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春苗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作為企業三大資源之一的人,不再僅僅是企業創造價值和利潤的手段或工具,其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成為決定一個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主要因素。如何凝心聚力,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促進企業持續、健康、和諧發展,是每個企業面臨的一大課題。現結合本人工作實際,就企業調動員工積極性的有效途徑,作一些探討。
一、注重企業形象,提升企業吸引力
企業形象是一個企業在社會立足的根本,決定著企業的發展前景。良好的企業形象包含高尚的企業精神、優秀的企業文化和健康的價值觀念。一個企業只有重視企業形象建設,提高企業的知名度、信譽度,才能在社會上產生足夠的影響,便于企業吸納人才,為企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儲備。同時一個企業只有努力提高經濟效益,增強企業經濟實力,才能留住人才,提高員工對企業的依賴度。企業社會知名度高、經濟發展強勁,員工就會有自豪感、幸福感和歸屬感,就會為企業的發展盡職盡責;反之,員工就會悲觀、失望,就會人心渙散、消極怠工。
任何一個員工都希望自己所工作的企業能高效發展和長期生存,同時也希望自己能長期在這個企業中工作,并得到長足發展。如果他堅持自己的選擇,并堅信自己的希望能實現,那么他很樂意積極參與到工作中。反之,他將消極怠工或另謀出路。
二、發揮領導藝術,施展人格吸引力
企業的領導者是企業的領航員和舵手,帶領企業在經濟浪潮中乘風破浪,取得勝利。企業員工對領導者都有較高的期望值,都希望自己的領導具有較高的水平,具有較強的人格魅力。領導者的一言一行都對員工的情緒和心理產生極大的影響。
新型領導者不能僅僅依靠強硬的行政手段、嚴格的規章制度來管理企業,還要不停的學習先進的領導科學,掌握一定的領導藝術,在員工心中樹立起領導威信。首先領導者要有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心,愛崗敬業、以身作則,說話辦事要讓員工心服口服。其次領導者要言行一致,言必行、行必果,不應對員工作出任何難以實現的承諾。要堅持原則、實事求是,對事不對人。如果處理問題時,僅憑親疏好惡,那樣,必將失去在員工中的威信。最后,作為企業的領導者還要廉潔奉公、公正務實。要把企業和員工的利益放在首位,要真心實意為員工辦好事、辦實事。員工心中自有一桿秤,對領導的所作所為會加以衡量和評價。如果領導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必將深得民心,得到員工的擁護和支持。
三、堅持以人為本,激發員工創造力
新型管理模式要求以人為本,把人作為企業管理活動的中心和出發點,而不再像傳統管理模式那樣,把人僅作為創造價值和財富的手段或工具。在社會發展和生產經營實踐中,企業逐漸認識到,相對于財、物來說,人的創造力以及參與到企業發展中的積極性,更能影響到一個企業的發展前景。
美國行為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將人的需要分為五個層次。人不僅有低層次的物質需要,還有高層次的精神需要,不同時期有不同的需要。作為企業的領導者,不僅要充分關注員工低層次的需要,為員工提供舒適的工作環境,創造和諧的人際關系,讓員工真正分享企業的發展成果,更要關注員工的高層次需要,尊重員工的人格、權利和尊嚴,為員工實現個人理想和抱負提供有利平臺。讓員工自發自愿參與到企業的創造發展中來,發揮自己的最大能動性,激發自己最大的潛力,為實現企業目標和個人目標努力工作。
四、重視員工培訓,提高企業生命力
作為社會經濟活動的主體,人是最優質的資源。現代社會激烈的競爭,使員工處在高度的緊張中,不僅要在工作中展示自己的知識和才能,同時也希望在工作中得到更多的培訓機會,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術和能力,更好地立足社會。
現代企業之間的競爭不再僅僅是經濟實力的競爭,更多的是人力資源間的競爭。塑造高素質的員工隊伍,是企業成功的基礎,可以說,提高員工的素質,也就是提高企業的生命力。
企業應重視對員工的培訓,通過提高員工的技能,來提高企業各項工作的效率。把員工的積極性和才干與企業的發展目標結合起來,使員工意識到個人自我價值的實現是建立在企業目標的實現上。只有企業目標實現了,才能帶來個人發展目標的實現,實現企業和員工的共同成長。
五、創新用人機制,不拘一格用人才
許多企業在用人機制方面還存在許多弊端:能上不能下、任人唯親、一言堂、排資論輩等,大大挫傷了員工的進取心,一定程度上嚴重妨礙了企業的和諧健康發展。
企業要創新用人機制,堅持“能者上、劣者汰、庸者下”,建立有效的競爭機制,實行“競爭上崗、定人定崗、人崗相適”。企業內部可以實行相關聯部門的輪崗制,也可采取“雙向選擇”競聘上崗制。員工有發掘潛能和選擇崗位的自主權,能根據自身的具體條件,憑實力競爭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發揮個人主動性和能動性。
企業要摒棄傳統的用人模式,發揮人力資源管理的積極作用,注重以人為本,做好人才成長規劃,讓員工清楚的看到自己成長的軌跡和發展趨勢。要做到“物盡其用,人盡其才”,注重員工的感受和尊嚴,進一步拓展員工崗位發展空間,營造“支持人才,用好人才”的良好環境,有效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六、健全薪酬體系,保證分配合理化
現代企業大多存在不合理的分配機制:領導者與員工收入差距過大、普通員工工資增長緩慢、分配行為不規范、同工不同酬、同酬不同工。一些企業員工工資調整隨意性大,員工往往只能被動接受,從而挫傷了員工的積極性。
企業要建立健全完善的薪酬體系。在薪酬決策時應綜合考慮崗位的相對價值和個人能力,還要考慮到員工的服務年限和對企業的忠誠度,不能籠統、片面的定崗定薪。不能干多干少一個樣,能干不能干一個樣,要使每個員工的收入真正與其所作貢獻掛鉤,實行多勞多得,要讓每個員工體會到分配制度的公平、公正。
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迅速發展以及眾多實踐表明:企業只有堅持以人為本,尊重人、依靠人、服務人與發展人,才能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不論是在企業形象建設上還是領導魅力施展上,不論是在用人機制創新上還是薪酬體系完善上,都要充分考慮員工的真實感受。只有將員工作為企業發展的主體,充分調動和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才能帶來企業健康、持續、和諧發展。□
(作者單位:銅陵華廈建筑安裝有限責任公司)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