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靜/哈爾濱軸承集團公司
運用成本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研究
高靜/哈爾濱軸承集團公司
在日益白熱化的市場競爭中,企業要想生存和發展,就必須不斷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而提高經濟效益的一個有效途徑就是加強企業的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成本管理得當,可以有效地降低企業產品成本,提高企業效益。本文將對企業成本管理的含義進行全面闡述,剖析當前企業成本管理面臨的困境,并分析如何應用成本管理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成本管理;企業經濟效益;對策
成本是企業產品銷售數量和銷售價格受到一定限制的條件下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關鍵因素。實施成本管理,降低產品價格,提高產品競爭力,提高企業固定資產的利用率,是大多數企業獲取最大化利益的重要途徑。如今,企業要取得快速發展,就需要加強對成本管理的控制。因此,企業要向現代化發展,就需要加強企業內部的成本管理。
1.成本管理的含義。成本管理是指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的成本分析、成本核算、成本控制等行為的管理工作。企業的成本管理包括多種方面,主要有成本預測、成本計劃、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內容。企業加強成本管理,可以提高產品質量,充分地調動企業職工工作的積極性,對企業各個生產環節開展合理管理。企業首先需要對企業的財務狀況進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再對企業開展成本管理。對企業的成本目標進行一個合理的預測,制定預測方案,然后對各種成本方案進行對比,從而選出最有的成本決策。根據成本決策的內容編制成本計劃,建立企業成本核算制度,是企業活動有章可循。建立配套的成本分析方案,追查和發現成本變動的成因,達到節約成本的效果。
2.成本管理理論基礎。成本理論主要有作業成本理論、戰略成本管理、產品生命周期成本理論、成本規劃、全面成本管理等五個方面的理論基礎。下面主要介紹成本管理中的三個理論基礎:(1)是指通過各種動態因素對成本進行分析。作業成本管理是以作業成本計算為基礎,主要是對供應商的生產作業進行成本管理,以達到“作業鏈”與“價值鏈”的最優結合。企業實行作業成本管理,可以是企業的產品在銷售與服務逐步合理化,從而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益。(2)戰略成本管理。戰略成本管理是指企業在戰略發展的角度上對企業成本結構進行分析,為企業發展提供決策與信息,企業的戰略成本管理主要是對企業所處的外圍環境來調整企業的戰略發展的一種成本控制。(3)成本規劃。成本規劃是指企業從對產品進行設計的階段到最后的銷售階段,對企業進行的成本規劃,目的是滿足顧客對企業產品的需求。
3.企業成本管理面臨的困境。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雖然發展較快,但在企業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成本管理問題:(1)企業職工與管理者成本管理意識薄弱。許多企業管理者管理觀念極其落后、陳舊,管理方法也不科學。大部分管理者沒有意識到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與成本管理息息相關,企業市場的競爭其實就是企業成本管理制度的競爭。因此,在成本管理的范圍與方式等方面存在諸多不同意見,導致企業成本管理不嚴謹,缺乏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2)成本核算不合理。有的企業管理者為了掩蓋企業的真實的財務狀況,指示財務人員制造假賬,致使會計信息失真,導致企業遭受重大損失。如果管理層缺乏這方面的重視,則導致企業虧損愈發嚴重,甚至面臨破產的困境。
1.完善企業成本管理體系。企業如果經濟效益低下,企業也難以維持正常經營活動,所以,企業需要完善企業成本管理體系,促使企業經濟效益不斷提高。完善企業成本管理體系,首先要加強完善其基礎體系,根據企業實際經營情況,全面分析企業的財務狀況,研究企業在人才成本、銷售成本以及生產成本的發展程度,從而建立一套與企業自身發展相適應的的成本管理體系。站在全局的立場上,分析企業的成本管理內容、方式方手段、研究對象等,根據企業的銷售特征、產品特征,確立完善的成本監控體系,對企業各個生產環節實行有效控制。建立成本管理責任制度,加強企業管理者的責任感,企業管理者需要對自身崗位的各項成本實施嚴格監控,降低企業成本。另外,在各個崗位建立成本責任制度,加強企業職工與成本管理的聯系,是企業職工樹立成本控制的觀念,制定獎懲制度來規范企業員工的行為,使全民參與企業成本管理。
2.樹立成本管理理念。樹立成本管理理念實現現代企業管理的有效途徑。首先,樹立企業全民成本意識和成本控制。注重企業職工的成本管理意識教育,可以使企業職工自覺地降低企業產品成本,使職工更具有責任感和集體感,并主動地參與到企業的成本管理中來。因此,企業應該注重在企業內部開展成本管理教育,營造一種良好的企業成本管理的內部環境,提高企業職工成本管理的積極性,建立起致力于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良好氛圍。其次,制定科學合理的全員成本管理指標,實行獎勵制度。對自覺完成成本管理的單位和個人實行獎勵,鼓勵其參與成本管理的積極性,對難以完成成本管理的單位和個人,則進行適當的處罰,刺激員工增強成本管理意識,致力于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另外,將企業成本指標分配到各個部門、車間、職工,形成成本管理網絡。
3.嚴格控制采購成本。嚴格控制采購成本,提高采購質量,降低采購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首先,完善材料采購內控制度。有效的內控制度可以規范企業職工的采購行為,從而從制度上落實各項采購行為,減少違法違紀現象的發生。建立采購內控制度,規定各項材料的價格預算、授權人權限,嚴格設置采購程序、審批制度以及相應的責任制度。其次,形成價格檔案以及價格評價機制。采購部門需要對采購自資料進行整理,統一的價格檔案。對于非常重要的材料價格,形成一套有效的價格評價制度,由企業專職部門來定期收集相應的價格信息,并通過分析與評價目前的價格水平加以評價。
綜上所述,企業成本管理對提高企業經濟效益至關重要,企業管理者應該加強對成本管理的重視,采取各種有效措施提高成本管理,不斷完善成本管理體制,樹立成本管理意識,使企業用最少的資源卻最大化的利益,進而有效地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1]紀新華.運用成本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探索 [J].中國商貿,2012.5(8): 199-200.
[2]白蓉.加強企業成本管理提高經濟效益[J].中國經貿,2011.9(16):189-190.
[3]文敏.建筑企業會計成本控制[J].城市建筑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6(30): 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