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HARD MEADEN



現在是我的告白時間,我叫Richard Meaden,對捷豹C-X75一直保持著懷疑態度。我的理解是:當一個人變得老道和具有諷刺性的時候還是有一些好處的,就是可以從獨特的角度看問題。相比起捷豹C-X75來說,XJ220則像是一只能夠發出囂張聲浪的大白象一樣,因為欠考慮的設計讓它永遠無法被世人認可。
曇花一現
捷豹C-X75和XJ220都誕生在災難性的全球經濟動蕩時期。在當時不管任何品牌生產這種強悍的超級跑車,亦或者做出任何引人注目的舉措,都會受到強烈反對。然而,更讓我無語的原因是捷豹顯然沒有在之前慘痛的失敗中吸取教訓,在其他競爭品牌都在使用V8或者V12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時候,XJ220卻還在用V6渦輪增壓發動機。在我看來,捷豹的對手們都已經把電動機和大排量多氣缸發動機結合在一起的時候,捷豹卻還沒有把1.6L四缸電混發動機研究明白。
因此,當捷豹坦誠地宣布取消去年年底的C-X75混合動力超級跑車計劃時,我真的想要說“我早就告訴你它該取消了!”在經濟崩潰的時期,至少對普通工人是崩潰的時期,富豪們卻變得越來越富有,而且他們對豪車的狂熱每天都在增加。C-X75失敗的原因很明顯,沒有人想要買一輛搭載著“買菜車”發動機的超級跑車。而花同樣的錢,他們已經可以買到有著強悍發動機的超級跑車,比如保時捷918 Spyder、邁凱倫P1或者是La Ferrari。
因此,捷豹C-X75不可避免地退出了舞臺,我們真的感謝你那短暫的到來。能不能讓最后一位離開工廠的工程師關掉燈光?并以此來悼念這夭折的超級跑車。或許這只是我們一廂情愿的想法罷了,而捷豹卻還在堅持著C-X75的完善與發展。這并不是為了取悅高層的領導們,而是有著更為深遠的意義和影響,代表著捷豹路虎贏得未來的契機。現在,捷豹路虎邀請我們來感受他們獲得的豐碩成果。
涅槃之路
讓我們去皇家空軍V型轟炸機在沃里克郡的基地看看:這里是私人極速設備的大型試驗場,也是捷豹路虎的故鄉,且就與阿斯頓-馬丁的總部隔著一道籬笆。我們能夠看到Alister Whelan和Matthew Beavan在交談,他們可是C-X75在2010年巴黎車展首發亮相時候的首席設計師。就現在讓人們看到捷豹C-X75的展車,依然能夠引起很大轟動。但是細節之處的處理也略顯天真而不夠成熟,比如超大號尺寸的車輪和較小的進氣口和排氣管。當捷豹C-X75第一次失去眾人的關注與贊美時,有多少有關傳動系統的設計不得不做出合理的改變?
好像是要專門強調這一點,Whelan和Beavan和我們談起來C-X75發展的最新狀況,五個C-X75第一批原型車的最后一個也是他們設計的。乍一看,最后一個與其他的原型車并沒有什么不同,但通過仔細觀察卻能夠發現許多實質上的差異。C-X75的外觀經過了重新設計,流線型的外觀也達到了他們的設計目標,除此之外還顯著增大了進氣口和排氣管,加強了冷空氣的導入且提高了散熱效率。前后車輪都減小了1英寸,分別為前20寸后21寸。底盤設計也更加的出色,將動力系統與傳動系統都進行了優化,使得C-X75的空氣動力效率大大改善,并且還增大了車尾部的擴散器。值得一提的是,C-X75是強大的捷豹與威廉姆斯集團的合作產品。除了強悍的公路性能之外,運用在F1賽車上的空氣動力學和傳動系統的設計也被移植過來,而這些工作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這更加證明了捷豹的強大。威廉姆斯集團還演示了他的設計意圖,從每個設計方面來看,C-X75都嚴謹地完成了“設計一輛全新混合動力超級跑車”的任務。
跟你猜測的一樣,C-X75為了同時追求強度與輕量化,全部使用了碳纖維組件。因為碳纖維是在這個領域的巔峰產品。與邁凱倫家族一樣的蝶翼門開啟時又高又寬,這種設計不僅方便進出,還能夠保證駕駛艙有寬綽的空間。我們能夠從車輛的細節看出C-X75并不準備批量生產,通過擋風玻璃向外看,這場景非常振奮人心。單從外形和駕駛艙的細節來看,C-X75是一輛徹徹底底的超級跑車。當你掀起發動機蓋,各種組件錯綜復雜的布置展現在你眼前,這有一種頂級超跑的感覺。你站在C-X75的剖面模型旁邊的時候,你可以看到它的設計有多么不可思議:將小排量高缸壓汽油發動機和超大電池組組合在一起的時候你不可能不震驚。如果有人對捷豹還不滿意,那肯定是那些潛在的買家,因為有購買能力的人鐘愛的是更多的氣缸和更大的排量。
捷豹C-X75最初的設計目標非常簡單。就是成品車輛要和設計理念達成一致:0-100km/h提速要如布加迪威龍一樣,二氧化碳排放要同豐田普銳斯一樣只有89g/km,而尾氣排放要同通用雪佛蘭的Volt一樣趨近于0。實現這些目標需要一套強大的動力系統,C-X75使用1.6L四缸雙增壓發動機,因為這發動機有F1技術的完美應用,所以有著373kW的最大功率和高達10200rpm的最高轉速。液態制冷的電池組能夠給兩個145kW的電動機供電,這兩個電動機一個驅動前軸,另一個作為后軸的動力補充。這套動力系統是業內最小、最輕且動力最強的組合,結合汽油發動機的輸出之后,能夠賦予C-X75超過630kW的最大功率。因為C-X75采用了四組電池的設計,所以車身后部在安裝電動機套件之后空間所剩無幾,已經沒有空間安置更大的汽油發動機了。那四個大號的電池被戲稱為“鋰袋”,因為他的形狀像是一個資料袋里裝滿了A5尺寸的紙張。前軸由電機進行直接驅動,車身中部沒有傳動軸,油箱被設計安置在車輛中部,這對車身的前后配重來說是個非常好的設計。
令我驚訝的是整套動力傳遞機構的設計,橫向安置的7擋AMT手自一體變速器完全整合進了C-X75的后軸之中。與汽油發動機和電動機一樣,這臺變速器也是一個奇跡,使用電動機代替了變速器中的反向齒輪,實現更小巧的外形設計。這套復雜的系統卻絲毫沒有占用車尾的其他空間,這樣才有足夠的地方讓設計師為C-X75安置一個全尺寸的擴散器。電動機能夠巧妙地彌補AMT變速器換擋時的扭矩中斷,更好地模擬雙離合變速器的換擋速度與動力傳遞效率。整臺C-X75隨處可見這種令人難以置信的巧妙設計與大膽創新。如果你想知道這是什么技術,我只能告訴你這是核心工程機密。
公路神話
盡管研究一個神奇的機器內部讓我沉迷其中,但我還是沒忘記我來的目的:我是來這里駕駛它的。幸運的是,我并不需要等太久就能夠達到目的。我的小伙伴Mike·Cross是捷豹路虎的首席工程師,他已經帶著我感受了幾次Gaydon測試跑道,他停下車我們交換了座位。現在我真的很慶幸我曾開過保時捷918 Spyder,因為它給我提供了一個混合動力超級跑車的基準,通過這點我可以衡量捷豹C-X75的表現了。
C-C75在純電動驅動時可以行使近70km,并且提速感要比保時捷更快更靈活。這輛車跑起來很好聽,它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發聲器,能夠憑空產生一些發動機應有的轟鳴,并以此來掩蓋其他令人煩躁的聲響。比如說行駛時的風噪和石子被車輪卷起撞擊車輪襯板的聲音,這類似于星球大戰式的聲音雖然有些搞笑,但卻能夠讓駕駛者沉浸其中無法自拔。
即便它有著自己的特點,但我還是擔心這臺小排量的1.6L發動機不能夠輸出這種超級跑車所應該具備的動力。空氣在管路中流動所產生的咻咻聲像發動機在空轉,實際上聽起來卻像飛機的V8發動機,你一定會愛上它真正運轉時的順暢感。C-X75的油門響應非常迅速,但因為排量問題所以嚴重依賴進氣增壓系統,增壓值已經高達2.4bar,升扭矩也達到了234kW/L。據工程師所說,機械增壓器的離合器在5500rpm時斷開連接,接著把增壓的接力棒交給了能在高轉速發威的渦輪增壓器。在這一過程中我沒有感到任何的扭矩中斷或者頓挫,只注意到了越來越高的轉速。雖然電動機能夠在發動機低轉速時提供充足的扭矩,但C-X75還是以汽油機作為主要動力源,這點與保時捷918 Spyder一樣。
C-X75的變速器和保時捷918 Spyder的雙離合變速器不一樣,但是區別不大。重要的是捷豹的底盤部分比保時捷感覺更加輕盈,盡管電動助力轉向系統感覺有些空曠,轉向回饋不夠扎實。顯然還需要經過進一步的調校來優化,但總體的感覺還不錯,駕駛時流暢的連接讓我感覺特別好。Gaydon跑道的高速設計并不適用與對捷豹做一整套完整的測試,但是依舊能讓我感覺出捷豹比保時捷拜起來更加順滑。這些混合動力超級跑車面對的最大挑戰,是具有動能回收系統的同時,是否實現始終如一的制動感受。捷豹C-X75的制動系統相比于保時捷918 Spyder來說并沒有更為出色的表現,制動力的大小與制動響應并不是特別清晰。
我相當肯定的對捷豹說:你真的很快!盡管以前并沒有開過它或者是上過Gaydon測試跑道,但我也會感覺到乘坐舒適,駕駛操作簡單。當我的車速接近320km/h的時候,全車的每一個齒輪都在正常運轉,并沒有接近極限的感覺。所以我不得不說:在公路上,捷豹C-X75就是一個神話。
長路漫漫
總的來說,捷豹確實很出色。純技術方面,它是最先進的,發動機功率和電機的輸出比例非常標準。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捷豹承諾要打破以往的傳統,不再墨守成規的設計一臺真正開創先河的超級跑車。捷豹C-X75的整體實力和性能數據都與保時捷一樣搶眼,還有著插電式混合動力設計,因為捷豹非常執著追求效率,要以最低的能耗創造出最大的輸出功率。
當捷豹宣布C-X75搭載1.6L四缸發動機時,我們中的許多人都皺起眉頭,不理解為什么要選擇這樣一款發動機。當保時捷(也可能有邁凱倫P1和La Ferrari)仍然依賴他們的汽油發動機來吸引眼球時,捷豹C-X75的汽油發動機已然完全變成了動力系統中一個不可分割的組件。這是一個非常強大的發動機,但你無法想像并且壓根不想體驗沒有電動機輔助時,這臺發動機能有什么表現。對我來說,這是捷豹C-X75自己的特色。
捷豹的項目工程師第一時間確認,即便他們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仍將會繼續生產C-X75車型。從我們所經歷的一切和對保時捷918 Spyder的了解,捷豹C-X75已經擁有了強大的能力和有利的外界條件。如果C-X75停產的話,這會讓所有喜歡捷豹的人更加的心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