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過去的2月里,大家除了享受農歷新年假期外,自然也少不了一個重要的節日 ── 情人節,讓天下情人有機會向摯愛送上糖果、巧克力和心意卡等禮物,來表達自己的心意。已有另一半的,當然是與心愛的人共度佳節,至于仍是單身的,也會暗中向自己心儀的對象匿名送上神秘禮物制造驚喜。
每個人在人生不同階段,對愛都有不一樣的詮釋,經歷和體驗都使人對“愛”有不同理解。我們都曾經歷“那些年”,戀愛讓人患得患失的感覺,總是復雜得令人既心動又忐忑。年輕的時候,只有癡情的感覺才讓我們意識到自己已經墮入愛河,當然我也不例外:那束藏在車尾廂的鮮花;在水庫堤岸上的浪漫野餐;月下橋上的愛的誓詞;一份份意想不到的禮物;和一封封情意綿綿的情書,總會讓人沖昏頭腦。但愛情是否就這么簡單?當愛或被愛日久,愛情的面貌便會隨時間而有所變化,呈現出不同面孔,若要維持歷久常新的愛情,那么我們必須時刻跟上它的步伐。而真愛的考驗往往出現在人生一些重大難關之上。當人最需要關懷的時候,才能驗證出愛情的真諦是在于永遠無私的奉獻。在我的醫療生涯中,我一直很佩服那些身患頑疾病人的伴侶。就以乳癌為例,它可以毫無征兆、突如其來地侵襲,許多病人在確診時才猛然發現癌細胞其實已醞釀多時。乳癌不僅影響健康,它更可能是負面情緒之源……龐大的精神壓力、對死亡的畏懼、對未知的惶惑等,都可因病而生,有時甚至連與摯愛伴侶說實話的勇氣也沒有。而作為患癌者的伴侶,盡管已費煞心神,但要理解他們的情緒變化并不容易,即使能體諒病人的個性因患病而有所不同,但異常的表現行為、不斷的疑問、擔憂、抑郁和焦慮,有時亦難免破壞彼此感情,令關系亮起紅燈。可幸在這艱苦時刻,與伴侶離異的例子并不常見,反之,我所遇上的大多借著實際行動,完整地向伴侶詮釋了真愛的意義:從丈夫眼神流露出比病人尤甚的憂慮;從年輕人堅持與患有乳癌的未婚妻結婚的決心,統統都是真愛的最佳示范。而當中最感人的部分,是盡管妻子病情并不樂觀,丈夫仍然不離不棄,陪伴她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身為一位醫生,縱使醫治過無數病人,但時至今日,我仍然會為這些真愛故事感動得熱淚盈眶,因為這代表著能夠甘苦與共的真愛,無論是順境或逆境、富裕或貧窮、健康或疾病、年輕或年老,愛的面孔只會轉變得更為成熟,但對摯愛無私的關懷和奉獻卻永遠不變。簡而言之,無論是充滿激情還是無私奉獻的愛情,統統都是完美的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