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最美評語:幾十年如一日,以花為業、以樹為樂、以景為趣、以園為夢,默默奉獻智慧的育林人。
最美成績:湖北省住房城鄉建設系統先進工作者
利川市建設系統先進工作者
年度(全國)經濟建設與科學發展理論實踐成果”特等獎
最美言語:把自己的興趣與愛好、追求與事業、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結合起來是人生的一種境界、一種樂趣、一種真諦,遠遠超越了財富本身的意義。
在八百里清江的源頭,悠悠龍船調的故鄉,有一個環境優美、資源富饒、民風淳樸的山城利川。在這個土家族聚居的美麗山城里,數十年來活躍著一個遠近聞名、以花為業、以樹為樂、以景為趣、以園為夢的土家漢子。他,就是利川市德生園林綠化有限責任公司黨支部書記、董事長、湖北省花木盆景協會常務理事、利川市奇石花卉根藝協會會長張德生……
結緣花木竟成癡
說起張德生結緣花木園林的事,還得追溯到30多年前。那時,身為公安干警的他與同事在攀登一座山崖抓一名逃犯時,不慎連人帶腳下踩的一棵小樹一起掉入山谷,不經意間,張德生發現與他一起脫落崖縫掉入山谷的小樹底部連著較大的枯樹樁,尤其底部盤根錯節、龍鐘虬姿,樹枝上還結有金黃金黃的小果子,整體看來顯得蒼勁古樸、生機勃勃、甚為優美。他心念一動,便雅興勃發將其帶回家中栽種在一個破瓦缸里。經張德生悉心呵護和請教改造,小樹不但成活,而且愈發好看,還有人出高價購買。后來,他才知道,這樹叫“金彈子”,是一種非常名貴的盆景樹種。
與“金彈子”的意外“邂逅”,引發了張德生對盆景園藝的濃厚興趣,也由此促成了他在接下來的數十年中與花卉盆景、園林綠化的不解情緣。每逢出差下鄉,他都特別留意造型奇特古樸的“樹兜”和“奇花異草”,每逢節假日,張德生更是帶著干糧翻山越嶺、披荊斬棘遍察奇花異木、遍訪奇形怪狀之材。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自小聰明好學的張德生通過不斷的學習、積累、實踐、總結,在理論與實踐的反復碰撞和磨合下,終于結出了成功的碩果,不僅了解了上千種花草苗木名稱及脾性、栽培、養護及病蟲害防治要訣、扦插及造型技藝,還先后取得了“高級花卉園藝師”“園林工程師”資格,他撰寫的《關于恩施州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調查與思考》一文在《湖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3年第3期上發表,并榮獲“年度(全國)經濟建設與科學發展理論實踐成果”特等獎。
源于對花卉盆景、園林綠化的情有獨鐘和執著追求,病退后的張德生開始專職從事園林花卉事業,此生誓做育林人!從最初的一株、兩株,一盆、兩盆,一家、兩家,發展到上世紀90年代末時建立自己的盆景園和苗圃基地,張德生一直孜孜不倦地忙碌在花的海洋、景的樂園、林的天堂。如今的張德生在利川可謂是家喻戶曉,被當地人親切地譽為“土家花王”“土家花癡”“土家盆景王”。
效益兼顧幾相宜
然而,張德生并不滿足于這些頭銜。他開始思索如何為自己所鐘愛的花卉園林藝術事業找到市場,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互利共贏。最終,張德生做到了。
一方面,張德生借助各種媒介和平臺宣傳推銷自己的園藝產品;另一方面,張德生善于敏銳捕捉時代發展對園林綠化產業的持續需求,開拓營銷思路。2007年,他注資228萬元,正式創立了德生園林綠化有限責任公司。在數年的探索和積累下,他的花卉苗木、盆景園藝初具規模。其景觀園藝產品行銷鄂、湘、川、渝、滬、粵等市場,一大批景觀園藝珍品多次在全國比賽中獲獎。
同時,他不惜高新聘請業內知名的藝師、技工從事景觀園林項目設計、施工、管理和交流指導,精益求精的產品和服務打造自己的園藝品牌, 贏得了廣泛的贊譽和良好的口碑。在他的帶領下,德生園林公司先后獲得省、州、市“守合同重信用單位”,“消費者滿意單位”,“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
此外,他還積極投身政府公益性園林綠化事業和建設。對一些無利可圖、無錢可賺、別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公益性園林綠化項目,他總是滿腔熱忱、義無反顧。前兩年,利川市創建全國優秀旅游城市,對政府要求極高但經費不高的城市園林綠化工程建設,他二話沒說,舉全公司之力、傾全公司所有,圓滿完成了工程建設,為利川獲得全國優秀旅游城市稱號立下了汗馬功勞。
經過不斷拓展,張德生的公司日益強盛,碩果不斷。培育的盆花、香樟、桂花、金彈子等品種批發銷量居全州第一。公司2013年全年產值達2000萬元,年創稅利200余萬元,安置就業人員100余人。同時,他以協會加公司加基地加農戶的模式,帶動全市1000余戶經營戶發展育苗、盆景、花卉、根藝、園林等綠色產業,年產值近億元。
對于這個成績,張德生說:“這個成績比起房地產商動輒數億的‘手筆’雖然有點微不足道,但能夠把自己的興趣愛好與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結合起來,才是人生的一種境界、一種樂趣、一種真諦,遠遠超越了財富本身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