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移動吳凡
動動手指,食品衛生一目了然;自動取證,違反排污無所遁形;一鍵呼叫,快速救援……一直以來,泰州移動秉承“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核心價值觀,通過信息化手段創新民生服務,推進信息技術在政務、商務、生產、生活等領域的廣泛應用,為廣大泰州市民帶來智慧新生活的“幸福”體驗,真正做到信息化的惠民、便民、利民。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這深刻道出了食品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性。食品安全,關乎每個人的健康和生命,然而近年來,屢屢發生食品安全案件,時刻敲打著人們緊繃的神經。
像往常一樣,泰興市襟江小學楊校長一上班就打開電腦客戶端,查看今天學校食堂的食材原料,確保食品來源安全。“近來一系列食品安全案件,都給校園食品安全敲了警鐘。我們學校是泰興市規模較大的小學,有近6000名小學生,有200多名師生在校就餐,食品安全是頭等大事,來不得半點馬虎。有了這套系統,食堂必須每天通過系統上傳所有食材原料來源,我也不需要每天親自跑到食堂去檢查了,只要打開系統就可以隨時查詢每一樣食材原料來源和每天剩飯菜的去向,從而保證讓師生們吃上安全放心的飯菜”楊校長開心的說。
楊校長所使用這套系統正是泰州移動開發的泰興市食品安全公眾服務平臺,由業務管理、遠程監控、信息服務三大模塊組成。其中,泰興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通過業務管理模塊對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的全流程信息進行管理,實現監管工作規范化、信息化,同時為餐飲單位、消費者提供預警服務;餐飲服務單位通過遠程監控模塊,實現對餐飲服務人員健康與培訓、食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劑采購和使用、重大聚餐活動實時管控、餐具消毒和廢棄物處置等重點環節的遠程信息化管理;信息服務模塊作為公眾信息的發布系統,實現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企業誠信、食品案例消費警示等信息的網絡公開,以及消費者滿意度評價、網上舉報平臺等公眾互動功能,還可以實現餐飲消費指南、特色菜肴推薦、網上訂餐服務等電子商務功能。
過去,泰興藥監局只能到現場對餐飲業進行檢查,對食品原料的采購來源通過紙質臺帳進行逐項核查,有些餐飲單位內部管理跟不上,查不到原始采購信息,而且無法監管廢棄物處置情況。“自從有了這個平臺,可以在線監測、遠程監控、實時監管,有效監控食品流動和經營主體行為,有利于促進食品行業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及市場規范化運作。我們通過系統向社會發布食品安全信息、推薦優質食品、公布誠信企業,披露不合格食品及企業,引導消費者,營造良好的食品市場環境,有效提升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效能。”泰興藥監局徐局長介紹。
據悉,由泰州移動打造的“泰興市食品安全公眾服務平臺”項目,2013年被列為泰興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工程,并被泰州紀委作為年度全區重點實施項目之一在全市推廣,自項目啟動以來,已有98家中小學,90家飯店、酒店接入該平臺,以信息化手段構筑了舌尖上的安全防線。
“焦港站港閘外有很多死魚,請你們過來查一查!”2013年4月18日,靖江市環保局接到一起群眾舉報,稱斜橋園區焦港站港閘處污水污染了長江水環境。
焦港位于靖江市取水口上游,屬于長江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這里的水體一旦受到污染,將直接影響到靖江市以及周邊地區的飲用水安全。靖江市環保局對此高度重視,當即成立了專案組調查此案。執法人員通過仔細勘查發現,該港上游地區集中有幾個化工廠,通過環保局監控中心調取監控記錄,對幾個廠的排污口排放錄相進行回放,“祥源化工”排污口在4月17日凌晨2點30分水量突然增大,且水體顏色呈暗紅色,顯示重金屬排放明顯超標。執法隊將監控錄相刻錄取證,起初企業負責人對超標排放矢口否認,但當面對監控鐵證時,不得不低頭認罰。
“以前只能通過附近群眾舉報及巡邏的方式監控污染源企業,執法人員到處跑很累不說,還常常會因為時間差難以獲得現場證據,導致一些企業玩起‘捉迷藏’。現在有了這個污染源視頻監控系統,我們只要手指點點,全市重點區域24小時的環境情況一目了然,而且可以通過錄像保留證據,讓偷排者無處藏身。我們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靖江市環保局信息科科長臧宇彤介紹說。
靖江市環保局使用是泰州移動為其打造的高清數字式環保監控系統,每個球形視頻頭監控范圍為方圓500米,每天24小時不間斷監控企業的排污情況和凈化設備運轉情況。泰州移動和環保部門已為全市60家國家控制管理重點污染物排放源企業安裝“環保智慧眼”,監控設備采集的視頻圖像會實時傳送到環保局監控中心大屏幕系統上,并在后臺保存7天的錄像以方便取證。環保部門工作人員只需在指揮中心遠程控制攝像機鏡頭,變換監控方位和角度,就可直觀了解重點排污企業周圍的整體環境狀況以及污染物的排放情況,還可對轄區內的煙塵排放、工地揚塵和交通尾氣排放進行實時監控。
據泰州移動技術人員介紹,該系統還具備分段回放、事件回放、電子地圖、日志管理等功能,環保局監控中心可以選擇時段進行錄像定位,利用電子地圖方便地管理每個監控區域,日志可對所有監控事件進行分類查詢、形成報表,方便環保監控中心日常工作管理,大大提升環境監察人員的工作效率。此外,泰州移動還開發出了“藍天衛士”平臺,通過在遍布城鄉的移動基站上安裝高清晰攝像頭及時監測是否存在燃燒秸稈的行為,為“不著一把火、不冒一處煙、不污一條河”的秸稈禁燒總要求提供有力保證。
為了滿足高齡老人、失能老人、空巢老人的生活需求,應對社會的老齡化發展趨勢,泰州海陵區遠程求救求助呼叫中心與泰州移動攜手推出了“移動電子保姆”。
2014年4月21日晚上家住城中街道中山社區79歲的沈大爺突然發病,兒子手忙腳亂之際,按下了“移動電子保姆”紅鍵試著求救;另一端,沈大爺的資料立刻在泰州遠程求救求助呼叫中心的電腦屏幕上顯示出來,工作人員隨即與沈大叔聯系、確認,撥打“120”,并給老人另外三名子女分別發送“你的父親突然發病,請速到**醫院”的短信。4分鐘后,市人民醫院的救護車就開到了沈大爺家門前,因為用戶資料和‘120’共享,醫院在派出救護車的同時,提前開展針對性地救治準備工作,及時、精準地搶救,將沈大爺從鬼門關前搶了回來。如今,沈大爺逢人便說:“我這條命是‘移動電子保姆’救的。”
沈大爺口中的“移動電子保姆”,其實是一部老人機,與普通老人機不同的是,背面有一個橙色按鈕,刻有“S O S”字母。老人使用時不需要記任何電話號碼,按下橙色按鈕(盲人按磨砂按鈕)就可發送緊急求救信息,呼叫中心確認后會迅速將信息切換到120或就近醫院,同時將信息送達到子女、親屬、鄰居、社區等預定人員;按下綠色按鈕就可發送一般生活幫助信息,不需要老人自己撥打電話就可輕松實現家政服務、家電維修,購物,送水送氣等需求;此外,移動電子保姆還有定位功能,,方便家庭成員了解老人的行蹤,有效避免意外情況的發生。
據了解,泰州移動“電子保姆”試運行期間,通過紅綠鍵求救成功搶救了600余名突發疾病的老人,還收到了30多名老人的求助信息,截至目前,海陵區已有6000多名老人安裝了移動電子保姆,今年還將為海陵區的3200多名老人、殘疾人免費安裝。
這些,僅是近兩年泰州移動“無線智慧城市”建設的一隅,已經實實在在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泰州移動將盡己之責、以己之力,進一步整合資源,發揮優勢,加快民生領域的信息化步伐,讓泰州市民的“幸福更給力更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