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KE+DUFF



在毗鄰66號公路的一家小餐館邊,一輛紅色的雪佛蘭克爾維特靜靜地坐在被烈日籠罩的沙漠上。這感覺就像是一幕電影片段,或者別的什么,而事實上都有可能。除非一個拉拉隊從天而降,或者一個大型演奏團開始表演,這樣看起來才更立體,更美國。如果我們可以足夠久地坐在這里,這感覺想必會越來越真實。
實際情況則有些不同。據稱66號公路是“漆黑荒涼高速公路”上的“加州旅館”,一段時間以來人們更青睞40號洲際公路貫穿大陸。時至今日,只有越來越少的公路運輸和懷舊派的公路旅游,以及美軍陸戰隊適應沙漠作戰訓練、電影拍攝在這里進行。盡管霓虹燈仍在閃爍,但是Roy的汽車旅館和咖啡館,并不能提供一張過夜的床,甚至一頓熱飯。這些天,除了紀念品,我們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全美國找到適合拍照的位置。
克爾維特在美國人看來是最原始的跑車,但是第七代車型帶來了一個“Stingray”的后綴,也許這意味著它今天的形象已經遠離了你的期望。當翻看C7的參數表時我發現它更加強調和前輩的相似之處,而非他們的差異。引擎蓋下坐著一臺6.2L V8發動機,這似乎不太應該出現在二十一世紀中的第二個10年里。此外,他們把變速器放在了后部,從而出現50:50的重量分配比例,當然這也是它另外一個特性。是的,就像你想像的那樣,C7仍然采用了那套臭名昭著的“板簧式”懸架。
但如果繼續挖掘,你也會發現大量新技術在這里被應用。V8發動機擁有兩種直噴系統,同時具備選擇閉缸技術。車身采用鋁質材料,塑料面板以及碳纖維引擎蓋和車頂。多模式穩定控制系統(包括更積極的賽道模式),懸架阻尼調整同樣也是標準配置。
當看到價格標簽的時候,才是真正令人瞠目結舌的時刻。英鎊是公認的要比美元更有吸引力,但是我們基本版的測試車售價為53,800美元,相當于33,000英鎊(約33萬元人民幣)。如果在運動型排氣選項框中劃勾,那么342kW的最大輸出功率,需要你花費62,085美元,折合38,000英鎊(約38萬元人民幣)的付出。
當然這些數字并不重要。當克爾維特穿越大西洋后,它的價格標簽也會變得膨脹起來。我們已經知道在歐盟地區拿到這輛車,需要耗資61,495萬英鎊(約合61萬元人民幣),不過對于英國人而言,方向盤也只是裝錯了位置而已。但在美國,C7 Stingray售價30,000美元(約18萬元人民幣),這要比基本版911還要便宜,并且擁有更出色的動力、重量比。這是一個足以讓我考慮如何得到綠卡的理由(原來英國人也“看不慣”美國的物價)。
C7 Stingray的表演正式開始。在加州耀眼的日光下,我凝視著烈焰紅色的車子,這看起來很好。事實上,如果褪去它驚艷的包裝一切便會顯得格外熟悉。在我看來C7遠比上一代車型要好:線條更清晰、緊湊,整體車身比例也更加出色。它的某些部分幾乎清楚地展示出了它的設計靈感來源:車頭部分和法拉利599有著明顯的相同之處,側面線條和駕駛艙的輪廓和日產GT-R也十分相像。但是它仍舊具有一眼便可認出克爾維特的個性面。當我和它在一起的時候,幾乎所有看到的人都認出了這是一輛C7 Stingray,包括一位獨眼外婆。
漸漸地我們變得越發熟悉起來,它不像你能夠回憶起的任何一款克爾維特。難以預料,《evo》在美國幾乎所有欣賞克爾維特的地方也同樣非常受歡迎,我幾乎不用去說任何一件在此之前的事情。這么說吧,我知道曾經有人買了一輛克爾維特C5而不是TVRGriffith,因為從某種角度上說他希望得到更好地集合度。很顯然,Stingray的油漆質量并沒有達到歐洲標準,在加州陽光照射下,門板底部可以看到桔皮般的扭曲。但前部翼子板的緊湊和精密程度,仍然令人對Stingray印象深刻。
C7的內飾設計也很漂亮。縱觀駕駛艙你幾乎找不到任何一件看上去很廉價的裝配,而早些時候它摸起來會讓你覺得不是那么完美。儀表盤中央的TFT顯示屏可以更加清晰、完整地顯示數據,除此之外,速度、燃油、溫度也都非常規整。你可以看到那些經過了輕量化設計的開關按鍵,通過它去決定是否開啟車門,而不是以往那種簡單的方式。但這樣一來,你就不得不向你的乘客們表示道歉了。
最大,也是最受歡迎的驚喜就是,克爾維特為換擋桿在中控臺上找到了一個最恰當的位置。美國人也許會選擇自動變速器,但是他們往往更愿意親自負責切換齒輪的角度。標準版C7搭載了一臺7速手動變速器,但是如果你需要,它也有一臺6速雙離合變速器供你選擇。
當然,也有一些非常不錯的理由去搞清楚,為什么大多數加州人會堅持他們自己的觀點。離開洛杉磯擁擠的高速公路,我手中的換擋桿和我的左腿都在適當的做著運動。在路上走走停停,我能感受到發動機的溫順和美妙的轟隆聲,甚至低速時的表現也非常棒。但是離合器的咬合點并不是那么清晰,低擋位的換擋行程比較短,只不過有時候需要的力度偏大,我并不認為它應該這樣。我也曾經和7擋認真較量過,無論是身體上的,還是思想上的,和全新911不同,你可以干凈利落、直接了當的從4擋升至5擋。6擋2000rpm時,你可以淡定的以80mph(約129km/h)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巡航。別忘了,在北美可沒有你想像中那么多高速公路。
我們的試駕車不僅裝備了Z51性能套件,還配備了價值1195美元的運動排氣,由此我們得到了342kW的最大輸出功率,這也是目前最強大的C7,除非Z06和ZR1版本出現。這幾乎是令人意想不到的輸出性能,起初這款車給我的印象并不是很快。也許是我最大限度地壓榨了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扭矩,以及機智靈敏的變速器。盡管C7有著很強的能量儲備,但V8是不是個猛男還需要我們不停地去挖掘。我開始慢慢把轉速拉升到適當的3000rpm,但讓它開始歌唱卻需要攀至4500rpm左右。你可以在加州漫長的高速公路上狂奔,這感覺就好像,警察們多次攔截并且設置關卡一般痛快。
我將和攝影師Andrew Yeadon在棕櫚泉市見面,隨后我們會在明天一早前往沙漠,去往加州一條最安靜的公路上拍些照片。但是Yeadon卻早已警告我,這個行程意味著我會枯燥的握著方向盤:我面對的是一條長達26英里(約41.8km)的直路。所以我們今天的任務,就是通過一些互聯網上的衛星偵測圖像功能,找到一些合適的地方。谷歌地圖顯示,已經關閉的10號公路,以及南部的243號高速公路要比其他路線更加彎曲一些,起碼不會讓我感覺過度乏味。endprint
我對它的一點期待是,盡管在美國對Stingray的稱贊隨處可見,但它看起來的確和Alpine非常類似。高速公路對它而言,是一個非常值得它花時間的地方,但同樣也有一些洲際公路并不適合它去體驗。但是,在邂逅過幾段糟糕的瀝青路面后,克爾維特出色的表現依舊令人印象深刻。
C7感覺比它任何一位前輩都要更小、更輕。單就車身尺寸而言它和前輩非常相近,但卻非常出色的控制了自身重量。在默認模式中,懸架相對比較柔軟,甚至運動模式下,彎道快速轉彎也會有明顯的側傾出現。但是扎實的底盤在顛簸的243號高速公路表現得十分理想,正當車輛遭遇飄忽不定的時候,顯示屏中的G值開始上升:0.8G、0.9G,當然這并非真正的測試成績。
自1963年C2那一代起,克爾維特就采用了這種獨特的“混合式”后懸結構。采用板式彈簧的目的是將后懸架布置得盡量緊湊,并且它還是作用在雙叉臂懸架上。通過我的體驗,板簧在過彎時并不會給后懸帶來任何側傾。因此,在一般的道路上這個問題并不足為慮。
轉向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操作過程中它比較輕快,若建立和它之間的信任還需要多打上幾圈。電子輔助轉向系統感覺像是古老的液壓系統設定,大多數“噪聲”都是通過電子系統去過濾。在輕盈的轉向特性背后,漸弱的力回饋仍舊存在,當你加快車速通過一個長彎角,而輪胎已經接近極限的時候便可以感覺到。米其林Pilot Super Sports輪胎可以提供一流的抓地力,然而這也意味著,你將背負著很高的時速去挑戰極限邊緣。
事實上,當發動機開始綻放低扭的時候,克爾維特的輪胎是率先達到極限的部分。在升入2擋之前,你不得不壓榨發動機以避免之后的影響。后輪強大的抓地力釋放,將是隨時都有可能發生的事情。另外,在車輛穩定系統開始工作之前,你必須在干燥的柏油路面上快速樹立自信,因為接下來V8引擎將釋放出一股令你驚訝的力量,帶你去任何地方。忘記換擋桿吧,它一定能讓你忘記之前的各種不愉快。C7 Stingray的油門響應非常干脆,雖然6500rpm的紅區并不高,但它卻激情四射,相信我,圍繞駕駛艙的“噪聲”一定會讓你上癮。
我仍然不太確定自己對變速器的看法。事實上,更大的傳動意味著你不需要頻繁地變換擋位:3擋就可以讓你超過100mph(約160km/h)。但是,快速調整擋位和迅速調整方向之間似乎有些沖突。其實克爾維特還在宣傳手冊中標明了另外一種換擋配置,那就是自動變速器,哪怕直到你按下啟動按鈕,也仍會徘徊在選擇6擋自動變速器是否正確的問題上。手動擋版本的工作狀態很單純,如果你試圖挑戰自動變速器的速度,可以利用油門和剎車之間恰當的距離跟趾,這對你和它而言都是一個非常好的附加動作。另外,它的剎車系統非常強大。
在我繞道抵達棕櫚泉市后,我發現這輛克爾維特相比任何前輩都更加亢奮,但我仍舊疑惑,如果超越它的極限,會是多么讓人記憶猶新。
第二天早晨我來到了和Yeadon約好的集合點,隨后向MOJAVE沙漠進發。今天的彎道會更少,但無疑速度也會更快。實際上,Yeadon許諾我的那條路連接TWENTYNINE PALMS和AMBOY兩個地方,期間還會路過ROY的咖啡館和汽車旅館,在這條超過40英里(約64km)的路上幾乎什么都沒有。是的,這是一條連出了名熱心的加州巡邏警都會忽視的小路,它安靜而空曠。
毋庸置疑,克爾維特在這次旅行中表現得如魚得水,V8引擎正在以快如閃電一般的速度,吞噬著陽光普照的大地。在幾乎變得徹底空曠的道路上,它極具效率的傳動系統變得更有意義。我們停下車,想要拍攝一張摘掉車頂后的照片,但這時相機儲存卡滿了,所以我們不得不在沒有頂棚的情況下在路邊停了足足20分鐘。與此同時,我們被一陣陣暖風呼嘯吹過,這真的好像是在拍攝一部二流電影,那樣狼狽。我很遺憾,還是沒能找到那條以1970年道奇Challenger命名的公路。
到這里挑戰克爾維特還有一個原因。很早以前,這是一種受人擁護的旅行方式:偉大的直線穿越美國公路旅行和廉價的汽油。但在昨天過后,我相信它可以應對這種艱難的挑戰。如果在這片沙漠中,能出現幾個中高速彎道那就更完美了……
我們似乎找到了什么:一條AMBOY通往廣闊火山口的無人斷頭路,但卻有一些我正在尋找的彎道。路面布滿灰塵,但克爾維特依舊大步向挑戰走去。隨后,我們開始喪失抓地力,底盤特性也發生了改變。關掉各種輔助系統后,Stingray在布滿浮沙的公路上開始有些擺動了。雖然這算不上是一次測試,但卻非常有趣。
我曾經聽說克爾維特被比喻為一條鱷魚,要知道,它們上千年以來一直沒有因為衍化而喪失捕食獵物時的高效率。C7給人的感覺很特別:即表現出了國際化水準,也很好駕駛。當然,我也不敢保證,這對大西洋彼岸的我們有著多大的意義,6萬英鎊的價格,以及一切都錯亂的操作方式。但在美國,它是如此輝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