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旭波 徐 徐
(1.余姚市四明湖水庫管理局,浙江 余姚 315400;2.連云港市市區水工程管理處,江蘇 連云港 222000)
目前,我國已建成各類水庫8.4萬余座,是世界上水庫最多的國家,庫容在10萬-1000萬m3的小型水庫約有8.1萬座,占水庫總數的96%以上。這些小型水庫數量多、分布廣,在防洪、灌溉、鄉鎮供水、發電、養殖等方面發揮了很大的經濟效益。對于保障鄉鎮防洪安全和促進鄉鎮經濟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國小型水庫大多是在大搞群眾運動中興建的,因此,許多水庫存在設計標準低、工程質量差、管理水平低、水土資源開發利用不足等問題亟需解決。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水利改革的不斷深化,水利工程管理單位體制不順,機制不活的弊端日益明顯地暴露出來。水利管理單位的現行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是在長期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曾經發揮過重要作用,現已不適應新的形勢要求,它已嚴重的影響了水利管理單位的生存和發展。目前小型水庫絕大部分屬國家或農村集體所有,其中小(1)型水庫多屬國家所有,小(2)型水庫大部分屬農村集體所有。而很多小型水庫沒有管理單位,如某省9000多座小型水庫中,有專管機構或由大中型水庫管理機構代管的只有54座,僅占總數的0.6%。國有小型水庫管理單位一般都應屬于事業性質,但大多都無穩定的事業經費來源,只有少數與財政掛鉤,實行差額補貼或定額補貼,很多水庫管理單位都實行自收自支。集體管理的小型水庫,因產權不清,受益不明等原因,集體管理名存實亡,一部分工程甚至無人管理。目前的小型水庫管理單位既不像事業,也不像企業,運行管理與維修養護經費無來源,由于產權、體制、機制上的問題,給小型水庫的管理帶來很多的問題和困難。
在我國,水庫的分布很廣泛,很多水庫設立在偏僻的山區里,交通很不方便。很多中小型水庫管理單位的辦公地點,都是一些零時性房屋,辦公條件十分落后。只有很少一部分單位具有安全監測設備,其余硬件條件很差。除此之外,很大一部分的水庫存在交通不便、通訊不佳等問題。還有很多未完成的工程項目,存在一定的安全威脅,甚至有些水庫連溢洪道都沒有。而由于資金的缺乏,有很多通話設施不能全部安置,所以在決策的時候只能按主次順序來安排,統籌規劃。同樣由于資金缺乏,很難在交通方面投入更多,必然會有一些設施不能滿足。那么當洪澇災害發生時,由于交通不便,導致無法及時解救等事故的發生。
我國小型水庫大多數都修建于1958年~1976年之間,在那個特殊時期,大部分工程都是邊勘察、邊設計、邊施工的“三邊”工程,有的水庫甚至根本就沒有設計,即使有設計,也往往是缺乏足夠的水文、地質等基礎資料;當時的技術標準和規范也極不完善;施工設備簡陋,靠群眾運動和人海戰術修建;基建投資不足,頻繁的停建、緩建造成不少“半拉子”工程。上述因素致使大部分水庫的建設從設計到施工都難以保證質量,給水庫留下了很多隱患,主要表現在:防洪標準低,大壩質量差,大壩結構不合理,抗震不達標,泄洪設施不健全等,形成了大量病險水庫。
重建輕管,財政資金不到位,水價嚴重偏低,管理技術手段落后,長期得不到正常的維修養護,缺乏必要的檢測、觀測設施,老化失修嚴重,以及法規制度不完善等因素,形成了小病變大病、積病成險的惡性循環。并且,忽視小型水庫安全運用,無調度方案或不嚴格執行調度方案超標準運用,帶病帶險運行,無人管理,出現險情不能及時發現和搶護等,也是造成病險水庫的重要原因。
大批小型水庫是沒有財政補助的管理單位,其主要運行管理費用靠灌溉水費收入。據調查統計,當前的農業灌溉用水水價不及供水成本的三分之一,小型水庫更低而且水費收取環節過多,截留挪用嚴重,水費實際收取率僅為40%~60%,使很多小型水庫,管理單位入不敷出。連簡單的再生產都無法維持,更談不上工程的維修養護,許多工程老化失修嚴重,以至積病成險。職工生活十分困難、管理隊伍嚴重失穩。
絕大多數小型水庫缺少必要的檢測設施,且受經費限制,多數地方沒有開展正常的大壩安全鑒定工作,工作運行狀況不清。許多水庫,特別是大量的小(2)型水庫,交通與通信極為不便,管理隊伍整體素質較差,管理手段落后,技術含量低,無法滿足規范化管理和科學化管理的需要。根據某自治區的統計資料顯示,全區小型水庫中具有水、雨情監測設施的僅占21.4%,具有大壩安全監測設施的僅占2.3%,堅持安全檢查的僅有39.2%。據某省統計,在300多座小(1)型水庫現有2836名管理人員中一半以上只達初中文化水平,具有中專水平以上的技術人員僅41人,專業人員與非專業人員的比例嚴重失調。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國水庫的安全管理從過去由政府全面負責逐步轉變為政府監督、水庫所有者具體負責的形式。對此,相關法律法規應明確規定水庫管理單位(大壩業主)負責大壩安全,政府主要負責制定水庫管理法規,監督大壩業主的管理工作。對此,特別是要加快改革公有制水庫中政府直接管理的水庫管理體制,進一步明晰水庫管理者與水庫監督者的職責與管理權限,使水庫管理者與監督者各負其責,有效促進水庫管理規范化、法制化和現代化管理。
在資金比較充裕的前提下,一定要進行對管理人員的教育和培養,加強專門員工的學習和培訓力度。還要定期組織與其它單位之間進行工作經驗交流。特別應注意的是,一定要加強對關鍵崗位上的員工進行專門教育,提高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還要定期強調,學習水庫安全方面的教育課程,強化每個員工的安全意識,提高警惕。有條件的話,可以考慮聘請一些高素質人才,帶動整個單位的向上發展。另外,要改善工作人員的交通、生活條件,增強他們的主動性,這樣將會更有利于隊伍的穩定性。
我國對水庫主要以《水法》等水事法律為基礎、《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條例》為核心、相關規章及規范性文件為補充進行管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過去相對注重水庫大壩安全管理的一些法律規定已難以滿足當前水庫管理需求,有必要根據新形勢、新要求,明確水庫管理法律體系完善路徑,確立水庫管理法律體系完善目標,修訂相關水庫管理法律法規,有效協調水庫管理法律法規關系,全面加強水庫管理,充分發揮水庫綜合效益。
在新一輪水庫除險加固工作中,著重建設影響管理運行的流域降雨與洪水測報系統、大壩安全監測系統、庫區移民工程、管理單位設施等項目,為管理單位創造了較好的基礎條件。
加大開發養殖、旅游、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力度,充分發揮水庫綜合效益。養殖方面,在不影響水質的前提下,養殖經濟效益較高的魚類,提高經濟效益;旅游方面,可申報各級水利風景區,提高知名度,大力發展旅游業,帶動相關配套產業蓬勃發展。
水庫在我國農業發展中起著重要的輔助作用,小型水庫又是水庫的重要組成,因此合理地管理小型水庫對我國的農村經濟有著重要的影響。在小型水庫管理中,要理順管理機制、科學地開發利用小型水庫的各類資源,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和人才培養,健全法律、法規體系,才能最終走上現代化的發展之路。
[1]石惠芳.關于水庫管理的幾點看法[J].科技創新導報,2012(09).
[2]董愛玲.關于水庫管理現狀及措施的思考[J].水利科技與經濟,2012,8,18(8).
[3]耿云紅.試述現代水庫管理的內涵與重點[J].民營科技,2008(5).
[4]劉定湘.水庫管理法律體系完善路徑初探[J].水利發展研究,2012(6).
[5]陳冬燕,等.中小型水庫管理探討[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1(20).
[6]孫寧海,等.做好新時期山東省水庫管理工作的探討[J].山東水利,2007(1).
[7]蘇龍.淺析小型水庫的管理[J].新疆農業大學專業文獻綜述,20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