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李靜宇
60%空置率是真的嗎?——中國物資儲運協會會長姜超峰談物流園區空置率
文/本刊記者李靜宇

在百度上搜索“物流園區60%空置率”這幾個字,可以看到極多的文章在引用這個數據,難道物流園區空置率真是這么高嗎?帶著疑問,記者采訪了中國物資儲運協會會長姜超峰。
享有國務院特貼的姜超峰是物流專家,對物流業研究多有建樹。對于物流園區的空置率,姜超峰說:“60%空置率這個數據并沒有一個確切的來源,這個數據可能是某個專家在十多年前的一次論壇上發言講出來的,具體怎么統計來的不清楚?!边@個數據沒有被官方認可,但卻被不斷引用,以至于以訛傳訛到今天。
對于“空置率60%”這個數據,姜超峰說:“這個數據存在著概念的混淆,界定不清的問題。空置率是指一個園區內部設備設施的空置率,抑或是指整體園區整體的空置率,這兩個概念要弄清楚?!痹诮蹇磥恚粋€園區建好之后,內部的設備設施有空置,單個物流園區如果是達到60%是有可能的,而如果整個物流園區達到60%的空置率是沒有依據的。
“這個數據到底是由統計得來的還是調查得出的,我看都不是。因為我國對整個物流園區的統計中沒有這個項目。所以對于這個數據的出現,不僅存在著概念上的定義不清,也與物流園區的現實狀況有很大的差距。”現實中的物流園區有已建成的,還有規劃中的,很多規劃中的物流園區,對外進行報導和宣傳,但最終卻沒有落實,而人們把兩者都算作建成的物流園區,這就使全國的物流園區數量存在謬誤。在姜超峰看來,對于規劃的園區和落地的園區要區分開來。
與此同時,規劃用地和實際用地也存在著差異,有的物流園區規劃時候是幾十平方公里,但是實際用地遠遠沒有這么多。另外規劃投資和實際投資之間也有差距,有時規劃投資比較多,但是實際投資的卻很少,這也造成了園區空置“虛高”。
更有甚者是一種意念性的規劃,就是理想中的規劃有多少,但是這些規劃報上去之后,面對政府手中有限的土地,很難被立項。
姜超峰說:“有關物流園區的這些概念要有嚴格的區分,要發布關于物流園區空置率的數據,首先要把這些概念搞清楚,這樣才能夠準確地發布數據,不能偷換概念,也不能以偏蓋全。”在他看來,物流園區60%空置率并不真實,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絕沒有可能把錢投進去后,便對投資的收益和回報不再顧及了,在現實中物流園區60%空置率是不可能的一件事。
據記者了解,物流地產企業拿地難是他們一件極為頭疼的事?!斑B地都拿不到,還談什么空置率?”
這種說法得到了姜超峰的印證。姜超峰說,在我國,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層層落實責任,堅決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這個目標已經確定,而現實中各地的用地規模也都在增加,這其中包括工業企業用地的增加,基礎設施用地的增加,住宅用地的增加以及用于商貿的用地,其中基礎設施用地近年在我國總用地的占比是30%到40%,所以最終落實到物流園區中的用地指標那就很少了。
對于最讓企業頭疼的拿地難的現象,在姜超峰看來,一是我國物流用地的用地指標不是都能落實,有時政府對企業承諾了,但在實際上土地指標卻無法落實,打了水漂。
還有的情況是,政府給物流企業規劃了1000畝地,但是落實上每年只給100畝或是200畝,物流園區往往是今年建一部分,明年再建一部分,致使道路、場地、貨場、庫房等設備設施和辦公設施無法形成整體運營,造成物流園區不能迅速形成自身的生產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