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廷仁
近年來,面對地方單位職數飽和、軍轉干部期望值高的矛盾,北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積極創新模式,對軍轉干部實行考試考核“陽光安置”。同時,通過抓好“三個機制”,努力維護企業軍轉干部總體穩定。
一、推行考試考核辦法,陽光安置軍轉干部
2012年以來,北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積極探索和實行了軍轉干部考試考核相結合的陽光安置辦法,按照安置崗位職數,由安置對象從高分到低分排序自主選崗。主要抓好“三個三”:
(一)實現“三個確?!?。一是確保提供選崗比例不低于1∶1.5;二是確保提供營職以下軍轉干部安置崗位中行政機關、參公單位不低于95%;三是確保團職軍轉干部符合安排領導職務的100%安排領導職務。
(二)體現“三個陽光”。一是體現“陽光考務”。在考試過程中,做到“四個統一”,即統一考試時間、統一考試內容、統一考試命題、統一封閉評卷。二是體現“陽光計分”。在綜合計分過程中,先由所在部隊計分,再由駐市部隊交叉復查,市委組織部、市軍轉辦審核并告知本人簽字確認后,在互聯網上公布。三是體現“陽光安置”。在具體實施中,做到“四公開一監督”,即公開安置辦法、公開考試考核成績、公開安置崗位、公開安置結果,邀請市紀檢監察部門和駐地部隊有關人員全程監督,增強安置工作透明度。
(三)凸顯“三個有利于”。一是有利于部隊加強干部隊伍管理,促進部隊建設。二是有利于激發部隊干部本人積極向上,努力工作。因為考核計分的比重高于考試分,尤其是對干部的職務、學歷、獎懲、艱苦邊遠地區特殊崗位工作的分值有所側重,故更加激發部隊干部積極向上,努力工作。三是有利于地方安置部門正常開展工作,避免了跑關系、打招呼。
2013年北海市接收計劃安置軍轉干部共23人,其中9名團職干部已全部安排領導職務,領導職務安排率100%;14名營以下干部全部安排到行政、參公單位,行政、參公單位安置率100%。軍轉干部安置工作達到了部隊、軍轉干部、接收單位“三滿意”。
二、抓好“三個機制”,加強企業軍轉干部維穩工作
在企業軍轉干部維穩工作中,北海市著力抓好“三個長效機制”:
(一)建立多方位的防控機制。通過市級防控、縣(區)防控、基層防控等三級分工,形成了多方位聯動的防控工作格局,切實落實好維穩工作。
(二)建立多元化的溝通機制。一是座談溝通。各縣(區)政府每季度組織1—2次重點人座談會。認真聽取他們反映的問題,向他們解釋有關政策,同時進行法律法規宣傳教育,使他們自覺維護穩定大局。二是約談溝通。各級主管部門定期不定期地主動約談約訪部分重點人,了解相關動態,開展思想教育工作。三是交流溝通。鄉鎮、街道、社區充分發揮管理職能作用,開展經常性交流,及時掌握重點人動態信息。四是接訪溝通。對來訪人員熱情接訪,耐心聽取要求,認真做好思想工作,并積極協助解決合理性的問題。
(三)建立多層次的解困機制。一是開展“就業送溫暖活動”。先后安排56個公益性崗位解決下崗失業企業軍轉干部就業問題。二是開展“個案救助活動”,積極對有特殊困難的企業軍轉干部進行個案救助。三是開展“走訪慰問活動”。每年各級黨委、政府把春節、“八一”建軍節的節日慰問當做一次難得的思想教育機會,領導親自上門慰問率達到92%。
在企業軍轉干部維穩工作中,北海市注重建立和完善防控責任網絡,做到事前早發現、早控制、早化解,把矛盾和問題解決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保持了多年來無一人赴邕進京上訪的良好態勢。
[作者系中共北海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兼),北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