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書昌
摘 要:教師是培養學生的主體,教師在培養學生素質教育意識和實踐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中職數學教師只有完善自身的素質能力,才能培養出具有素質教育能力和適應社會需要的有用人才。
關鍵詞:素質教育;中職數學教師;素質能力;教師師魂
中圖分類號:G45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35(2014)03-0128-02
作為一名21世紀的教師,應該要有崇高的道德修養和職業精神,要有關心愛護學生的情感,要有治學嚴謹、善于鉆研的求學態度和學習能力,要有教學內容改造、教學方法創新的探索精神,同時還要有甘于寂寞、求真求實、不求顯貴的學者風范。素質教育是國家、民族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素質教育是指人類為了滿足自身的需要,不斷拓展對客觀世界及自身認知和行為的過程、結果的活動。
素質教育是人類生命體內自我更新、自我進化的自然天性,素質教育是人類社會文明與進步的標志,素質教育是人類與自然交互作用的必然結果。
教育發展需要我們有較高的素質。教育在某種程度上總是引領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催生新的社會思想。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能否在激烈的世界經濟發展和科學技術進步的競爭中獲得成功,其綜合國力和民族自信心是否增強,都與素質教育水平的高低和創新能力的大小有著緊密的關系。
教育肩負的使命就是培養具有高素質能力的人才,所以,傳授知識者首先就要成為高素質的教育者。那么,如何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構建完整的素質教育體系,打造具有高素質和創新能力的人才,是教育者必須深入思考并恒久研究的課題。
1 提高自身素質能力
中職數學教師要提高自身的素質能力,以適應素質教育提出的要求。“學,然后知不足。”唯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旺盛的求知欲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成為高素質教師的必備條件。要想成為一名具有高素質的教師,就必須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蘇霍姆林斯基曾說:“為了使學生獲得一點點知識的亮光,教師應吸進整個知識的海洋。”“學生眼里的教師應當是一位聰明、博學、善于思考、熱愛知識的人。”高素質教師必須具備完善的知識體系,不僅對本學科有著深厚的造詣,而且要熟知相關專業的學科知識,還要有廣博的社會科學、邊緣學科和相關新興學科的知識。“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高素質的教師必須要不斷地學習,不斷獲取、擴充新知識,構建多維的知識結構和體系。
教師的創新應包括教學方法、教學組織、教學手段和教學形式等各方面的創新。如果教師僅滿足于固守已有的知識水平和觀念,以不變應萬變,很難培養出富有創新精神的跨世紀人才。高素質的教師應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更新教學手段,掌握最新的教學技能,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自己具有敏銳的觀察力、科學的判斷力和因情因境地靈活運用教學方法的能力。只有敏銳而細致地觀察,才能發現學生創造力的火花,才能因材施教,準確地把握學生的狀況,因勢利導,科學地設計教學環節,選取適合展示學生聰明才智的教學方法,引領學生打開素質教育的大門,使他們成為高素質的社會人才。另外,教師還要深入研究教學理論,積極開展教科研活動,運用新的科研成果充實和豐富本學科的理論,善于推陳出新,師古以豐富經驗,革新以適應時代,從而具備高素質教師應有的教學能力。
2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養
良好的心理狀態,對于中職數學教師來講尤為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敏銳、深刻的思維是培養學生素質教育能力的前提條件。教師要針對教材和學生的客觀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教師需要有充沛的精力、頑強的意志和完善的個性品質,需不懈地探索和鉆研,并時時感染學生和周圍的一切有關人員;教師需要有良好的注意力和反應的敏捷性,去捕捉瞬息萬變的信息,準確把握與學生溝通的有利時機;教師還應有適應環境和能夠與人協調關系的能力,以使素質教育和教學改革不受條件和環境的制約。
中職數學教師應樂于并善于發揮自身的創造性,要像赤子一樣擁有無窮無盡的好奇心,未知領域展示的魅力,有著磁石一樣的吸引力,也會引發中職數學教師探索的欲望。中職教師要有強烈的素質教育精神和獨立的批判精神,不應只滿足于現成的經驗和結論,要敢于突破老框框,另辟蹊徑,標新立異;要敢于發表可能會引起爭議的觀點,這是中職數學教師素質的靈魂,是其從事素質教育活動的不竭動力。
3 將創新意識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
實施素質教育,施教者必須要把創新意識和高素質的培養貫穿于教學過程始終,循序漸進,使受教者自主自愿地參與到素質教育的教學實踐中來。
要為學生創造一個寬松民主的教學環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敢于參與,并愿意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教師不僅要積極地和學生探討,更要善于創設學生參與探討的情境,允許并鼓勵學生發表不同的見解。對于閃爍著智慧火花的獨到見解,即使有悖于常識或教材,也要尊重學生,保護學生的創新精神。在教學中更要注重民主的教學環境,鼓勵有不同見解的學生自由爭論,即使不能達成共識,也要容許個人見解的特別存在,以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讓創新精神的觀念植根于學生的心靈世界。
一個創造型的人必定具有求異思維,因此,教師在培養學生求同思維的基礎上,更要注重對學生求異思維能力的培養。要著重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獨特性、靈活性,鼓勵學生自由思考,加強對學生想象能力的培養。愛因斯坦曾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世界進步,并且是知識的源泉。”可以說想象是發明創造的橋梁,沒有想象就沒有創新,善于創新就必須善于想象。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想象能力的培養。
課堂是教師實施創新教學、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場所。只有適合培養高素質人才的課堂學習氛圍,才能讓學生點燃智慧的火花,展示個性的魅力,發揮創新的潛能,這樣也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課堂教學應是民主和諧、生動活潑、敢于爭論、弘揚個性、富有創見的活動。
〔編輯:曹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