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樂
(中國人民銀行沈陽分行,遼寧沈陽 110000)
金融服務與監管
淺議預付卡行業洗錢風險防范
朱 樂
(中國人民銀行沈陽分行,遼寧沈陽 110000)
(一)預付卡簡介
預付卡是指以營利為目的發行的、在發行機構指定范圍內購買商品或服務的預付價值,包括采取磁條、芯片等技術以卡片、密碼等形式發行的電子支付卡片。其具體表現形式包括:禮品卡、福利卡、商家會員卡、公交卡等。預付卡按發卡人不同可劃分為多用途預付卡和單用途預付卡兩大類別。多用途預付卡是指由專營機構發行,可跨法人使用的預付卡種類,可在商場、便利店、餐館等多個簽約商戶處使用。單用途預付卡是商業企業發行,只能在本企業或同一品牌連鎖商業企業購買商品、服務,不得跨法人使用的預付卡種類,只在單個商家或法人機構范圍內使用。
(二)預付卡市場發展現狀
近年來,中國預付卡市場規模迅速壯大。根據上海銀商資訊有限公司提供的交易數據測算,2011年中國商業預付卡銷售規模達17,856.55 億元(不含交通、通訊、校園卡、會員卡、加油卡等),預付卡消費規模達14,399.58 億元。據此推算,商業預付卡拉動的消費已經占我國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的十分之一。同時,多功能預付卡在各個領域的使用范圍也逐漸擴大,根據艾瑞咨詢統計預計,2013年底多用途的預付卡將超過 3000 億元。目前,預付卡消費場景目前仍以大型商超、百貨為主。艾瑞咨詢的線上調研數據顯示,大型超市、商場百貨是中國網民用戶使用預付卡的主要場景,分別占比59.5%和15.7%;網絡購物則成為第三大消費場景,占比達到12.8%。另外,便利店、餐飲娛樂場所、酒店旅行、健身也是用戶頻繁使用預付卡的重要場景。
預付卡隨著消費市場的不斷擴大和支付手段的日趨多元化而逐漸發展,已成為社會公眾常用的支付工具。但是,目前的預付卡領域依然存在著洗錢風險控制薄弱問題,亟需加以引導規范。
(一) 單用途預付卡存在的洗錢風險
單用途卡的資金暫不需要由存管銀行管理,直接由發卡企業進行管理和支配。現有的單用途預付卡業務,雖然具體運作方式各異,但基本模式相對比較簡單,一般是由消費者從商戶(或商戶預付卡代銷渠道)購買特定金額的預付卡,然后持卡在特定商戶及其合作單位消費。通過發售預付卡,發卡商戶可獲得資金的沉淀收益(相當于一筆免息貸款)與相對穩定的客源,同時還能降低現金管理成本和假鈔風險。在巨大利益的驅動下,一旦管理不嚴,容易出現折價發行、偷漏稅、套現、個人名義開具公司名頭發票等風險。這些操作如果被洗錢分子利用,就會給發卡商戶信譽帶來巨大危害。
(二)多用途預付卡存在的洗錢風險
現在,我國只有取得了中國人民銀行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業才有資格發行多用途預付卡,相應風險管理已逐步得到規范和加強。但是,在具體操作中,還要關注以下情況。一是客戶資料真實性判斷。客戶資料的真實性是確保客戶身份識別有效性的基礎和關鍵,而客戶身份識別的首要資料來源就是客戶辦理購卡業務時提供的身份資料,如果不能對客戶身份信息進行確認,將會喪失管理的有效性。二是對代理人身份確認。由于目前部分辦理資料尚無影像信息,無法有效認定預付卡的消費人員,因此很難保證其經辦人是預付卡持有人還是其代理人。三是客戶提供資料存在抵觸和防范心理。客戶不愿意向支付機構提供涉及個人或公司的詳細資料,且當賬戶資料相關信息變更時也不及時通知,甚至個別客戶提供的信息不準確,造成持續管理時,聯系不到客戶本人。
結合轄區現實情況,監管機構針對預付卡風險防范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強化機構高管指導,通過召開轄區支付機構高管會議,對其進行培訓和測試,明確工作職責;二是指導機構人員依照自身制度強化內部管理,提升其制度執行力;三是采取多項非現場監管措施,不斷督導其自覺形成業務風險分析、防控意識。通過約談高管,全面、宏觀介紹預付卡機構工作成效與亟需改進之處,不斷增強高管責任意識;通過下發風險提示,詳細講解預付卡機構各類風險;通過電話詢問,督導其有針對性解決具體工作中發現的問題與風險隱患;通過非現場走訪,現場了解相關機構工作流程、公司內部各部門配合效果,指出存在的問題并持續監督解決;通過召開周例會,對其反洗錢聯絡員強化培訓與督導,各預付卡機構互動交流工作經驗與心得;通過持續非現場監管及機構自查,及時針對預付卡機構工作情況進行現場檢查。四是督導落實各項具體工作,力爭做到風險防控前置。對預付卡機構強調系統監控作用,減少人為風險;明確商戶簽約要同步進行實地盡職調查;強化內部反洗錢培訓;做好預付卡反洗錢宣傳。
(一)監管機構聯動,共同強化執法檢查
目前,預付卡分屬人行與商務部兩個機構管理,建立協調配合、資源共享的信息平臺十分重要,通過日常協調溝通,全面、統籌管理單一用途和多功能預付卡,同時幫助預付卡支付機構厘清工作環節,做好業務拓展與風險防控的有機結合。為此,兩家監管機構應加大聯合檢查力度,從各支付機構總部層面自上而下進行專項檢查,通過檢查了解其制度有效性,強化其人員執行制度的自覺性,綜合提高其防范洗錢風險水平。
(二)大型商場預付卡發行風險有待解決
無論是從發卡商戶還是從客戶角度來看,預付卡都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但是國內市場總體較為龐雜,而且隨著大型商場預付卡發行、使用日益頻繁,其相關風險亟待關注、解決。一旦出現利用商場預付卡洗錢行為,或者由于發行預付卡機構公信力不足預付卡廢止情況,都會在社會公眾層面造成負面影響,為該市場的可持續發展埋下隱患。針對這些問題,有效做好大型商場預付卡發行管理是當務之急,從長遠看,有必要逐步推廣第三方發卡機構模式和銀行托管模式。
(三)應進一步加強預付卡機構商戶回訪、走訪
預付卡支付機構應進一步強化客戶身份識別工作管理,構建以客戶為單位的操作模式,從客戶建立業務關系開始,結合客戶身份信息、業務交易內容、風險等級劃分、信息更新、資金交易流向、風險等級調整各階段進行持續監控。針對特約商戶,更應該從其財務與收入狀況、日常業務開展等方面對客戶進行全方位分析、判定。通過商戶回訪、走訪這一有效形式,加大系統性、持續性管理力度,保證商戶預付卡操作的日常安全,做好風險管理。
[1]李曉玲.關于預付卡市場發展的一些思考[J].中國信用卡,2009,20.
[2]高佳卿.后牌照時代中國支付行業發展分析[J].中國信用卡,2011,12.
[3]劉技學.2012年多用途預付卡十大預言.中國支付網,2011,12.
[4]艾瑞咨詢.2011年中國預付卡市場研究報告.2012
(責任編輯:劉曉鑫)
朱 樂,男,漢族,碩士,中國人民銀行沈陽分行,經濟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