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樂敏
如果胎兒的血型與母親的血型不合,胎兒紅細胞上的抗原恰好是母親紅細胞上所沒有的;如果胎兒的紅細胞進入母親體內,刺激母親產生抗胎兒紅細胞的血型抗體,這種血型抗體可以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引起胎兒紅細胞抗原與此種抗體的免疫反應,使紅細胞破壞,就會發生溶血。這種因母子血型不合引起的免疫性溶血性疾病,稱為新生兒溶血病。母子血型不合在ABO血型系統、Rh血型系統都可能出現。
ABO血型不合新生兒溶血病的母親一般為O型,胎兒以A型或B型為主。其發生與胎次無關,即第一胎就可能發病。有資料提出,ABO血型不合妊娠率為27.7%,新生兒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發病率為11.9%。為什么同為血型不合,有的發生溶血,有的不發生溶血?目前對此還沒有定論。可能是母親妊娠以后,胎兒的紅細胞沒有進入母親體內,或進入母親體內的量非常少,不足以刺激母體產生抗體,故不會發??;反之則會發病。
Rh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兒溶血病出現于Rh陰性的母親,胎兒為Rh陽性,一般發生在第二胎,如果母親有輸血史也可以第一胎發病。首次發病以后各胎都會發生溶血病,并越來越重。Rh溶血病比ABO溶血病病情嚴重。
典型的新生兒溶血臨床表現為生后24小時內出現黃疸,并逐漸加重。小兒全身皮膚變黃,鞏膜變黃。Rh溶血病黃疸至生后數小時即可出現,黃疸上升速度快,同時伴有貧血及肝脾腫大。有的新生兒表現為精神不好,不愛吃奶,不哭。對新生兒血液進行化驗檢查,會發現紅細胞計數及血紅蛋白下降,網織紅細胞升高,血液中總膽紅素明顯增高,以間接膽紅素增高為主。ABO血型不合溶血病一般病情較輕,Rh血型不合溶血病病情較重。
血型不合的溶血可以在胎兒期即出現,胎兒會因這種嚴重的免疫性溶血而宮內死亡,造成流產。因此,血型不合也是死胎和流產的原因之一。有的胎兒出生時為死胎;也有的在出生時有全身水腫、皮膚蒼白、呼吸困難等表現,需積極搶救,否則會很快死亡。
實驗室檢查發現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降低,網織紅細胞計數增高,血清間接膽紅素增高,則符合溶血病表現。通過血型及抗體檢查可以確診。輕癥的新生兒溶血病可通過光照療法及白蛋白、肝酶誘導劑等藥物治療,重者可用換血療法、腎上腺皮質激素等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