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燦玲
摘 要:在應對老齡化問題和滿足老年人文化需求的過程中,公共圖書館的老年讀者服務水平成為一個熱門的話題。通過闡述公共圖書館老年讀者服務工作開展的重要性,重點探討了當前國內公共圖書館老年讀者服務工作的現狀,并提出一些個人見解,以供實踐參考。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老年讀者;服務體系;讀者閱覽室
中圖分類號:G25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35(2014)03-0125-02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社會養老保障和養老服務的需求日益增加,如何才能滿足老年人的文化需要也就成為了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公共圖書館是一項惠及全民的公益性事業,擔負著服務各階層讀者的使命,特別是老年讀者服務工作的開展,在弘揚中華民族敬老傳統美德、培育和諧的社會風氣、推動社會經濟文明的建設和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國內公共圖書館老年讀者服務工作在開展的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無法滿足老年讀者對于文化精神層面的需求。因此,公共圖書館應充分認識到國內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嚴峻性,結合老年讀者的閱讀特點和需求,全方位為老年讀者提供多種多樣的讀書活動,從而滿足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1 為老年讀者提供服務是公共圖書館的責任
《公共圖書館宣言》(1994年)宣稱:“公共圖書館,作為人們尋求知識的重要渠道,為個人和社會群體進行終身教育、自主決策和文化發展提供了基本條件。”“每一個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圖書館服務的權利,而不應受年齡、種族、性別、宗教信仰、國籍、語言或社會地位的限制。”公共圖書館作為保障知識自由的場所,在提供社會教育的過程中應保障所有人平等地參與。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在老年讀者占全體到館讀者比重越來越大的今天,做好老年讀者服務工作,為老年人提供完善、全面的服務,是圖書館的責任,更是圖書館人所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
2 公共圖書館如何完善老年讀者服務工作
2.1 設立老年閱覽(活動)室
為老年人設立專門的閱覽(活動)室,這是最直接、最基本的一種服務形式。其設立應以滿足老年人的心理、興趣和需求為主要原則,因為老年人大多已退休,與社會聯系較少,常常會感到孤獨。他們到圖書館除了看書學習之外,還有消磨時間、與人接觸的心理需求。因此,老年閱覽室的服務不應拘泥于文獻借閱,還應從老年人的普遍興趣愛好出發,提供能夠讓老人相互交流的服務,比如下棋、打牌等。另外,書法、繪畫這類可以修身養性的休閑活動也是老年人普遍喜愛的,也應成為老年閱覽室服務的一部分。同時,閱覽室的設立還要考慮到老年人的身體狀況,盡量設置在光線明亮、樓層較低的閱覽室。對于那些由于路途遙遠,不便到圖書館來的老年人,可以在老年人的聚集地,比如在老干部活動中心、敬老院或老人之家、老年大學和公園等處建立分館或設立閱覽(活動)室,提供與圖書館內老年閱覽(活動)室相同的服務。這樣既方便老年群體利用圖書館,又進一步提高了圖書館的服務能力。
2.2 提供專門有效的服務
公共圖書館應向所有人提供平等的服務。但這里所說的平等并非實際操作中的一視同仁,而是對弱勢群體予以傾斜,實現均等服務。老年讀者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生理和心理方面可能存在諸多限制和障礙,圖書館應為他們提供一些有別于普通讀者的特殊服務。
2.2.1 朗讀服務
老年讀者可能會有視力、聽力功能障礙,為視力障礙的讀者提供朗讀服務不失為一個有效的辦法。日本圖書館老人之家的朗讀服務值得我們借鑒。以某市為例,“朗讀志愿者協會”的會員
由圖書館輪流派往不同的福利機構。朗讀的時間為50~60 min,朗讀的方式有兩種:①組織20~25人在一個大房間內,為他們朗讀連環畫劇、民間傳說、故事等;②讓個別的老人在小房間,為他們朗讀其自己選擇的圖書。為了避免朗讀疲勞,1 h的朗讀中會加入一些兒歌和老歌曲。一旦唱起歌來,一些對書完全沒有興趣的人也會參與其中。朗讀服務不但可以解決老年人自我閱讀的困難,其活潑的形式還可以吸引不愛讀書的老年人參與閱讀,這對提高老年群體的文化水平,豐富其精神生活有著重要的意義。
2.2.2 送書上門服務
對于行動不便或生病的老人,可采取送書上門或通過郵局、物流公司郵送圖書的服務方式。例如,美國有些圖書館針對那些無法來館的老年人或殘疾人,推行一種免費郵寄圖書的業務。讀者不需要辦理任何證件,只需打個電話就可以借書。送書上門服務的開展是惠及民生的一項重要舉措,是圖書館公益性的體現,但在開展中它對圖書館的人力和財力有著一定的要求,這就需要政府相關部門的積極支持。
2.2.3 開展老年讀者活動
圖書館服務的深入與延伸,與讀者活動的開展密切相關。老年讀者服務同樣需要通過開展活動來提升質量,擴大影響。某大學《老年人群體的信息需求、行為、態度和消遣、娛樂》的研究報告中提出了為老年讀者提供更優服務七準則,其中第四條指出:“要充分發揮老年人的經驗與專長。”因此,老年讀者活動的開展要以滿足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為主要目的,讓老年讀者可以充分地發揮自身專長。老年讀者活動的策劃,要從老年讀者的特點出發,可舉辦攝影展、書法繪畫展、詩歌朗誦和藝術作品賞析等活動,充分展示老年讀者的個人才能;要從老年讀者的學習需求出發,可舉辦電腦培訓、專題講座和健康沙龍等活動,調動老年讀者的學習興趣;要從老年讀者的交流心理出發,可舉辦座談會、聯歡會、招募老年志愿者等活動,為老年讀者提供一個相互接觸、切磋交流的平臺。
2.3 創建完善的服務體系
2.3.1 文獻配置豐富
老年閱覽室文獻的配置要滿足老年人的閱讀需求。老年讀者的閱讀傾向主要是自我學習、健康保健、休閑娛樂和關注天下事幾個方面。因此,除配置專門針對老年人出版的文獻外,還應配置電腦、書畫、攝影、衛生保健、醫藥知識、烹飪飲食、心理咨詢、花卉種植、樂器演奏、棋牌博弈、觀光旅游、時事新聞、社會焦點和歷史類文獻。同時,在文獻的類型上還要追求多樣化,由于老年人視力的原因,除期刊、報紙、圖書外,還應提高有聲圖書和視聽音像資料的比例,配置電子文獻和視聽文獻。
2.3.2 設備配置精心
開展老年讀者服務工作要考慮到讀者的特殊需求,在細節處體現人性化。配合服務需求要配置電腦、DVD設備用于視聽音像文獻,筆墨繪畫用品用于書法作畫。另外,隨著網絡的發展,老年人對網絡也有強烈的需求,應在老年閱覽室內配置上網設備,并將一些老年人常用的網站做成鏈接,方便他們查詢。同時,閱覽室內的書柜應以方便老人拿取文獻為宜,座椅應采用寬大舒適的,架標與指示牌盡量使用放大字體。閱覽室內還要準備一些老年人常用的物品,比如紙、筆、墨水、放大鏡、老花鏡、開水、茶杯、雨傘和老年人常見病急救藥等,以備不時之需。
2.3.3 合理設置服務人員
老年人往往動作遲緩,語言表達不清,接待他們要比接待普通讀者更有耐心才行。因此,服務老年讀者的工作人員除具備一般工作人員的素質外,還要尊敬、關愛老人,且能夠掌握老年人的心理,善于與老人建立和諧良好的關系。
老年閱覽(活動)室可以采取老年讀者自我管理的辦法。很多老人有奉獻余熱的迫切愿望,可在他們中招募志愿者作為圖書館的義務館員,負責閱覽(活動)室的一般管理工作。這樣既能讓他們發現自身的價值,又能使他們與圖書館融為一體。
另外,還可以向社會招募志愿者為老人服務。圖書館人員有限,在活動中如果有志愿者的幫助,可以為圖書館節省大量的人力。根據活動需要招募不同專長的志愿者,可以提高活動的質量,為更多的老年人提供優質的服務。
2.3.4 設立老年讀者檔案
為了給老年讀者提供完善、有針對性的服務,那么就要充分掌握老年讀者的情況。可通過建立老年讀者檔案,將老年讀者的基本情況、個人喜好和特長等情況建檔備案,尤其是對經常到館的老年讀者,以便及時了解他們的特點和需求,根據具體情況調整自身服務。例如,對一些有科研需求和學術創作的老年讀者,應與其建立跟蹤服務聯系,隨時向他們提供所需的相關資料,幫助他們實現“老有所為”。
2.3.5 積極聽取老年讀者的意見
老年人普遍存在渴望獲得尊重的心理,因此,在圖書館工作中,除了為老年讀者提供更細致、耐心的服務外,還要傾聽他們的心聲,征求他們的意見或建議。例如,可以通過意見簿、信箱等途徑接收老年讀者的反饋意見,讓他們在圖書館享受到賓至如歸的感覺,同時,也能使我們更加了解老年人的心理,及時改進圖書館工作中的不足。
2.3.6 聯合社會老年組織
公共圖書館作為面向全社會的公益性文化機構,單憑自身力量開展老年服務工作略顯單薄。如果圖書館能積極地與社會老年服務機構聯合開展特色服務,例如與老年人工作機構、老年大學、老年活動站等聯合建立老年讀者活動中心,以傳授知識、傳遞信息為主,開展各項吸引老年人的活動,將會使圖書館的老年讀者服務活動內容更豐富,形式更靈活,同時,還可以擴大圖書館的服務半徑,提高圖書館的社會影響力。
3 結束語
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公共圖書館承擔著為各階層讀者提供優質服務的使命,尤其是老年讀者群體。因此,在開展老年讀者服務工作的過程中,公共圖書館應結合老年讀者的實際情況,全方面加強老年讀者群體的服務工作,并逐步建立起完善的老年讀者服務體系,最大限度地滿足老年群體的精神文化需求,從而促進我國精神文明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胡霞.關于公共圖書館老年讀者服務工作的探討[J].創新科技,2013(10).
[2]周榮紅.公共圖書館為老年讀者服務的實踐與思考[J].群文天地,2013(08).
〔編輯:曹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