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通信管理局 朱婧婧 人民郵電報社 羅凱
譜寫寬帶江蘇最美樂章
江蘇省通信管理局 朱婧婧 人民郵電報社 羅凱
2014年,是“寬帶中國”戰略持續發力之年,又是4G商用元年,寬帶無疑成為各省區市工作的重中之重。4月23日,江蘇省政府重磅出臺《關于大力實施“寬帶中國”戰略加快提升全省寬帶發展水平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不僅明確了近兩年江蘇寬帶發展目標,還針對寬帶建設面臨的突出問題,從規劃銜接、集約化建設、遷移補償等方面提出了支持措施,并對各市、各部門提出了更加明確的要求。文件的出臺,體現了江蘇建設網絡強省的信心和決心,也預示著江蘇省寬帶發展整體水平將邁上新的臺階。
究竟江蘇是如何實現寬帶發展戰略的成功落地的?江蘇寬帶模式何以領跑全國?在新的歷史節點上,江蘇如何繼續保持領先優勢,在“寬帶中國”的征途中奏響新的樂章?
條塊結合、共促發展是江蘇寬帶發展的鮮明特色。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績,一方面是地方政府高度重視并積極促進寬帶網絡建設,另一方面是工業和信息化部及各運營商集團公司傾力支持江蘇網絡發展。
為了使寬帶戰略盡快在江蘇落地生根,江蘇通管局上下形成合力,積極聯合省發改委、經信委、住建廳等相關部門進行協商,在2011年就率先啟動了“寬帶江蘇”、“無線江蘇”的規劃和建設。在取得階段性成果的同時,江蘇通管局接連提交議案,呼吁各級地方黨委、政府加大對信息通信基礎設施的重視和支持力度,并就找準路徑、明確重點、提升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多次向江蘇省委省政府作專題匯報,引起了省領導的高度重視。省委書記羅志軍、省長李學勇先后作出批示,要求加快推進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省政府將“寬帶江蘇”、“無線江蘇”工程列入《江蘇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提出了多項支持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的利好政策。副省長史和平狠抓落實,在全省建立了由分管副省長任組長的省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聯席會議制度,統籌推進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各項工作。
在全省達成共識的良好環境下,《意見》得以順利出臺,負責落實《意見》的省“寬帶中國”專項行動推進組隨之成立。江蘇通管局多次召開全省電信基礎運營企業省、市公司主要負責人會議,結合江蘇實際,制定下發了《江蘇“寬帶中國2014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明確責任目標,加強組織領導。同時,依托各市通信行業協會加強各地市的寬帶建設管理與協調工作,有力推進了各地市的寬帶建設。
2011年9月,工信部與江蘇省政府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特別提出支持江蘇實施“寬帶江蘇”、“無線江蘇”等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按照協議,工信部將從推動信息通信基礎網絡建設、三網融合發展等方面,支持江蘇省加快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發展,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與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三大集團也分別與江蘇省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從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支持江蘇通信行業發展,協議確定“十二五”期間三大公司在江蘇投入建設資金1350億元,采購江蘇本地設備和產品2235億元。
規劃線
有了好的規劃,才能有好的發展。在現有的基礎上,《意見》對全省的寬帶發展提出了更高的目標要求:到2015年,在全省率先建成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下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實現城市光纖到樓到戶、農村寬帶進入鄉村,固定寬帶家庭普及率達到91%,3G、4G用戶普及率達到68%,行政村通寬帶比例達到100%。城市和農村家庭寬帶接入能力基本達到100兆與20兆。到2020年,寬帶網絡基礎設施達到發達國家當時的發展水平。
《意見》還具體規劃了各市2014年、2015年發展目標,不僅明確了寬帶用戶規模、寬帶普及水平等基礎目標,還強化了電子商務交易額、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等應用目標,指標體系科學完整,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操作性。
建設線
光纖到戶是推進寬帶江蘇的基礎性工程。早在光纖到戶兩項新國標出臺之前,江蘇的駐地網建設就走在了全國前列。從2004年起,江蘇通管局就提出了“鼓勵公平競爭,防止重復建設,保護用戶合法權益”的理念,加強條塊結合,積極開拓創新,抓政策與標準制定、抓本地網機制建設、抓共建共維管理、抓監督檢查和通報表彰,逐步理順各方關系,走出了一條成功推進共建共享與光纖到戶的實踐之路。截至目前,全省光纖到戶覆蓋家庭達1746萬戶,居全國第一位。
共建共享是寬帶建設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多年來,江蘇通管局建立健全管理機制,明確電信基礎設施共建共維責任。深入開展地鐵共建共進,探索校園共建共享及試點室內分布系統共建共享模式等工作,進一步提升了寬帶江蘇集約化建設水平。南京亞青、青奧場館等重點場所的共建共享建設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充分肯定。
應用線
近年來,江蘇通管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動寬帶應用發展,信息化應用遍地開花,信息化建設的成效已融入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供職于鹽城市中興大酒店的征霞平時早出晚歸,2013年,她家里裝上了“天翼看家”,“有了它,能隨時隨地查看家中的情況,放心多了!”征女士所鐘愛的“天翼看家”是“智慧家庭”的核心應用之一,基于寬帶和天翼3G網絡的視頻監控平臺,為家庭、店鋪等提供視頻監控、遠程控制等一體化服務。
在無錫地鐵1號線“人民醫院”站,筆者在站臺上體驗了4G網速,現場測試平均下載速率都在40M b/s左右。原來,無錫移動在地鐵通信規劃設計階段,就已同步部署地鐵沿線的2G、3G、4G網絡建設,無錫地鐵也是全省首批覆蓋4G網絡的地鐵線路之一。
在無錫惠山區有一個萬畝試驗田,其中就應用了江蘇聯通為其打造的智慧農業信息化項目。它由多個傳感器及攝像頭組成一架農田環境氣象站,通過傳感器農戶可以獲取農作物、養殖物的環境溫度、濕度等生長狀態數據信息,還可實時遠程獲取農作物的長勢或病蟲草害情況。
服務線
民生大于天,枝葉總關情。實現普遍服務是加快寬帶建設與發展的根本目的,也是信息技術便民惠民的最直接體現。2014年,江蘇省政府提出,要采用補貼或購買服務等方式,向農村用戶提供階段性(3~6個月)免費無線寬帶接入服務,培育農村用戶使用寬帶網絡的需求和意識。要組織通信運營商共建共進,提供優質低價的寬帶網絡與服務,對蘇北和農村地區、社會弱勢群體提供優惠信息資費套餐,保障社會公眾平等享有信息使用權。江蘇通管局以“政府監管、企業自律、社會監督”為總原則,持續提升全省通信行業服務水平,切實保障用戶的合法權益。
為給寬帶用戶創造更好的服務體驗,中國電信江蘇網上營業廳推出了寬帶“五心”服務,具體內容包括:在欠費停網狀態下,用戶仍可訪問網廳,辦理一鍵續費、在線充值等業務,讓用戶感覺更貼心;裝機進度全程透明,用戶在網廳可隨時查詢,讓用戶更安心;當寬帶網絡發生故障時,用戶可以在網廳自助檢測、排除障礙,讓用戶更省心;用戶可以先安裝寬帶再付款,免費試用,讓用戶更放心;當用戶有臨時的高速率寬帶需求時,只需登錄網廳,足不出戶就能智能提速,讓用戶更舒心。
安全線
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為了抓好網絡安全線,江蘇成立了打擊治理移動互聯網惡意程序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印發了《江蘇省打擊治理移動互聯網惡意程序專項行動工作方案》,按照“排查發現-打擊清理-追根溯源-長效機制”的工作思路,持續在全省范圍聯合開展打擊治理移動互聯網惡意程序專項行動,不斷提升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江蘇通管局積極開展電信運營企業網內木馬僵尸事件常態化清理整治工作;加強對運營企業自用業務系統網絡安全事件的通報處置;加強對行業內重要安全漏洞、安全事件預警通報;聯合公安等部門開展打擊網絡淫穢色情等專項行動;進一步深入開展網絡安全風險評估和責任考核,同時積極聯合省內各相關部門,主動服務地方,有效凈化網絡。
目前,江蘇省固定寬帶用戶達到1468萬戶,居全國第3位,全省4M、8M和20M以上寬帶接入用戶占寬帶用戶總數的比例分別達到83.1%、45.7%、11.2%,分別比全國平均水平高2.3個百分點、20個百分點和6個百分點。移動互聯網用戶達到6098萬戶,居全國第2位,3G用戶達到3196萬戶,4G用戶達到43.2萬戶,均位居全國前列。江蘇信息化指數達到了95.32,位居全國第二,網絡就緒度指數為110.77,位列第一。信息通信技術應用指數達到83.22,居全國各省份第四位;信息化應用效益指數達到96,居全國各省份第二位。
在今年5·17紀念大會上,江蘇通管局提出,要推動江蘇從網絡大省向網絡強省跨越。何謂網絡強省?網絡強省,應當充分體現對習近平總書記網絡強國戰略構想的支撐,集中體現為‘六強’。
一是網絡基礎設施強。建設和普及網絡基礎設施是從網絡大省邁向網絡強省的前提。二是網絡技術能力強。網絡技術國產化、本土化是保障網絡信息安全的根本途徑,也是成為網絡強省的必備要件。三是網絡產業實力強。只有培育出一批國際一流水平的網絡企業,形成一個協調發展、互為支撐的互聯網產業鏈,建設網絡強省才有實現的基礎。四是網絡服務水平強。建設網絡強省的最終落腳點是使人民群眾普遍使用網絡手段、充分享受網絡服務,進而培育一個支撐國民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信息化環境。五是網絡安全保障強。建立網絡強省,必須筑牢網絡“防火墻”。網絡安全的戰略意義已經遠遠超出行業范疇,而與國家安全息息相關。六是網絡人才隊伍強。不管是國際網絡空間競爭,還是網絡產業發展,都需要高素質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隊伍來完成。
大風起兮春潮涌,正當揚帆遠航時。江蘇,正以轉型升級的生動實踐,譜寫著寬帶江蘇最美的新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