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起,《國內水路運輸管理規定》、《國內水路運輸輔助業管理規定》(以下簡稱“兩個《規定》”)正式施行,兩個《規定》分別對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國內水路運輸管理條例》(簡稱“新水條”)涉及的相關要求作出了必要的細化規定,是貫徹實施新水條的重要配套制度。
兩個《規定》依據新水條的有關規定,在調整和完善《國內水路運輸經營資質管理規定》、《國內船舶管理業規定》等規定的基礎上制訂的,充分體現了轉變政府職能、簡化行政審批、提高行政效能的要求,對加強水路運輸市場準入管理、規范水路運輸經營行為、維護水路運輸市場秩序、促進水路運輸行業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兩個《規定》進一步提高和完善了國內水路運輸的經營資質條件,取消和下放了一些行政許可事項,簡化了行政審批程序,完善了對經營資質和經營行為的監督檢查制度,強化了事中、事后監管措施,是實施國內水路運輸市場管理的重要依據,為促進經營者依法經營、誠信守信提供了制度保障。
在行政許可項目的設置上,兩個《規定》對水路運輸輔助業的從業行政許可僅保留了從事船舶管理經營許可一項,其余的全部予以取消,包括水路運輸旅客運輸代理、貨物運輸代理和船舶代理審批制均改為備案制度。
在審批權限上,交通運輸部僅負責省際旅客和危險品運輸為主的重大事項審批,其他審批權限下放至地方水路運輸管理部門。此外,依據國家目前對企業成立實施“先照后證”的改革方向,取消了原來設置的企業籌建環節取得預許可、工商登記后再正式許可的制度,在許可程序上更為簡化和便民。
日前,交通運輸部又發布了《關于實施國內水路運輸及輔助業管理規定有關事項的通知》,并向各單位征求意見。《通知》要求做好兩個《規定》的實施工作。
交通運輸部要求各級水路運輸管理部門明確水路運輸管理職責,嚴格市場準入管理與服務。切實加強市場準入事項管理,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簡化審批環節,提高辦事效率,減輕企業負擔。已經取消的行政許可事項要加強后續管理,由審批改為備案的事項原則上不出具備案證書,但可以適當方式告知備案人已經按規定履行備案義務。
《通知》進一步明確了現有水路運輸和船舶管理業務經營者達到兩個《規定》要求的經營資質條件的時限;市場調控政策、市場準入管理等事項。放開船舶管理業務市場準入,取消《關于暫停批準新的經營者從事船舶管理業的公告》和《交通運輸部關于進一步加強船舶管理市場管理的通知》中關于暫停批準新的船舶管理公司的限制。
《通知》還要求加強經營資質核查。加強市場經營行為的監督檢查,依法查處違規違法行為,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環境。加強法制建設和運政隊伍建設。開展法規文件修訂完善工作。建立和完善水路運政信息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