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嶺市信息工程學校 陳立新
網事
中職學校網絡互聯實訓室的構建與應用
■鐵嶺市信息工程學校 陳立新
該文對中職學校網絡互聯實訓室構建與應用進行研究,通過實訓室的建設與教學的實際應用,結果表明,實訓室的建設能夠有效的解決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學生在提高實踐教學上的教學需求,真正做到學以致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網絡互聯實訓室實訓教學中職學校
職業教育提倡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強調角色培養,強調實際動手能力,強調與企業的崗位相銜接,與企業文化相融合。為了把學生培養成為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的人才,我們將改變傳統的教學思路和方法,優化課程內容與結構,強化實訓環節。
一、網絡互聯實訓室建設的目標和內容
隨著中職學校教學改革的深入,引進先進的教學和管理理念,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方法,突出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建設一個先進網絡互聯實訓室,對于學生專業技術能力和職業素質的提高十分重要。樹立以學生職業能力訓練為核心,同時兼顧教師科研實驗功能、職業認證培訓功能、社會服務功能等,購進滿足實踐教學要求的網絡設備,采用先進管理模式,加強實訓室師資隊伍建設及實訓教材建設,切實發揮實訓室在教學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1.實訓室軟硬件建設
實訓室的建設滿足課程體系中課程教學需要,根據課程內容,確定實訓室的設備型號、設備數量。網絡實訓室軟件有網絡安全主控平臺1套、云虛擬實驗平臺1套、信息安全實驗包1套、行業特色包1套,硬件有出口網關1臺、三層交換機12臺、二層交換機12臺、路由器24臺、拓撲連接器6臺、管理控制器6臺、PC機36臺,共分為6組,每組6人,可同時承擔36人的實訓任務。
2.師資培養
教師是實訓教學活動的主體,我校結合實訓室建設的具體情況,建設一支職業素質高、業務能力強、有豐富工程項目經驗的實訓師資隊伍。根據實訓設備的廠商及型號聘請廠家工程師為實訓教師現場指導講解實訓設備的調試方法;為實訓教師申請實訓設備廠商網絡課程帳號提供網絡學習平臺;積極參加實訓設備廠商舉辦的技能培訓班;積極參加國家級、省級、市級中職教師技能培訓;選派部分教師參與行業企業組織的學術研究交流會;同時教師還要相互聽課等教學活動,掌握教學新理念及方法。
3.教材開發
在實訓教材開發方面,我校與企業一線工程師合作,按工作過程(任務),設計實訓案例,開發理論知識與操作技能訓練一體化的實訓教材;并參照國家及企業的網絡工程師職業認證標準制定考核辦法,做到教學內容與崗位技能要求統一,教學考核與職業認證統一,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統一的“三統一”要求。
4.實訓室管理
(1)通過校園網系統平臺的建設,完善了教學資源庫,將實訓教學內容包括課程教學大綱、考試大綱、電子教材、課件、實訓指導書上傳資源庫中,極大地方便了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加強網絡實訓室設備及材料管理,建立《網絡實訓室設備及材料管理辦法》,將設備編號,建檔入賬,由專人管理,隨時掌握設備運行狀態,發現設備故障及時維修,提高設備完好率。
(3)運用現代網絡技術,建立開放實訓環境。我校采用了銳捷網絡的“RG-RCMS實訓室機架控制和管理服務器”和“RG-LIMP實驗室綜合管理平臺”,極大地簡化了實驗室管理工作量。
二、網絡互聯實訓室的應用
(1)實現理論與實訓一體化教學,提高學生職業技能。
我校與銳捷網絡、神州數碼進行合作,共同研討與開發理論與實訓一體化課程,實施“以項目(任務)為中心、案例驅動教學、邊講邊練”的教學模式,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2)按職業認證標準訓練,獲得職業認證證書。
網絡互聯實訓室除完成日常實訓教學任務外,還應能完成相應的職業認證技能培訓任務。
(3)通過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提高為社會服務能力。
采用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方式,為社會服務也是高職院校的一項重要任務。通過與企業深層次結合,共同開發課程體系、規劃設計實訓室,將工程項目中實用的先進技術引入實訓課程教學中是成功建設實訓室的重要保證。
總之,網絡互聯實訓室的建設提升了學校的教學能力,使學生的培養與企業的需求能夠緊密結合,做到了學以致用,為學生施展自身才華,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