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許多在海外打拼多年又回歸的上海人一樣,從石庫門里走出去的Flora有著濃濃的上海情結,盡管移居香港數年,過著大多數女孩向往的闊太生活,有疼愛自己的丈夫,乖巧懂事的女兒,她的心里卻始終牽掛著故鄉的父母親朋,一草一木。她人生最大的一筆投資項目,也選擇了在上海。正是這個項目,挑起了Flora對事業的好奇心和欲望。“在那之前,我是個全職的家庭主婦,雖也在炒樓、炒股,但生活的重心還是放在如何更好地照顧丈夫和女兒上,從來沒有想過有一日會成為事業型女性。”當時有投資顧問建議她投美國資產,但Flora并沒有聽他的,反而預感港幣會跌,人民幣會漲,于是她耗資幾億投了上海的一家酒店。“那是我人生中的第一筆大投資,卻也栽了此生最大的一個跟頭,因為沒什么人生閱歷,慘被合作對象利用,損失了1,500萬。不得已只好跟先生討教,當時事情已經進行了三分之一,沒辦法停下來,先生也只好支持我到底,幫我一起解決。”這件事情,教會她看透很多東西,也明白遇到挫折時,絕對不要自怨自憐。
其實,Flora起初只是單純地把它當投資一個物業,增值了就賣掉,所以初期,酒店是租給別人經營。2009年,她決定將酒店經營權拿回來,由舅父打理,自己也插手一些具體的事務,這慢慢挑起她潛在的好斗心。期間,為了讓女兒學好中文,她索性將她轉來上海念書,如此,她有更多的時間留在上海,每次與上海的女性朋友們聚會時,看著她們個個都活得精彩紛呈,Flora突然發現,自己的生活好像除了老公就是孩子,“自我”不見了。2012年,在女兒已然獨立,前往倫敦念書之后,她便物色感興趣的投資項目,起初是想開餐廳,但在一次被朋友帶去某知名的連鎖SPA館消費之后,大失所望的她,便下決心開一間媲美香港的美容SPA,不僅滿足自己的需要,還能讓有同樣需求的朋友們多一個相聚的地方。于是,梓庭SPA會所就應運而生了。
從家庭主婦華麗轉型為商界成功女性,Flora說所有的這一切,不過是隨心而行。“我投資的前提是,我喜歡。如果讓我開一家工廠或踏入IT行業,那肯定不行,不是我想要的。只有是我感興趣的領域,我才會投資。”
Q@A
Q:你覺得自己是一個女權主義者嗎?
A:我絕對不是一個女權主義者。我反而認為,我們要學會接受生命中的任何一種角色。當這個角色需要你做什么的時候,你就接受它,并把它做好。我以前是家庭主婦時,就完全以家庭為主,事無巨細,都親自安排。老公在外面是工作,我在家里也是工作嘛,在家里我絕對是受到尊重的。反而老公覺得我現在出來工作的狀態有點失控,他甚至開玩笑說后悔當初給我第一桶金,讓我現在的主意越來越大。
Q:現在做的任何決定,應該都是遵從內心的意愿而行吧?
A:對。我很滿足于現狀,也沒有任何工作或生活上的壓力,碰到感興趣的項目,投資一下也無妨。其實我生命中的很多東西,都是無心插柳,做的每一件事情,也都是隨心而行。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Q:遇到不開心時,你會如何取悅自己?
A:現在已經很少有事情讓我不開心了。以前不高興了,就會轉頭去購物。記得很多年前,我還在與先生拍拖時,在海港城對面,我們因幾句口角鬧得不愉快,我掉頭就走,然后轉身進了連卡佛,直到買完八雙鞋回家才消氣。后來就習慣了,一不開心就買東西。如果哪天看到我拎大包小包東西回家,就知道那天我不開心了。
Q:你生命中最引以為傲的一件事是?
A:當了媽媽。年輕的時候我不喜歡小孩,曾經跟妹妹開玩笑讓她多生幾個,自己就不生了。沒有料到的是,在我30歲那年,妹妹生病去世,我也意外懷孕。自從有了女兒后,我變得特別的感性。
她的推薦
作為一個商人,我的關注點更多是在時政和財經方面,也很喜歡聽一些財經評論家對市場和投資的分析。我在香港時,最愛看阮次山主持的財經節目,他對財經問題的分析非常透徹,見解也比較獨到,不像有些財經人純粹是為了出位而嘩眾取寵,或是隨大流地人云亦云。阮次山分析出來的東西,參考價值很大。比如在股市低迷時,他會提醒大學小心入市。所以他的評論分析如同一個標記,提醒我接下來的投資是該審慎還是大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