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14日推出的2013年全球軍費研究報告稱,2013年全球軍費支出總額減少1.9%,降到1.7萬億,只有俄中等少數幾個國家的軍費在逆勢上漲。而美國《防務新聞》網站13日報道稱,中國周邊國家卻在大肆進行軍備采購,文章認為中國是最重要的刺激因素。 《防務新聞》報道稱,根據美國海軍分析公司AMI國際的分析,亞太地區已經超過歐洲成為世界第二大海軍市場。AMI認為,在2032年之前該地區將耗資2000億美元用于購買新型水面艦艇和潛艇,占全球新艦艇市場的1/4。在此期間,至少100艘新型潛艇將加入該地區海軍,占全球新建潛艇的40%。大約1000艘超過30米長的水面艦艇將為這些國家建造。而這其中,中國周邊海軍所占比例相當大。 報道稱,日本正在購買4艘直升機母艦以增強其“大隅”級兩棲船塢登陸艦,采購采用區域防空/彈道導彈防御系統的33DDG驅逐艦,打算用多任務的25DD驅逐艦提升其防空能力并替換反艦、反潛護衛艦。日本還期望近十年開始建造新的AIP潛艇,用來替換“春潮”級潛艇。韓國海軍則繼續擴大“機動戰略艦隊”,致力于購買一艘新的“飛機母艦”用于力量投送和對抗地區威脅。韓國正在購買改進的“獨島”級兩棲攻擊艦,該艦能夠起降F-35B、直升機和無人機。韓國還追加定購了3搜KDX-III級驅逐艦,以增強區域防空和彈道導彈防御能力。此外,韓國海軍也開始建造本土版的3500噸級AIP潛艇,該潛艇將安裝垂直發射系統,可攜帶12枚“天龍”巡航導彈。 除了海軍裝備,日本、韓國也在致力于更新戰斗機,提升空中早期預警飛機、改進情報、偵察監視能力以及海事巡邏和反潛戰、兩棲作戰能力。日本和韓國都計劃采購F-35戰斗機,主要用于反制中國的第五代戰斗機,例如殲-20和殲-31,并用來對付中國先進的面對空導彈系統。日本還在對其C4ISR系統進行升級,包括徹底升級空間能力。日本還試圖發展類似美國海軍陸戰隊的部隊,這支部隊將裝備兩棲突擊車和氣墊船,以應對釣魚島危機。日本還在進行地面戰訓練,尤其是反制兩棲登陸。 文章稱,中國周邊國家大肆擴充軍力的一個激發因素是中國,“其海上主權聲索和軍事現代化的努力驅使鄰國購買新型武器,升級老式裝備,提高訓練水平并與美國太平洋司令部保持密切關系”。不過文章也承認,不能將所有問題都歸結于中國。例如新加坡似乎就更加擔心馬六甲海峽的海盜以及與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的潛在沖突。▲ (章 節)
環球時報2014-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