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冰兵/中國建設銀行佳木斯分行
經濟縱橫
新形勢下銀行風險的防范與措施
鞏冰兵/中國建設銀行佳木斯分行
與市場經濟比較發達的國家相比,我國銀行業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更為重要。它不僅是動員儲蓄,將儲蓄轉化為投資的重要金融媒介,而且是傳導國家宏觀經濟政策,推動國民經濟增長的的重要產業。我國銀行業承擔了經濟體制轉軌所帶來的改革成本,不僅具有市場性風險,而且風險成因和形成機理具有復雜。因此,為推動我國銀行業的穩健發展,維護金融業和經濟安全,研究銀行業銀行風險不僅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更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新形勢;銀行;風險;防范;措施
與市場經濟比較發達的國家相比,我國銀行業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更為重要。它不僅是動員儲蓄,將儲蓄轉化為投資的重要金融媒介,而且是傳導國家宏觀經濟政策,推動國民經濟增長的的重要產業。我國銀行業承擔了經濟體制轉軌所帶來的改革成本,不僅具有市場性風險,而且風險成因和形成機理具有復雜。因此,為推動我國銀行業的穩健發展,維護金融業和經濟安全,研究銀行業銀行風險不僅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更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金融體制發展顯著,隨著改革的深入,銀行風險正逐步暴露出來,銀行的風險控制和危機化解已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在新形勢下銀行風險,我們要有一個客觀、清醒的認識,要認真分析并尋求有效的防范對策,及早消除隱患,使我國銀行業能夠得以健康平穩地發展。
要防范風險,依照法律法規辦事是必不可少的環節。現在,某些銀行開展業務時,缺乏對風險的防范意識,不能依照法律法規進行嚴格操作,形成行業漏洞,致使有些不法之徒有機可乘,造成一系列無法彌補的損失。因此,銀行內部必須依照法律法規辦事。為防止資金掮客利用銀行從業人員的軟肋從中謀利,銀行機構本身不要過強調任務等硬性指標。
銀行進行經營管理的前提就是要有完善的規章制度,但僅僅制定了規章制度是很不夠的,還必須要求員工全面了解和掌握。有些銀行對員工是否掌握規章制度不進行嚴格的檢查,一些員工對制度的要求也是一知半解,這必然造成業務操作中的不規范,為今后的工作埋下隱患。所以銀行要加強對員工進行規章制度的培訓與測試,讓員工將規章制度內化于心,避免因操作失誤造成的損失。
對于銀行來說,每一位從業人員所做的工作都會給銀行帶來風險,因此,對相關人員的管理就變得至關重要。首先要堅決杜絕不相容崗位由一人兼任或不同時期兼任的現象。在進行招聘時,要避免有吸毒、賭博、詐騙等前科的人員進入銀行,新員工必須獲得崗位資格才允許上崗,對從事重要崗位的員工,要隨時注意其是否有經濟往來中的不正常現象,要嚴格執行強制休假、異地交流頂崗或輪崗制度。對相關領導要實行任期考核、行務公開、離任審計、民主評議等制度。
要抵御風險,事前的預防很關鍵,如果能做到事前對風險就有是別的能力,提前化解,那么,四分之三的損失都將被避免。銀行內部可以讓員工對照崗位職責、業務及管理流程,對自己的工作進行細致的檢查,找出其中存在的漏洞,發現問題,及時進行補救,讓風險消除在萌芽之中,通過對整個系統的排查,許多問題都會被及時發現和解決,員工對風險的防范能力也隨之逐步提高。
計算機系統對銀行風險的發生有一定的預警和監控作用。銀行應充分利用這一高科技手段幫助自己規避風險。要在系統中將關鍵風險點的預警監測指標和信息預設好,一旦系統內出現不正常的數據或相關信息,就可以及時發現,馬上進行處理,極大地提高了銀行對風險的防范能力。
生活中,常會發生無法預知的突發性事件。銀行系統出現各種突發事件的情況也屢見不鮮。如網絡故障、盜竊、搶劫、火災、用戶糾紛、通訊中斷以及其他環境因素等,這些都將對銀行的工作造成極大的影響,為降低損失,盡快使系統恢復工作,銀行必須建立完善的應急機制,提前做好預案和各種準備工作,并組織員工進行演練,以便在突發事件出現時進行有效應對。
在銀行風險的防范上,許多先進國家使用的先進經驗值得我們效仿。如在對銀行實施有效的監督方面,一些國家采取的立體化監督模式。對銀行的監督可以擴展到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由政府對其實行監督,其次是由司法部門對其實施監督,第三是由顧客對其實施監督,最后是社會輿論對其形成監督,這樣就形成了一張立體監督網,使銀行的風險得到有效的遏制。
國家宏觀調控是銀行平穩、健康運行的保證。首先為保持國民經濟平衡協調發展,國家應根據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和我國經濟發展的目標確定對哪些產業進行資金扶持,其次為減少匯率變動和國際經濟波動對我國國民經濟的影響,國家應調整好國內經濟與國際經濟的關系,出臺與我國國情相適應的對外經濟政策,再次國家要利用對貨幣政策的不斷調整實現對銀行的全面控制。
金融市場與我國銀行業的發展密切相關,只有金融市場穩定了,銀行業才能在正常的軌道上健康向前發展。所以,要防范和化解銀行的風險,必須從保障金融市場的有效運行入手。相關部門要遵循金融市場的運行規律,充分發揮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外匯市場和黃金市場對資金的調節、融通作用。面對銀行全球化的形勢,上級部門要按計劃,逐步實現外國銀行在我國境內業務的開展,使我國銀行在穩步發展中開放,在開放中穩步發展。
我們必須著眼于全面提高國民經濟整體素質和效益,增強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面對科技迅速發展和國際經濟結構加速重組的新形勢,國家應加快調整國民經濟結構的步伐,盡快實現地方政府所屬企業的改制,這樣將使銀行不良資產盡快消除,提高銀行對風險的防范和化解能力。
面對當前出現的各種銀行風險,各有關部門應積極行動起來,樹立風險防范意識,堅決采取一系列防范和化解銀行風險的對策,保障銀行系統在安全的環境中正常運行。
[1]王小穩.關于銀行貸款損失準備的實證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0(08).
[2]涂杰平.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銀行風險:存在的問題及化解策略[J].企業經濟. 2006(01).
[3]關濤,張麗娟.銀行風險和信貸環境的關系:基于經濟周期的分析及其現實意義[J].成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01).
[4]關濤,周海燕.論銀行風險與信貸環境的關系以及對我國銀行業的啟示[J].海南金融.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