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龍



摘 要:蝦峙門口外航道是我國第一條30萬噸級人工航道,所在海域風大浪急、海況惡劣、船舶交通復雜而繁忙,航標重要性突出,航標管理、養護、應急搶修工作任務繁重,本文詳細介紹了蝦峙門口外航道航標配布設計。
關鍵詞:蝦峙門 航道 航標設計
蝦峙門航道是大型船舶進出寧波—舟山港的重要深水航道,由蝦峙門口內、口外兩段航道組成,口內航道自然水深優良,最小水深在30米以上。而蝦峙門口外航道原來道整治前的最小深度只有18米,僅能滿足15—20萬噸級船舶乘潮通航。為充分發揮寧波、舟山的港口資源優勢,降低運輸成本,提高綜合效益,2007年蝦峙門口外航道整治工程開挖人工航道,開挖長度14.5公里,有效寬度390米,通航水深25.7米,能滿足30萬噸級船舶滿載乘潮歷時一小時通航保證率P=90%標準的單向通航要求。
蝦峙門口外航道是我國第一條30萬噸級人工航道,勢必需要在航道兩側設置相應的助航標志。航標配布遵循安全、經濟和便利的原則,充分發揮助航效能,為各類航標用戶提供滿足需求的助航服務,保障船舶航行和設施安全。
現狀蝦峙門口外航道航標設置
航標配布根據海區通航水域的水文氣象條件、設標水(陸)域地形條件和航道情況等自然條件,航行于該水域的船舶和設施、貨物、事故信息和航行規則等交通狀況,以及航標配布現狀,確定這些水域的航行風險程度和航標需求。
目前蝦峙門口外航道共有航標18座航標:蝦峙門燈船,直徑3米深水鋼質電浮標7座(蝦峙1—6號、8號),無線電航標10座。
航標配布設計
參照國際航標協會相關建議和指南,結合東海海區實際情況,按照《東海海區航標配布規定(試行)》進行蝦峙門口外航道航標設置。航標配布應確保標志作用明確、特征明顯、易于辨認,發揮其有效助航作用。一般情況下航標應盡可能直線配布,標志之間最好等距,互相銜接,構成交叉覆蓋,燈光閃光周期應有規律,相鄰標志應有明顯區別,并根據航路交通流量和風險程度確定標志設置的密度和數量。
1、口門標志
蝦峙門航道作為重要航道在口門位置需設置顯著的視覺航標,可選擇采用直徑8米的大型燈浮(蘭比)或者燈船。前期寧波航標處采用直徑8米大型燈浮燈浮,受涌浪影響浮標搖晃厲害,航標日常巡檢維護和航標失常應急搶修困難。
2012年蝦峙門口門航標由原來的蘭比改為燈船,蝦峙門燈船為無人值守燈船,總長23米、總寬7.9米、型深3.8米,紅色船身,兩側寫“蝦峙門”字,船上鐵柱裝一燈,燈質為閃白6秒,射程10海里。燈船系碇為3.5噸大爪力錨,配置直徑56mm的長鏈5節,半鏈2節。
燈船除配有視覺航標、雷達三角反射器外,還配備了AIS系統(船舶自助識別系統)、雷達應答器、遙測系統等無線電設備,在國內航標領域具有先進水平。與原有大型浮標相比,燈船綜合助航功能和抗風浪能力大大增強,能為進出蝦峙門航道的船舶提供穩定、準確、全面的助航服務。
2、航道側面標志
沿航道布設的同側標志間的距離,原則上應保證在標準氣象能見度條件下,白天能從一座浮標處看到同一側相鄰的下一座浮標;夜間能從一座燈浮標處看到同一側相鄰的下兩座燈浮標的燈光,通常在1.5海里左右。航道側面標志不僅起到標示航道邊界的作用,同時可以規范大小船舶進出蝦峙門的航法,對避免小船占用大型船舶航道也起到一定的警戒作用。
航道側面標志的配布:在人工航槽邊線兩側拋設對邊交錯弄堂式燈標4對。考慮到蝦峙門口外船舶密度非常大,南北向和東西向船舶流量交叉,為盡量減少航標對南北向船舶航行的影響,同側標志間距約2.5海里,減少航標設置數量。在靠近蝦峙門口門位置的對標受南北兩個錨地影響較大,受碰撞概率較高。經過專家論證錨地附近單側設標,即撤除北面的蝦峙7號實體浮標,改為在同位置設置AIS虛擬航標;保留8號實體燈浮標示航道邊界,同時也作為條帚門支線航道轉向點和通航管理部門海上監管的參照點。
該水域海圖水深20—25米,考慮到燈浮的回旋半徑,浮標拋設在離同側航道底邊線距離80m,在保證水深滿足通航要求浮標拋設盡可能少占用航道。蝦峙門口外航道7座側面標志選用直徑3.0m深水電浮標,燈浮標配備雷達反射器、頂標等,系碇為7噸鋼筋混凝土沉石,配置直徑38mm的長鏈3節、短鏈和半鏈各1節,錨鏈長度100.7米。
浮標上配備LED航標燈,為了航標夜間更加醒目并易于識別,第一對航道側面標燈光燈質周期設計為4s,其余航道側面燈浮標燈質按照《中國海區水上助航標志》中可選的3種燈質順序組合,依次為第二對側面標志燈光燈質周期設計為閃6S、第三對側面標志為閃10S和第四對側面標志為4s閃。2013年航標燈器夜間發光射程由4海里增大到7海里,增加夜間助航效能,大大減少碰撞概率。
3、無線電航標
考慮到該航道的重要性以及該海域全年平均霧日32天,在所有視覺航標上加設AIS航標,口門航標燈船上加設AIS航標和雷達應答器,10座無線電航標與視覺航標一起組成綜合助航服務系統。
蝦峙門燈船附設雷達應答器,信號X (—··—),頻段:X頻段(9300-9500MHz)。工作波段選用X波段,水平波束360°,垂直波束8.50°,平均功率<4W。
蝦峙門燈船及蝦峙1-6號、8號燈浮附設AIS航標發射模式:自主連播;播發間隔:3分鐘。
4、虛擬航標
進出蝦峙門口南北二個錨地的船舶與進出蝦峙門航道的船舶交會構成碰撞危險后,為了避讓對方船舶而碰撞燈浮。蝦峙門口外的南北二個錨地位置距離航道太近,造成進出錨地的大量船舶不得不橫穿蝦峙門口外航道或大角度從航道中部進出航道,造成燈浮被撞頻繁。故蝦峙7號不設置實體燈浮標志,而設虛擬AIS無線電航標(標名XIA ZHI 7),8號實體燈浮仍舊保留作為條帚門支線航道轉向點,單側設標可以大大降低實體燈浮標志被撞的概率,滿足兩個方向的船舶通航要求。
XIA ZHI 7為虛擬AIS航標,航標類型:航道右側標志,自主連續發射模式,播發間隔3分鐘。
結語
蝦峙門口深水航槽海況環境惡劣,航標失常應急搶修困難,為更好的發揮航標助航效能,轄區航標管理機關也在不斷調整和改進航標配布和航標設置。同時航行于蝦峙門口外海域船舶的船員、漁民應加強學習《蝦峙門口外深水航槽通航安全管理規定(試行)》,學習蝦峙門口外航道及航標配布圖冊,船舶盡量避開航標減少碰撞,共同保護蝦峙門口外航標,讓船舶海上航行更加安全。
(作者單位:寧波航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