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娟/皖北煤電恒源煤礦
新時期煤礦工會勞動保護工作的對策
崔娟/皖北煤電恒源煤礦
加強勞動保護,搞好安全生產、保護職工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黨和國家的一項基本原則。同時,也是工會的一項重要任務。協調勞動關系,維護職工勞動安全衛生權利,創新完善職工安全健康權益依法維護機制,推動工會勞動保護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首先介紹了做好煤礦工會勞動保護工作的重要性與緊迫性,然后分析了制約煤礦工會勞動保護工作的因素,最后探討了做好煤礦工會勞動保護工作的措施。
煤礦工會;勞動保護;對策
(一)做好勞動保護工作是煤礦企業競爭制勝和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保護勞動者的安全與健康是企業安全、文明、健康發展的一項重要標志。如果一個企業只重視生產,忘記或忽視安全,傷亡事故、職業病、職業中毒就會增多,職工的積極性就會受到嚴重挫傷,生產就不能正常進行,國家財產就會遭受巨大損失。因此,搞好勞動保護,防止或減少事故的發生,有利于企業的穩定、家庭的穩定及社會的穩定,從而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二)做好勞動保護工作是煤礦工會維護職工群眾利益的需要
工會是工人階級的群眾組織,是職工群眾利益的忠實代表,當職工在勞動中發現了危及到他們安全和生命的問題時,當職工中出現職業病、職業中毒和傷亡事故時,就迫切需要工會代表他們的利益,替他們說話,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在生產實踐中,工人有時會經常遇到工作條件差、工作環境不安全、勞動保護不力的情況。當職工把這種情況向管理者提出改進意見不被采納時,就迫切需要工會的關心、支持和幫助。當行政領導為追求功效和利潤,盲目蠻干違章指揮,要求職工冒險作業,職工的人身安全受到嚴重威脅時,需要工會出面干預,抵制違章蠻干,保障他們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同時,新職工到崗后,也需要工會對他們進行勞動保護知識方面的教育,以保護新到崗位職工的安全和健康。
(三)做好勞動保護工作是法律賦予煤礦工會的權利和義務
工會應理直氣壯地做好勞動保護工作。如果工會不關心職工的勞動條件,不注意幫助解決安全生產、工業衛生方面的嚴重問題,不同那些漠視和違反國家勞動保護法規和官僚主義行為作斗爭,那就違背了工會的性質和職能,就是對黨和人民不負責任,就會嚴重脫離群眾,失去職工的信任和擁護。
(一)工會組織的建設
1.工作人員方面。企業工會負責人(工作人員)的人選必須是政治素質較好、作風民主、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識和組織、協調能力,敢于和善于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并能與企業經營者合作共事,共謀企業發展。同時,由于企業工會是一個NGO組織,因而對從事這一工作的人員還應當具備較高的道德水平,并且對于所要承擔的道德領域表現出關心理解和興趣。
2.工作經費方面。煤礦工會無獨立賬戶和工會經費使用權,不能保證工會工作的正常運轉。由于基層煤礦工會沒有獨立的法人地位,也不是事業機關,工會經費難以依法撥繳到位,煤礦企業工會無獨立賬戶和工會經費使用權,只能依附于企業,因而工作開展十分艱難,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
(二)對煤礦工會工作認識方面
1.由于行業特點,上級總工會組織及相關部門對煤礦行業工會的認識不到位,縣級地方工會對煤礦企業工會工作服務、協調和指導不夠有力,實現工會工作的重心向非公有制企業轉移的步伐較緩慢。因而對該行業工會的指導、支持和重視的力度不夠。
2.煤礦的業主及其管理者認識不足,實際工作中對工會工作不聞、不問、不支持。基層工會作用的發揮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礦方業主的支持與否。企業經營者重視和支持工會工作,工會才能“有位有為”。目前,業主普遍認為工會的職責僅限于收費和節日慰問,沒有認識到工會在發動和鼓勵職工對煤礦生產各環節進行有效的直接監督,配合礦方的安全生產管理,最終能促進煤礦實現安全生產;沒有認識到工會是培訓和教育職工提高勞動技能、遵章守紀作業,營造愛崗敬業氛圍,最終達到提高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實現雙方共贏的目的;沒有認識到工會是企業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最為有效的正式的溝通渠道之一,在緩和與調解工人與礦方、工人之間的矛盾和誤解,營造良好的社會人際關系,輕松和諧的工作環境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煤礦職工對工會的性質和作用認識不清。一方面,煤礦工人流動性大,整體素質偏低,思想觀念落后、法制觀念淡漠,對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領會甚少。沒有認識到工會是工人的家,是工人自己的群眾組織,是工人合法權益的捍衛者和代言人,是工人向政府及其部門反映情況、建言獻策的正式渠道,是工人與礦方平等對話、相互溝通的代表。由于煤礦職工對工會的性質和作用認識不清、工會與自身權利的關系不了解,以及所看到的煤礦工會目前運轉現狀,導致煤礦工人參與工作、參加工會活動的積極性不高,對工會的信任度和期望值較低。
(一)做好煤礦工會外部環境支持的建議
工會的職能作用的發揮和影響力的加強則更多地靠上級工會和基層煤礦工會共同協作開展有效工作來實現,而基層煤礦工會人力、財力、智力缺乏是顯而易見的,基層煤礦工會正常運作所需的人力、財力、智力的兌現,在理論上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但在具體實踐、運行、操作過程中還是會出現一些實際問題。
(二)做好煤礦工會內部環境協作的建議
一是維護企業整體利益與維護職工利益相結合。企業的利益與職工的具體利益是密不可分的,沒有企業的整體利益,職工具體利益就成為一句空話。反之,不保障職工的具體利益,企業也就失去了生存和發展的根基。二是雙方利益的協商方式維護與運用法律手段維護相結合。一般應采取與有關方面協商和調解的方式,使問題得到圓滿的解決。分歧很大,必須通過法律手段,向當地仲裁機構申訴,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三是長期利益與短期利益、具體維護與政策維護相結合。四是提高職工素質與提高經濟效率相結合。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應當大力提高職工的素質,職工也應當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工會要充分發揮大學校的作用,千方百計地做好提高職工素質的工作。
對于煤礦行業來說,生命安全權和身體健康權是煤礦職工最迫切需要維護的最基本的合法權益。而要使這一目標能夠基本實現的前提是煤礦企業必須做好煤礦工會勞動保護工作。近年來,我國各級政府及其相關部門從行政管理、執法、服務扶持的角度,出臺了若干法規和政策,扶持了不少的資金,旨在推進煤礦企業向本質安全型企業的轉變,促進煤礦行業有序、安全、健康、環保、高效的發展。
[1]法律出版社法規中心編.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礦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2]劉文生.淺析煤礦企業本質安全化[J].北京:集團經濟研究,2007年第04期中旬刊.
[3]王成發.對煤礦安全管理的研究IJ].中國集體經濟,2007年06期: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