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平
近年來,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借鑒現代企業管理實踐新成果,把績效管理引入黨建工作中,形成黨建工作創新的新氣象。黨建工作績效管理既符合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也是企業黨組織在新形勢下肩負企業轉型發展、創新發展的使命所然。但是,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績效管理在目前推行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本文試對國企黨建導入績效管理必要性、存在問題與對策做一分析。
一、國企黨建導入績效管理的必要性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黨的建設提出了新要求,強調了發揮黨在改革建設中的領導作用。企業黨建工作要在企業改革發展中發揮有效作用,必須有符合企業實際工作環境的績效管理機制。
1、績效管理是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度的有力保證
在新形勢下要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度,關鍵在考核,而考核的關鍵在于有與企業績效考核相對應的辦法,將黨建工作目標量化,跟蹤落實,加以考核,與企業管理語境相融洽,最終使企管目標與黨建目標統一。
2、績效管理是落實黨建工作措施的有效手段
新形勢下,企業生存環境和企業管理生態都發生了新的變化,管理的思想包括職工的思想,也發生了新的變化。企業黨組織作用,具體體現在圍繞企業中心工作制訂合理的、融入企業生產經營和改革發展的工作實施計劃,并且納入檢查、整改、考核的PDCA績效管理,使“兩張皮”成“一股繩”。
3、績效管理為黨建工作載體夯實了基礎
按照建設“四好”領導班子的要求,加強對企業領導班子和成員考核,肯定成績,檢查問題,跟蹤整改,不斷優化領導班子和成員政治素質。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對聯系基層調研的問題進行研究,歸納形成整改落實方案,通過對該方案進行績效管理,形成實踐活動評價依據。
二、目前黨建績效管理存在的問題
1、績效指標設置無序化
由于黨建績效管理是借鑒企業績效管理的理念來操作的,在國企黨建績效管理方面目前還屬于探索階段,無論在理論體系和操作實踐上,可資參照的標本不多,更沒有標準。在實踐中,由于缺乏科學的績效指標的分解工具,黨建工作績效考核指標沒有形成一致的績效目標。其因素一為部分國企未從戰略的角度去理解、設計考核指標體系,在考核指標收集上存在偏差。指標的設立簡單,評估指標沒有量化,缺乏對評估結果進行適當的比例控制。二是有的企業追求指標體系的過于完整和全面,采用績效指標通常是工作態度、思想覺悟、政工指標、質量指標、生產指標等等,面面俱到。反而分散了關注重點,沒有重點的全面并不能提高工作績效,只會導致無法識別和判斷黨員個體和黨組織團隊的發展潛能。
2、以獎罰代替管理,即重考核輕管理
目前,國企中管理的觀念不乏落后者,即用績效考核來簡單的代替績效管理,將考核結果作為決定員工的薪酬、獎金和升遷或降職的依據,而沒有認識到績效管理的重要性。其實,績效管理和績效考核有著明顯差異??冃Ч芾硎且粋€完整的系統,包括績效計劃、績效反饋、績效考核和績效激勵與反饋等四個階段??冃Ч芾硎侨肆Y源管理的核心內容,而績效考核只是績效管理中的關鍵環節??冃Э己耸且惶渍降慕Y構化制度,用來衡量、評價并影響與員工工作有關的特性、行為和結果,考察員工的實際績效,了解員工發展的潛力,以期獲得員工與組織的共同發展。黨建工作引入績效管理,應該要注意分析上述因素,借鑒管理手段的合理要素,圍繞黨建工作的宗旨目的,恰當的“洋為中用”。
3、與企業戰略緊密度不足
企業戰略涉及愿景設計、總體戰略目標制定、公司戰略目標制定、業務發展目標制定、業務戰略制定、職能戰略制定和管理實施的七個階段,戰略因此可分為公司戰略、業務戰略、職能戰略。由于戰略制定的職能性和保密性,戰略的核心并不為許多職工所了解,形成了高層制定,基層執行的傳統閉合;到了基層常常是分解的目標,而生產制造單元、部門在指定績效考核標準時,提出的是本部門能做到的及當前須做的,更多的是向部門內看,而沒有去關注公司的戰略和整體的經營績效。黨建工作開展績效管理時沒有參與戰略制定,不能了解戰略執行過程中關鍵步驟,就會無的放失。
三、提高國企黨建績效管理水平的對策思考
1、樹立正確的管理理念
思路決定出路、理念決定成效。國企黨建工作績效管理作為黨委工作理念、工作機制和工作方法的變革,緊密聯系著企業的戰略管理、基礎管理、干部管理以及人力資源管理,它能為企業戰略順利實施保駕護航。我們倡導績效管理,就是要將領導干部、黨組織和黨員職工的工作目標,同部門的目標、企業的目標聯系在一起。即保證了黨組織工作目標與企業目標的一致性,也確保了和企業戰略目標的一致性,使每一位黨員干部、黨員職工在工作過程中都能自覺地考慮自身的努力如何與企業整體目標結合起來,充分體現自身的價值,最大限度地挖掘個人績效、融入崗位績效、形成團隊績效、提升企業績效,促進企業的改革發展。
2、有針對性的進行指標設置
即分級、分類、分期進行指標設置。分級,即整個考評體系分黨支部、黨小組、黨員三個考核細則,按照班子建設、隊伍建設、制度建設、作風建設、業績建設五個方面將目標和任務進行分解;鼓勵各黨支部、黨小組融入企業中心工作創特色。分類,既有約束性指標如:班子運行、民主生活、議事程序、文明建設、安全生產等。也有預期性指標如:群眾公認度、黨小組融入中心工作、優質服務等。同時有激勵性指標如:上級評價、先進經驗推廣、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等。分期,即把平時考核與年度考核結合起來,黨委對支部進行季度評價、年度考核,支部對黨小組按季度考核,黨小組結合績效對黨員按月度考核;通過動態的分期考核,發現不足、解決問題、改進工作,促進黨建工作各項措施的落實。
3、重視過程管理
開展同層對標,即在黨支部與黨支部之間、黨小組與黨小組之間、黨員與黨員之間對比。各黨支部在同層對標中發現不足,取長補短,共同提高,促進了黨建工作整體水平的提升。開展動態對標,即在設定的考評期,考評工作結束后,對考評結果實時查詢和動態排名。開展公開對標,即各層級的黨組織都是管理者,保證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考核標準、考核辦法全部公開,避免了考核的主觀隨意性。
4、圍繞公司戰略目標開展聯創績效管理
黨建工作開展績效管理要作為其推進企業戰略實施的有效工具,必須真正吃透公司的戰略,參與制定戰略,對戰略執行中可能出現的阻斷有預見;才能將戰略目標層層分解落實到黨支部、黨小組,促使每位黨員都為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承擔責任。
5、不斷探索黨建工作績效管理
管理中,約束性指標彰顯的是責任,預期性對應的是職能,激勵性鼓勵的是創新。這三類屬性指標的內在融合、有機統一,使得整個體系新穎新鮮、有為有效,也使得黨的理論、政策、方針和要求在考評中得到體現。形成支部創特色;通過績效管理實施,各支部努力尋求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的最佳切入點,結合本單位特點開展特色工作。小組創標桿;在黨建工作績效管理的引導下,被淡化的黨小組建設得到重視。黨員創優秀;黨建工作績效管理從基本義務、作風建設、業務水平、工作業績等方面,對黨員提出量化標準,增強黨員“創先爭優”意識。
總而言之,國企黨建工作以績效管理為載體,明晰了企業中各級黨組織的職責權限,暢通了黨組織參與決策、發揮作用的渠道。從組織上強化黨組織在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中的地位;使黨組織參與企業經營決策的過程,緊緊圍繞企業的生產經營開展工作,充分發揮把方向、管大事、顧全局的作用,提高新形勢下黨組織在轉型發展、科學發展的領導力,提高黨員在執行力上的先鋒模范作用,促進企業又好又快的發展?!?/p>
(作者單位:馬鞍山鋼鐵股份第一鋼軋總廠辦公室)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