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心大廈總高為632 m,結構高度為580 m,由地上118層主樓、5層裙樓和5層地下室組成,總建筑面積57.6 萬m2。
目前,上海中心大廈施工進度漸入佳境,玻璃幕墻已安裝至100層。由于每塊玻璃幕墻尺寸都不相同,安裝難度很高。技術人員通過運用計算機技術,使玻璃幕墻最快可達2~3 d安裝完1層,而傳統的辦法安裝1層至少需要7 d才能安裝完。
日前,隨著地上38層鋼板剪力墻的最后一個區段混凝土澆筑完畢,有望成為中國結構第一高樓的天津117大廈主塔樓結構標高已達200.94 m。日前,該主塔樓核心筒施工至38層,外框水平樓板施工至18層,巨柱施工至32層。
據介紹,117大廈主塔樓采用核心筒+巨型框架支撐結構形式,其主體結構將至597 m。
20年前,廣州第一次提出了珠江新城雙子塔的設計,直到2010年亞運會,雙子塔中只有西塔建成,獨立珠江邊,而現在隨著建設進度的加快,東塔的身型已日漸挺拔,已長得和西塔差不多一樣高了。
據悉,東塔目前的在建高度已經接近400 m,就快要和432 m的西塔看齊,計劃在2015年封頂,2016年投入使用。
總投資15 億元的超五星級旅游酒店——廈門國際悅海灣酒店緊臨世貿海峽大廈雙塔。
據悉,在廈門島內多個區域,均能清晰地看見日益“長高”的廈門地標——世茂海峽大廈雲鼎,中國第一雙子塔的恢弘氣勢已初現雛形。現階段世茂海峽大廈主體施工已接近200 m,超越了廈門大部分的高層建筑。
2014年1月4日,華中在建第一高樓“武漢綠地中心”舉行首根鋼巨柱吊裝儀式。這意味著世界第三高樓正式進入主體結構施工階段。
據介紹,武漢綠地中心建筑高度為606 m,是世界上第三高樓。本次吊裝的巨柱構件高7 m,質量達70 t,吊裝用的履帶吊自重300 t,吊裝能力90 t,預計整個項目用鋼量近8 萬t,屬超高層鋼結構建筑物中的“重量級選手”。
總高度為303 m的廣西柳州地王大廈主體結構工程已基本完成。據介紹,該項目總建筑面積72 萬m2,總投資約42 億元,建成后將成為西南第一高樓。這一高度已經超越目前的西南第一高樓——南寧地王大廈。
海南大廈樓高199 m,共45層,呈現較為現代感的L型外觀。已于2013年12月21日封頂。站在頂層可360°俯瞰整個海口市。據悉,海南大廈封頂后,將于2014年1月開始進行內部裝修,于2015年交付使用。
福建省重點文化產業項目——被譽為“世界第一穹頂”的“廈門靈玲國際馬戲城”的主體項目——馬戲大劇院巨型殼體鋼結構日前安裝完工,主場館正式封頂。
據介紹,度其橢圓型劇院穹頂最大跨度120 m,是世界跨度最大、同類劇院無可匹敵;能容納10 000 名觀眾同時觀看演出,規模全球最大。
2014年北京重點工作將是第二機場建設的啟動之年,全力保障新機場建設順利推進。
據悉,北京新機場將建在大興區和河北省廊坊市的交界地帶,涉及面積300 km2,核心區域將與周邊城鎮一同打造新航城。2025年建成后其規模相當于一個中等城市。
南寧機場新航站樓南北總長度為329.5 m,東西長度為1 080 m,總建筑面積18.38 萬m2,中央屋最高40 m。共設計32 個登機橋。建筑整體呈重疊雙鳳燈外形。
該工程是中國西南重要的區域干線機場,將成為廣西的“第一窗口、第一印象、第一形象”。日前新航站樓進入竣工倒計時。
自去年9月開工以來,西部交通客運樞紐工程進度一直為市民們所關注。近日,隨著最后1 根大梁吊裝成功,西部交通客運樞紐主體建筑正式封頂。據介紹,該工程下一步將進行主體結構內裝、外裝工程,預計在2014年底具備運營條件。
新的東莞火車站位于石龍和茶山交界處,于2010年6月正式開工建設,目前已進入收尾階段。據介紹,東莞火車站各項工程已基本完畢,正在進行緊張的收尾施工,各項準備工作正在穩步推進,以應對即將到來的春運。
日前,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確認了次級城市或二、三線城市為中心的城鎮化建設方向。其中,二、三線城市是打造新型城鎮化的突破口。
據專家建議,城市群建設可從三個層次推進:一是已基本建成的11 個城市群,包括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山東半島、遼寧半島、長江中游、中原、成渝、關中、海峽西岸、海峽東岸;二是正在建設的14 個城市群,包括武漢、長株潭、江淮、呼包鄂、蘭州、烏昌、黔中、銀川、拉薩、太原、石家莊、滇中、環鄱陽湖、南寧;三是7 個潛在城市群,包括豫皖、冀魯豫、鄂豫、徐州、浙東、汕頭、瓊海城市群。到2030年,32 個城市群將建設成熟,人口將達8 億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