所教學科的喜愛之情,這樣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就會被充分的調動起來。
2:小學英語教學應該以鼓勵為主,增強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小孩子學習母語的時候往往比較原因,究其原因可以看出,小孩子在學習母語的過程中會不斷地受到成年人的鼓勵,由此可以借鑒,在教小朋友學習英語的時候也可以加上適當的鼓勵和贊揚,這樣一來可以增加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每一個進步,適時的給予相應贊揚和鼓勵,讓學生意識到其自身的進步和優點,從而增加其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比如教師在提問的時候,在小學生給出答案時,可以給出贊揚:you are right;you are great;或者說你回答問題的聲音很響亮等等;同時在學生給出錯誤的回答時,教師不要批評,而是給出正確的答案,用比較委婉的語氣告訴他下次可以做的更好。當學生自己意識到錯誤并且自己糾正過來的時候,教師應該給出贊揚和鼓勵。
三、進行分小組合作學習,克服學生的膽怯心理
1:分組學習有利于充分調動小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克服其膽怯心理。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分小組合作學習能夠提高小學生交流、學習的效率和頻率。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僅能夠受到老師的啟發,而且也能夠得到同學的幫助,從而在學生之間形成互幫互助的氛圍。小學生之間的互相幫助、相互交流的行為不僅僅對于英語教師的課堂教學有利,對于學生的課外學習也提供了較大的幫助。
2:分小組合作學習能夠鍛煉學生的膽量,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聽力能力,克服其學習英語的膽怯心理。英語是一門語言類的學科,實踐性比較強,課堂中的語言練習也比較平凡,如何讓小學生開口講英語才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對于那些表現欲較強、性格活潑的學生來說,讓其講英語比較容易,但是對那些性格較為內向。性格靦腆的學生,教師應該有意識、有目的的鼓勵其開口講話。在教學生說英語的時候,應該按照先易后難的順尋,從簡單的詞匯到詞組,從短句到長句、段落,學生經過多次這樣的聯系,膽量就會變大,說英語的機會也會增多,其溝通能力就會得到提升。小學英語分組教學對于提高學生整體的水平有著重要的作用。
結束語
總而言之,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小學英語教學除了以知識交流為主外,還要關注小學生的情感心理,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情感教育理論的運用,結合相應的教學方法和技巧,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的學習習慣,達到相應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張愛平.情感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的思考[J].新課程小學.2010(07)
[2]崔萃.淺談感情教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1,(09)
[3]杜玉庭,情感教學在基礎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談小學英語教學改革[J].當代教育論壇(下半月),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