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龍

從《變形金剛》到《獨立日》,在好萊塢大片里總塑造出一些穿著西裝卻在英勇方面不輸軍人的國防部長形象。當然,總有高級黑的編劇們會給這個群體添加幾筆政客固有的狡詐,以反襯軍裝眾的單純。
作為美國第24任國防部長,2013年上任的查克.哈格爾度過了忙碌的一年。和電影里的那些“同行”相比,他不用對付令人撓頭的“外星球”勢力,不過這位越戰老兵的工作同樣不輕松,他需要在變化的世界格局中幫助美軍轉變角色。他不但要收拾前任留下的爛攤子,從一些熱點地區撤出軍隊,還要通過出訪鞏固美國的地緣政治利益,在他長長的訪問名單上包括兩邊大洋的盟國,已顯重要的“利益攸關方”。
美國一向重視亞洲的戰略地位,而哈格爾計劃四月初開啟亞洲之行,訪問中國、日本和蒙古三國。
五角大樓的發言稱,哈格爾與中國領導人的討論將主要集中在發展兩國軍隊之間的關系上,目的是加強相互信任感和透明度。在四月的出訪中,這位內布拉斯加州的前參議員有充足的空間來展示他的政治技巧。
從越戰老兵到參議員
68歲的哈格爾出生于美國中西部大平原上的內布拉斯加州,身上有德國、波蘭和愛爾蘭多國血統。他是家里7個孩子中的老大,因此在16歲父親去世后就早早承擔起了家庭責任。
上世紀60年代,正是美國深陷越戰的時期。和幾十萬美國年輕人一樣,哈格爾被征召入伍,并被派往越南前線。哈格爾后來回憶說,自己當年弄不清戰爭是怎么回事,就是單純地認為“既然服役,又發生了戰爭,就應該上前線去”。
然而現實很快讓年輕的哈格爾領教了戰爭的殘酷。他參加的第一場戰斗,“幾乎所有軍官和老兵非死即傷”。在越南的一年里,哈格爾帶回兩枚紫心勛章---這意味著他多次參加戰斗并受傷兩次,他的胸部現在還留有彈片碎屑。他后來說:“這個國家竟允許一萬多名年輕人在一年內失去生命。美國糊涂了。”
除了勛章和反思外,按照美軍的政策,戰爭也給哈格爾提供了學習的機會。他當時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記者,曾就讀于布朗學院無線電廣播和電視專業。從越南回來后,哈格爾先是在一家廣播電臺當了一陣子新聞播音員和脫口秀主持人,后來進入高校深造,并于1971年從內布拉斯加州立大學拿到了歷史學的學士學位。
從校園里出來的哈格爾選擇去華盛頓發展,那里有他的熟人、曾采訪過的內布拉斯加州眾議員科林斯特。科林斯特當時讓初來乍到的哈格爾先住在自家地下室,并給他一份月薪200美元的助理工作。一年后,能干的哈格爾被科林斯特擢升為幕僚長,并成為國會山里最年輕的幕僚長之一。
通過當幕僚,哈格爾很快就熟悉了美國國會的運作,轉職成一名權力掮客,也成為公關公司的一名干將---這一職業軌跡在美國權力中心很普遍,就像熱播的美劇《紙牌屋》里的雷米.丹頓一樣的發展路徑。
不同的是,哈格爾在四年的說客生涯中結識了另一位大人物:加利福尼亞州州長羅納德.里根,并在后者向美國總統寶座發起沖鋒時加入了其競選陣營。
里根成功當選美國總統后論功行賞,哈格爾被任命為美國退伍軍人管理署副署長,在政府里擁有了一份不錯的公職。但一年多后,由于在經費削減上與頂頭上司意見相左,哈格爾掛靴而去。
由于在華盛頓擁有廣泛的人脈,哈格爾順利通過“旋轉門”進入商界,他與商業伙伴共同成立了一家移動服務公司,很快就成為一名百萬富翁。之后他又先后擔任麥凱西投資銀行總裁以及美國信息系統公司的首席執行官。
在商場上大獲成功的哈格爾一直沒有放棄重歸政壇的想法,而在1995年他就找到了一個好機會:競選參議員,重回國會山。當年5月,他辭去了美國信息系統公司的高管職務,開始一心撲到競選中去。他在商界積攢的人脈不但為競選提供了至關重要的金元資助,而且在麥凱西投資銀行的商業伙伴直接出任他的競選財務主管。
糧草充足的哈格爾在1996年如愿當選為內布拉斯加州的聯邦參議員,成為在該州24年來首位獲勝的共和黨人。
重回國會山的哈格爾在熟悉的環境下如魚得水,順利進入參議院的外交關系委員會,并在這個重量級的委員會發揮重要作用。在2002年,哈格爾又順利競選連任,83%的得票率也創下了內布拉斯加州參議員選舉歷史上最高紀錄。
反戰的國防部長
在越戰的殘酷環境下,讓哈格爾對戰爭進行反思。他回憶越南的經歷時說,“我曾告訴自己:如果我能走出這里,有朝一日能影響決策,我要竭盡所能避免不必要的戰爭。我永遠不會忘記自己的誓言。”
成為一名從戰場上下來的堅定反戰者,在這一點上哈格爾和英國詩人薩松倒是有共同語言。不過雖然哈格爾沒有寫下“心有猛虎,細嗅薔薇”的詩句,他在用自己的方式來實踐諾言:在美國權力中心的國會里成為一名影響決策者。
一直以來,哈格爾對美國在海外用兵非常謹慎。他曾說,“我不是和平主義者,我相信武力的作用,但動武必須經過深思熟慮。”2002年10月,他在參議院投票贊成對伊拉克動武。但不久,他就對該行動提出質疑,認為美國高估了自己改變伊拉克的能力,時任總統小布什在伊拉克問題上“正在犯約翰遜總統在越南的錯誤”。
哈格爾也曾批評美國對阿富汗采取的政策,反對小布什2007年增兵伊拉克的決定。2009年,他反對奧巴馬向阿富汗增兵3萬人,他說,“我不確定,我們是否知道自己究竟正在阿富汗做什么。”
在被任命為國防部長的聽證會上,哈格爾稱阿富汗戰爭“是美國歷史上最長的戰爭,我們都知道這一點”。對于阿富汗,他表示同意奧巴馬總統的立場,在2014年以后留在阿富汗的少量美軍,只有兩個職能:抓捕基地組織及其附屬組織成員,以及培訓阿富汗安全部隊,并提供顧問。
強調合作與對話
比起派美軍作戰,哈格爾認為通過與其他國家合作,是美國要發揮國家影響力更有效的方式。2001年,在參議院對伊朗和利比亞制裁的決議中,他是僅有的兩名投反對票的參議員之一。哈格爾表示他當時投反對票,是因為“我想可能有其他方式,來利用我們調動力量和盟友的強大實力”。endprint
在哈格爾看來,美國對伊朗單方面制裁將破壞與德黑蘭的接觸,效果適得其反。他也曾投票反對將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定為恐怖組織。2007年他還建議小布什與伊朗直接談判,“對話不是投降,不是綏靖,而是相互了解。”
有意思的是,雖然在軍事方面相對溫和,但哈格爾和總統奧巴馬的交情卻是從戰場上培養出來的。2008年7月,奧巴馬與希拉里.克林頓正在爭奪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提名,哈格爾陪著奧巴馬訪問阿富汗、伊拉克、約旦和科威特,幫助改善了后者外交、軍事經驗不足的形象。2009年,奧巴馬就任總統后,任命哈格爾為總統情報顧問委員會的共同主席,負責就改進美國情報搜集工作提供建議。
2013年初,時任美國國防部長利昂.帕內塔卸任,白宮方面需要一位有軍中履歷,卻能與國會打交道的人領導五角大樓,鑒于其完美的履歷,哈格爾就被推上了前臺。奧巴馬稱哈格爾是一名“愛國者”,在參議院工作期間曾取得“出色成果”,并在越南戰爭中表現“英勇”。
在提名問題上經過與國會的一番爭斗后,哈格爾順利履新。在入主五角大樓第一天參加的發布會上,哈格爾就言明美國不能“對世界發號施令”,需要與盟友合作并與其他國家發展關系。
哈格爾認為,美國應該以謹慎態度和“明智”方式在海外“秀肌肉”,暗指美國海外軍事行動。“我們力量強。如今,我們如何使用力量尤其重要。”他說,“(我們)必須明智地參與世界……必須一直明智地代表國家和我們的盟友動用資源。”
提升中美關系的支持者
在美國,國防部長和國務卿、司法部長與財政部長通常被認為是內閣中最重要的四個官員。哈格爾現在扮演的角色是總統的主要國防政策顧問。
哈格爾的老朋友、曾在老布什政府擔任國土安全顧問的布倫特.斯考克羅夫特稱,“他思維縝密,足智多謀。”政治經驗和智慧足以讓哈格爾成為一個出色的防長,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他進入五角大樓卻算不上是一個好的時機,因為他不得不完成美軍的戰略收縮和國防經費削減的任務。當然,或許這也正是奧巴馬選擇不愿輕談戰事的哈格爾出任防長的原因。
哈格爾也在這方面沒讓奧巴馬失望。一個多月前,他在五角大樓公布了美國的一項裁軍計劃,將把美軍縮小到從二戰爆發前到現在的最小規模。
按照哈格爾公布的國防預算計劃,美國現役軍人的人數將從目前的52萬人減少到44萬到45萬人之間。與此同時,活躍于冷戰時代的U-2型偵察機和A-10型戰機將會退役。哈格爾說,面對財政挑戰,他所提出的預算是一項承認現實的計劃。他強調說,前面還有困難的決定要做,現在必須承認現實。
美軍戰略縮減意味著會出現一些真空,而按照哈格爾的一貫思路,美國的盟國和“戰略攸關方”將發揮更大的作用。在新的戰略拼圖里,中國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而哈格爾本人也一直很重視中美關系。
對中美關系,哈格爾有理性的認識。他曾說,兩國關系“可能是21世紀最重要的雙邊關系”。擔任參議員時,哈格爾多次反對制裁中國,反對一些人抵制北京奧運會的提議。
2008年,哈格爾曾到訪中國,在位于北京的中國美國商會發表演講,被商會負責人稱為“美中建設性伙伴關系的一位堅定而熱情的支持者,對美中經貿和全球化問題有敏銳的認識。”
在今年四月初訪華前夕,哈格爾再次對中國放出風向球,稱美國國防部將在動用軍隊參與網絡空間活動方面采取克制態度,并敦促其他國家也這樣做。他說,國防部打算令自己的網絡力量和意圖對盟友和對手都實現“開放和透明”。這是哈格爾去年出任國防部長以來首次就網絡安全問題發表講話。
哈格爾在網絡司令部所在地馬里蘭州米德堡表示,“美國不想把網絡空間軍事化。”他說,“國防部將對在美國政府網絡之外進行的網絡行動保持克制態度。我們敦促其他國家也這樣做。”
這番講話被視為哈格爾訪華前釋放善意的信號。此前有消息稱,美國的國家安全局多年來一直在侵入中國電信設備制造商華為的網絡。對于一個不愿輕言對抗的國防部長來說,任何網絡上的數字戰爭也是他不愿看到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