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麗萍/黑龍江省高速公路應急處置救援中心
會計信息系統發展歷程及發展趨勢
沈麗萍/黑龍江省高速公路應急處置救援中心
會計信息系統在實際的應用中改變了很多傳統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內容,這一系統的應用使得會計工作的效率和質量都有了非常大的提升,它能夠很好的保證會計工作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以便能夠更好的促進企業的科學決策。本文主要分析了會計信息系統發展歷程及發展趨勢,以供有關人員參考和借鑒。
會計信息;系統發展;發展趨勢
在會計工作中,會計信息系統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能夠很好的保證我國會計工作的質量,我國的會計信息系統也經歷了很長時間的發展和演變,在功能上和質量上都有了很大的發展和轉變。我國的會計信息已經經歷了很長的發展時期,當今,我國的科技水平有了很大的進步,所以,我國的會計信息系統也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一)手工會計信息系統(15世紀——至今)
這種信息系統在工作中的中心環節就是會計恒等式、會計循環、會計科目表、分錄和賬簿,這種系統模式是13、14世紀的威尼斯商人發明的,后來又經過了意大利科學家長時間的研究和嘗試,并對其加以整理之后而形成的一套會計信息系統,直到現在,這一系統還在使用。
(二)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20世紀50年代——至今)
這一信息系統的主要特點就是將電子計算機技術應用在手工會計工作中,這種模式和手工會計信息系統相比有著非常明顯的優勢,所以在實際的應用中能夠發揮更大的功能。這種系統主要還是傾向于橫向的發展,直到其能夠在整個企業的管理和經營中都能夠橫好的發揮其積極的作用,這一系統可以完成以下幾項極為重要的內容,首先是對會計信息的處理,其次是對會計信息的管理,然后再通過相應的分析和管理找到適合的決策方式,這樣就能夠更好的促進決策的可靠性和科學性。
(三)準現代會計信息系統(20世紀60年代末——至今)
計算機數據管理技術經歷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統、數據庫系統三個階段。數據庫會計的理論模型可以追溯到1939年,由戈茨(Goetz)提出,該系統是保存最原始狀態的數據,以便數據可以按照最切合每一個用戶需求的形式進行組織。遺憾的是,在建立數據模型時,主要按傳統會計模式的數據邏輯模型組織數據,利用數據庫技術對數據進行更多的分類操作;只描述與復式記賬會計體系有關的數據,未能用先進的數據結構描述會計處理的對象本身,以便系統能產生更多的視圖。
隨著數據庫、網絡技術的發展,REAL模式是理論最完善、研究最系統、變革力度最大、成果最多的一種創新模式,極有可能成為未來會計信息系統的主流模式。其核心是集成,集成業務處理、信息處理、實時控制和管理決策。它不僅僅局限于財務管理,而是面向整個企業管理,從詳細記錄最原始經濟業務事件的屬性或語義表述于數據庫中開始,而不是從記錄經過人為加工后的會計分錄開始,其基本元素不再是科目、分錄、賬簿。
(一)向IT時代發展,采用開放式架構
近幾年來,信息技術不斷發展和創新,我們的社會由工業化的社會逐漸向信息化社會邁進,知識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使得會計工作在方式和內容上都發生了很大的轉變,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能夠為會計信息系統的發展提供非常好的平臺,同時還能夠使得我國的會計信息系統在功能上又較大的發展和飛躍,IT時代的到來使得會計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傳送都比以往更加的方便和快捷,同時在保密性上也有著更大的保障,在會計信息系統的建設中還應該充分考慮到我國的類似企業在信息交流和共享方面的問題,同時還要注意對原有信息系統進行有效的改進和創新,只有這樣,我國的會計信息工作才能夠更好的滿足時代發展的需要。
(二)開發更新信息系統軟件
當前,我國會計信息系統發展中的一個非常主要的問題就是怎樣才能在合理利用IT技術來不斷發展和創新會計信息系統,我國的計劃是在不久的將來,我國的會計單位中,802%以上都能夠很好的實現會計信息電算化。在以后的發展過程中,我國的會計信息系統主要還是將工作的重點集中在AIS和MIS兩大技術的相互融合,要在信息系統的管理中不斷的開發新型的軟件,然后在發展中不斷向互聯網和網頁方向發展,從而也就能夠很好的建立一個能夠和網絡協議和現有的程序進行有機融合的一個新的形式,將原來的應用程序按照當前的需求進行改寫,這樣就能夠使得其代碼能夠歌互聯網能夠相互適應。
(三)建立安全機制
1.建立輸入控制制度,為會計系統的安全提供保障。要建立一個科學合理的會計確認制度,對于電子版的初版憑證進行有效的確認,同時還要使用相關的技術對憑證的可靠性進行充分的檢查和確認,這樣就能夠更好的確保數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同時這些數據還應該真實的反映在會計信息的表格當中。第二是要建立一個記賬憑證輸入制度,這種制度是為了能夠更好的實現記賬憑證走向電子化,利用網絡技術將相應的憑證自動生成電子版的形式,同時在憑證自動生成的過程中,還要盡可能的減少人為因素對其的干擾,確保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2.建立會計數據監控制度,為會計信息系統的安全提供基準。首先建立嚴格的內部管理制度。在制定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時可以借鑒相關的法律規章制度,從法律、道德、紀律等方面約束企業內部工作人員,以防止企業內部工作人員的舞弊與犯罪行為。其次建立數字簽名確認制度。企業與往來客戶雙方都向其共同信賴的第三方機構(CA)申請用戶身份證書,并將各自的相關信息及內容列入自己的證書域內,同時設定自己的簽名密鑰,甚至可以擁有加密密鑰對。再次建立監控制度。做好嚴格的系統監控工作,在系統產生錯誤時,能夠盡早地產生錯誤報告并給出錯誤次數的統計,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判斷有無非法用戶進入會計信息系統,并隨時采取措施,保證系統的安全。
3.建立安全控制制度,為會計信息系統的安全提供基點首先建立網絡安全控制制度。通過防火墻技術、密碼技術對信息加密實現網上訪問的安全性。其次建立環境安全控制制度。再次建立軟件安全控制設。通常對軟件程序的保護措施是對數據和程序加密,要對計算機病毒進行防治等。最后建立系統關聯方和企業內部人員道德的控制制度。選擇信用好的合作伙伴,內部審計人員及時發現問題,及時進行控制。對于那些有意破壞的關聯方要提出警告,加強對工作人員社會道德觀念的教育,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教育,并利用政策進行權限控制。
在我國現階段的發展中,科學技術是主要的推動力,它也是各個領域能夠不斷發展和創新的有力保障,我國經濟和科技的發展也一定能夠對我國的會計信息系統帶來新的血液,從而也更加有效的推動企業的發展,逐漸建立一個公正公平的市場環境,而這也需要準確的會計信息作為基礎的保障。
[1]黃曉輝.關于影響會計信息化進程的諸多因素分析[J].商業經濟.2006(02).
[2]李清.會計信息系統模式的發展歷程[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