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晨陽
摘 要:本文結合長江南京通信管理局的通信機房標準化建設工作,主要介紹機房設備和機線整理、運維管理系統建設和遠程運維系統建設等內容,為日后通信機房標準化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機房 標準化 運維管理
目前,國內多數機房的建設與運維管理比較落后,系統性、可用性、可擴展性不足,雖然維護的是高新技術的通信和計算機設備,但管理思想、管理理念并沒有跟隨技術的發展而發展,嚴重影響了機房運維功能的發揮。為推進長江海事通信信息機房標準化建設,進一步規范機房運維管理,加強機房軟件建設,改善機房硬件環境,不斷提升運維管理水平和通信保障、信息化服務能力,南京通信管理局于2011年1月份開始實施機房標準化建設活動。下面將主要介紹南京局機房標準化建設工作的思考、機房標準化建設的主要內容。
機房標準化建設工作的思考
針對機房運維涉及的機房安全管理、設備運行、綜合布線、機房環境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問題,我們認為,機房標準化建設工作,首先應該按照標準化機房規范要求,認真抓好機房硬件環境方面的整改和設備臺帳方面的管理,探索用新技術,提升標準化機房建設實施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實現改造后運維效率的優化;其次,是運用信息化技術,搭建系統的信息化管理平臺,并通過相關工作活動,摸索出適合南京通信管理局特點的綜合機房運行維護管理標準和平臺,通過對新技術新業務的運用,提高通信運維的綜合監管能力。
結合南京通信管理局目前的實際情況,我們重點計劃解決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由于近幾年通信業務的迅猛發展,南京通信管理局通信機房中設備數量急劇增加,設備排列混雜;機柜高低、顏色差異;電纜布放不規范,各類通信線纜不能分離,相互影響,造成線路日常維護困難,易導致人為障礙等隱患。
二是設備分類、標簽缺乏統一規范,設備資料管理混亂,設備上下連接關系、來龍去脈查找困難,不便于設備維護時快速定位。
三是通信業務各類管理制度、操作程序繁、多、雜,查找困難。
四是各設備的隨機資料、性能指標、參考說明書、設備維護臺帳等設備資料管理混亂,系統性較差,技術人員多數是憑平時的經驗積累、憑工作能力(對各種設備熟練掌握)進行維護和故障的判斷。
五是通信運維值班的管理,多數仍采取填寫紙質臺帳,無法對通信數據的管理、統計、業務情況進行適時記錄和保存,對業務信息的查詢、調用都難以做到快捷、方便、準確,統計分析費時費力。
六是一些通信業務流程涉及多部門,由于部門間各自工作習慣、特點,通常會在執行一段時間后而執行走樣。同時紙質工作流程單也存在遺失或涂改,容易造成責任、任務、時間等不清晰的弊端,影響通信服務質量以及通信業務的痕跡化和時效管理。
七是隨著通信業務的發展,通信設備的多樣化。通信外圍站點的接入增多,通信管轄距離往往遠離中心機房、管理困難,要求我們能夠遠程進行設備維護和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通信運維成本。
基于以上的情況,南京局從2011年開始,就著手進行相關工作的研究,落實機房標準化線纜整治、資料整理、管理平臺搭建的框架構想,并嘗試相關業務、技術的整合。
標準化機房建設的主要內容
南京通信管理局的標準化機房建設分為硬件和軟件兩個部分,硬件部分主要是對機房設備和機線進行規范整理,達到美觀實用;軟件方面主要是開發南京局運維管理系統。
1、機房設備和機線整理
南京局對于機房設備和機線整理,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
1.1 機房機柜和設備整治
對機柜進行編號。根據機房機柜擺放布局,將機柜進行分區編號。分成A\B\C\D四個區,每個區的機柜從1開始編號。劃分A區和C區為直流設備區,B區和D區為交流設備區,進行交直流設備的分區管理。
1.2 光纖尾纖整理
架設專用的尾纖槽,更換現有尾纖,要求進入同一機柜的尾纖長度統一,盡量減少多余尾纖長度。尾纖進入光配后,將同一機柜或同一方向的尾纖進行分組綁扎,并用軟套管保護。機柜內多余的尾纖繞圈綁扎、整齊放置,使得光配整齊、有序。
1.3 網線整理
在走線架上和網絡機柜內部使用疊壓式網線固線器,使得網線布放美觀有序。
增加網線總配線柜,每個機柜安裝內部網線配線架,內部網線配線架通過后排網線與總配線柜相連。不同機柜之間設備的網線連接首先接入該機柜內部配線架,再從總配線架上跳向不同機柜。
在接口比較多的網絡設備前安裝理線器,在理線器內進行橫向走線,從理線器的上方出線與網絡設備相連。
所有布放的網線和制作的設備內部跳線顏色一致,每根線的水晶頭處加塑料保護套,使得每個接頭看上去整齊統一。
每根跳線量好所需長度后現場制作,不留多余的長度,這樣即便于網線的捆扎,也顯得美觀。
做好規劃,總配線柜和其他每個機柜的配線架都預留一定數量的接口,便于今后新上設備的使用。
1.4 電源線整理
電源電纜按照交、直流電源電纜分開布放、電源電纜和信號線纜分離的原則進行布放和整理。電源線在走線架上走線時布線整齊,避免交叉。機柜內部設備電源線就近與空氣開關或接線板相接,走線力爭橫平豎直。
1.5設備和線纜標簽管理
為了便于設備和線纜管理,我們制定了《南京局機柜、設備和線纜標簽管理規范》,對設備機柜進行統一分類編號,對機柜標簽、設備標簽和線纜標簽制定了統一的格式,以適應下一步信息化管理的需求。
機柜標簽注明該機柜所處的分區和編號,設備標簽標注設備編號、名稱、型號及維護人,線纜標簽上注明線纜的起點和終點,并標注線纜承載的業務。所有標簽統一采用標簽打印機進行打印,標簽紙顏色、大小一致。
2、南京局運維管理系統建設
南京局運維管理系統是針對南京局機房運維值班實際情況進行自主研發的管理平臺,其中包含了規章制度、電子手冊、值班動態、電子工單、統計分析、機房信息、環境和設備監控、遠程運維系統等功能模塊。
規章制度模塊是將涉及到機房管理相關規章制度進行總結和分類,并提供添加和更新功能,以便在日后規章制度修訂后能及時更新。電子維護手冊是將通信維護手冊以電子書的形式存儲在服務器中,查詢簡單,管理方便。
值班動態模塊是采用電子方式存儲當班人員業務處理的所有原始記錄,包括記錄時間、記錄人、詳細業務處理過程,實現日志電子化和有痕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電子工單是將運維人員的業務辦理、故障處理等流程實現網絡處理,并可以采用自動生成短信的形式,將工單信息實時發送至業務人員的手機中,實現快速響應,減少故障處理時間。
統計分析是在值班日志的基礎上,運用數據庫強大的計算存儲功能,對相應的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得到月報表或者相應時間段的報表等。
機房信息模塊主要通過信息化工具,將設備以圖片或者其他友好的界面展示出來,并顯示其詳細信息。并通過設備端口信息的設置,將各個設備之間的電路鏈接起來,實現設備和登陸資料的直觀顯示。
機房環境和設備監控主要對機房環境和設備運行狀態進行監控,主要包括四種監控方式:①通過傳感器對各個機房溫度、濕度、煙霧、配電的開關狀態、漏水等環境數據進行采集。②對于已經掌握設備網管接口協議的設備,由監控主機直接通過設備網管接口進行信息解析,實現對設備的監控。③對于不知道設備網管接口協議的設備,通過在設備指示燈上位置安裝光敏傳感器,將指示燈的亮滅狀態數據傳送給監控主機,實現對設備的監控。④對重要的網絡電路,通過監控主機對對端網絡設備的IP地址進行定時掃描,以監控網絡電路的暢通。
將監控數據匯聚到中心機房監控主機后進行數據處理,最終在運維管理系統頁面上顯示各個機房的環境和設備信息。在被監測對象報警時,還可通過短信形式向管理員發送報警信息,以及時進行相關處理。
遠程運維系統是在通信設備于晚間、休息日發生故障,當班技術人員無能力及時修復故障設備,專業系統維護人員又不能在第一時間趕到設備故障現場情況下,利用互聯網路由器支持的VPN(虛擬專用網絡)功能,使不在現場的維護人員遠程連接至單位的內部網絡系統,從而登陸各通信和網絡設備的網管系統,及時進行業務和故障處理,提高維護效率。
結束語
通過機房標準化建設,我們得到了以下的經驗和體會:①機房的技術人員熟悉了業務,提高了技術水平,鍛煉了運維隊伍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②規范了機柜、設備和線纜的規格和標準。③制定了《南京局機柜、設備和線纜標簽管理規范》,并建立了設備和機線維護基礎資料,使資料查詢方便快捷。④結合有南京通信運維生產的個性化需求,也同時考慮了長江通信運維的普遍性規律,開發了南京局運維管理系統。該系統的建設,既提高了運維管理工作的效率,降低了運維成本,更加鍛煉了我們的技術開發隊伍。⑤運維管理系統采用有痕化的信息管理,提高了運維人員的工作自覺性和責任意識,填寫臺帳更加細致認真,業務處理的信息更加及時和真實。分管領導可以通過運維管理系統適時發現、掌握、分析業務情況,及時解決生產中存在的問題,為提高通信服務質量和通信業務管理水平提供了技術上的支撐和保障。⑥運維管理系統網絡化的電子界面不但友好、易于操作,而且伴隨有海量的業務數據輸入、保存,為我們實時進行查詢、分析、挖掘這些業務數據提供了技術支持,更為今后的通信業務發展提供了便利。
通過全面推進機房化,我們制定了機房運維標準,完善了運維工作機制,機房環境明顯改善,基本實現“管理規范、標準統一、維護便捷、保障有力”的目標。下一步,我們將針對機房運維管理標準化進行研究,不斷提升運維管理水平和通信信息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