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紫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劉利華在“2014年IT領袖峰會”上表示,電子信息產業結構調整不斷加快,2013年銷售收入總規模達到12.4萬億。為推動信息產業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推動設立國家產業投資基金。
信息產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產業,同時也是全球創新最活躍、帶動性最強、滲透性最廣的產業。大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既是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必然要求,更是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奪取發展先機和主導權的戰略選擇。
數據顯示,信息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截至今年2月底,全國移動電話用戶達到12.4億戶,其中3G用戶4.3億戶,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1.92億戶,其中4M以上寬帶用戶比例達到0.5%,電子信息產業結構調整不斷加快,2013年銷售收入總規模達到12.4萬億,其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3.1萬億,移動智能終端等產品加速發展,信息消費快速增長,電子商務整體市場規模達到10.67萬億元,增長33.5%。信息消費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拉動作用日益明顯。
當前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演進步伐加快,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新興業態創新,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不斷涌現,不僅催生了一批新的經濟增長點,而且對傳統產業發展方式、發展模式產生了日益深刻的影響。
為推動信息技術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將重點進行下列工作:
一是推進寬帶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實施寬帶中國2014行動計劃,推動城市百兆光纖工程,推動4G,在全國加強三網融合。推動移動智能終端、電子商務發展。
二是提升信息產業核心競爭力,推動設立國家產業投資基金,促進提升跨越式發展,夯實產業基礎能力,培育發展新一代移動通訊,物聯網、大數據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三是推進兩化深度融合,加強政策和標準引導,在更廣范圍、更大深度強化信息技術推廣應用。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服務化。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
四是提高互聯網行業管理水平。進一步健全完善自主規范、技術標準和工作機制,抓好互聯網技術資源和接入管理,互聯互通和市場競爭秩序監管,加強個人信息和消費者權益保護,切實維護網絡與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