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世界是你我的生活伙伴,也是商品市場推廣不可或缺的武器,從事網絡營銷顧問十多年的Clement So和Henry Lau認為,網絡推廣耗資比電視廣告少得多,卻可以接觸到幾千、幾萬甚至更多的消費者,成本少效益高。Clement說:“如果資金充裕,線上宣傳應該配合線下媒體推廣,例如報紙、雜志、電視等,整合營銷,互相帶動之下,效果將會倍增。”
網絡推廣可與顧客互動,直接得到回應,也可記錄點擊率,了解廣告的實質效力,所以愈來愈受商家歡迎。要數目前最流行的網絡推廣平臺,Zoap Consulting Limited市場及銷售總監 Clement So如數家珍地說:“互聯網興起,論壇、博客、youtube和臉書是最受歡迎的平臺。約三年前,智能手機開始流行,手機屏幕愈來愈大,市民用手機多過用計算機;于是,配合手機使用的平臺如WhatsApp、LINE、微信和Instagram便成為了強勁后浪,人人看圖看電影多過看文字,所以視頻博主數量亦增加不少,預計未來十年,將會是手機平臺的世界。”
新崗位大增
隨著網絡宣傳平臺百花齊放,新職位亦應運而生,Henry說最難忘的現象是大量博主涌現。“網絡年代,人人都是宣傳平臺,只要捉緊潮流趨向,把握流行話題,在博客上發放試食、試玩、試用的體驗,很容易就吸引幾萬粉絲,成為有知名度的‘大號’,獲得商戶垂青,邀請合作,我也邀請過擁有大量粉絲的博主合作營運客戶的網絡平臺。”
博主以外,專責網絡宣傳策略的數字營銷經理或線上營銷人員也出現在招聘廣告上;另外,搜索排名專才、網頁設計師、內容作者和數據分析等新職位也陸續登場。Clement解釋說:“搜索排名專家(SEO,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負責提升商戶網頁在不同的搜尋器中的排名,內容作者須熟悉以精簡貼題的文字,配合吸引目光的圖片或短片,介紹產品和服務。數據分析員則負責分析瀏覽網絡平臺的人數、密度和年齡分布等,有助改善平臺運作。” 想加入網絡宣傳行列?Clement說先決條件是“八卦”,其次才是技術知識。“愛八卦、愛分享,能將潮流觸覺融合新穎創意,才能勝任;愛花長時間流連網絡世界的年輕人,不單熟悉網絡運作,而且精于利用時興話題創作,與網友分享,恰好具備了網絡宣傳人的重要特質。”網絡世界無限可能,想不到“宅”也有出頭之日。
網絡平臺 百變面貌
不同網絡平臺各有性格,與商品特性完美配對,才能產生理想的推廣效果。Zoap Consulting Limited董事Henry Lau逐一分析:“統計顯示,超過60%的香港臉書用戶屬于19至35歲這個主要消費群組別,任何生活潮流、衣食住行產品,都可以用臉書宣傳,引起粉絲關注點贊,并應善用臉書鼓勵分享的特點,尤其是相片和視頻。近年流行的一個有機美容產品,一年之內便吸引了3萬粉絲,成效不俗。”
社交媒體的比較
適合發放單一宣傳信息和優惠券,例如開倉減價推廣等,方便傳閱分享,但信息有可能被等同垃圾郵件,引起反感。
微信
提供大量空間,借文字、圖片和視頻分享測試過程、效果和貼士,適合化妝品、護膚品、飲食、旅游等,引起網民的消費欲。
論壇
用戶人數雖已逐漸減少,但仍然有其生存空間,一些不能公開宣傳的行業,例如醫療服務,可利用論壇做“問答”(QA)或“常見問題”(FAQ),解答醫學問題。近年論壇流行討論整容,也是一種曲線宣傳手法。
Apps
可以因應不同活動而作出單一推廣,又或搞搞新意,加插互動游戲,增加用家投入度。不過近期Apps推出的速度已有回落趨勢,除了一些需要獲取實時性新聞或信息的Apps如報紙、股票報價、交通工具等會較吸引用家長期使用,部分Apps的受歡迎程度都如曇花一現,故近期不少機構或品牌寧愿在移動網頁上多作投資。
成功例子
善用網絡推廣平臺,能驅動客戶親身到實體店,引來更多消費額,才算成功。Clement以最近麥當勞與微信合作的日日獎游戲為例:“微信用戶關注麥當勞的官方賬號后,可每日參加抽獎,游戲送出現金券,可帶動參加者親身到分店消費,吸引更多營業額。”只有知名度高的商戶才能采用這個手法嗎?Clement認為名氣并不重要,最重要是苦心經營。“無論任何平臺,都要動作多多,才可以吸引粉絲群組。緊貼網絡的用家,發放頻繁的信息和互動,粉絲才會對平臺保持忠誠,愿意多花時間關注。”
有心經營,還得配合精明策略,才可在網絡世界突圍,Clement與Henry的貼士是:“遣詞造句,要緊貼網絡文化;圖片分享要吸引人,靚人靚景或者明星效應,會吸引更多關注;對節日、流行話題要有敏銳觸覺;無論文字抑或短片分享,最好是親身經歷,有真實感才能引起網民興趣;送禮是吸引關注的殺手锏,簡單如在商戶臉書粉絲頁面點贊,可得優惠券,或者在日本餐廳粉絲頁面上點贊后,再向朋友分享網頁,最多朋友點贊響應的話,便可贏取機票,短時間之內,可吸引2,000個粉絲,網絡威力,非同小可。”
看好微信上位
綜觀眾多平臺,二人看好微信是未來上位之選。“臉書的增長漸趨飽和,同時放在臉書的信息亦太多,要突圍難度更高,加上臉書手機版變化有限,雖然已收購Instagram,但仍未見推出新招數,就有可能被玩法更多元化的微信趕上。”
截至2013年1月,微信的全球客戶已突破3億,除了在大陸流行之外,亦正逐步走向亞洲,香港品牌如果想開發更多海外市場,可考慮著重開發企業宣傳功能的微信。商戶可在微信開設官方賬戶。官方賬戶亦可變身客戶服務平臺,回答會員的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