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艷紅/阿特拉斯·科普柯(沈陽)建筑礦山設備有限公司
論現代會計的成本管理理念
鄧艷紅/阿特拉斯·科普柯(沈陽)建筑礦山設備有限公司
成本一直以來都是人們非常關注的一個話題,如何控制成本的多少,如何對成本進行更好的管理,很多人長時間以來也都做了很多的研究。很多理念長久以來被眾人認可,但是伴隨各個方面的不斷地變化,長久以來使用的理念不足以滿足現在的企業。于是對于成本出現了很多現代化的管理。
成本管理;現代化;成本控制
引言:一個企業若想收獲更多的效益,在收益不變的條件下,減少成本就是唯一的辦法。曾經使用的理念已經不能夠應變企業現有的業務要求。現代化的會計信息系統的條件下,很多的單位也優化了企業成本方面原有的管理思想。新增了各種辦法來應對成本方面的現代新變化,各個方式方法聯系又制約,很好的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并且獲得效益。本文就其現狀等各個方面著力分析對于成本方面,各企業對于其管理做出的相關制度進行分析。
為了使企業現有的物質資源經濟資源最大化的利用起來,是企業的效益利潤都最優化,一直以來人們都十分注重成本的控制。過去人們采用簡單的方法降低成本,但各方面的進步,這些簡單單一的降低成本的辦法也隨著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如何結合現代化的方式方法,優化原有的成本控制的方式辦法,使企業在現有的經濟水平物質基礎的條件下達到更優的效益。現代化的趨勢由此而生。
金融危機,經濟蕭條和通貨膨脹等等因素對現行的企業影響十分重大。因此對于原有的成本計量的辦法大多已經不再適用于現行的各大企業。原有的傳統的成本計量要求我們財務人員必須按實際記錄,保證賬目與實際的金額完全對應。但是在物價變動明顯的今天,如果仍是單一的嚴格按照當時的買入價進行成本記錄,當企業賣出時,這種商品的市場價格往往有著大幅度的升高或者降低。這樣企業單純的按照賬面的成本加價賣出,原本可以更高價格的商品以低價格賣出,市場價格較低的商品同時滯銷。這樣會給企業帶來經濟損失,不能達到利益最大化。
在現代經濟社會中,傳統的第一、第二產業的重要性逐漸下降,第三產業——服務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迅速發展的第三產業改變了整個社會的產業結構,這種影響隨著旅游業、銀行業、保險業以及電信業等市場的開放而擴大。相對傳統的制造業來說,服務業的最終產品成本結構難以區分,傳統的變動成本管理方法并不適用,因為這些產品不但產品本身難以確認,而且其產品中的混合成本也遠大于易于區分的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同時,許多制造業由于從傳統的賣方市場過渡到買方市場,也面臨眾多的新成本問題,如;全面質量成本、顧客滿意度等。因此,成本會計人員必須花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尋求更恰當的成本管理方法,為管理提供與新經濟環境相適應的成本信息。
在高科技蓬勃發展的新形勢下,隨著計算機數控機床和人工智能工具、電腦輔助設備等高科技成果在生產活動中的廣泛應用,企業的生產方式與產品成本管理方法已顯示出許多根本性的變革。由于當前許多企業已從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生產轉變為資本密集型與技術密集型生產,直接人工成本在總成本中的比例由20世紀70年代的40%下降到80年代的20%、上世紀末的10%。目前,在有些高科技制造業中直接入工成本已降到5%以下。同時,間接制造成本的比例大幅度提高,其成本構成內容也更復雜,這就要求成本會計人員必須更深入地了解間接制造成本產生的原因,即其成本動因,為管理提供適用的成本信息。
現階段由于各方面的發展,傳統的成本計量管理辦法已經不足以滿足現行企業的需要。但是對于仍在飛速發展的社會,現行的計量體系也不會滿足將來的企業。因此,保持不斷地變化發展,隨時進步并在完善才是最為重要的。在完善變化中也應注意以下幾點。
每項工作都不是獨立存在的,都是企業運轉過程必不可少的。某項具體管理辦法發生變化的時候,首先要做的,也是最為基本的就是注意他是否具備一定的綜合性。
企業若想長久不斷地更優質發展,當我們改進現有的體制時,最應該避免的是只考慮當下的利益,而沒有考慮企業的長遠發展。企業的發展也不是一個短期的經營活動。注重決策的長久有效性十分的關鍵。
1.價值鏈分析:在現代成本管理方法體系中,價值鏈分析是其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價值鏈是用來描述企業在研究、開發、設計、生產、銷售產品過程中,其作業與產品價值之間關系的一種方法。
在產品價值形成過程中,企業必須嚴格區分價值增值作業與價值不增值作業,應盡量減少價值不增值作業從而減少企業生產成本。例如:存貨在企業生產活動中只起到有備無患的預防作用,它的存在并不能使企業產品價值增加,因此應盡量減少這種作業成本。半成品在企業生產部門的傳送作業也不能使企業產品價值增加,應運用網絡規劃的科學方法合理布局企業的生產車間,來減少半成品傳送作業使其傳送成本最小化。
2.全面質量管理:全面質量管理被認為是上世紀末最重要的成本管理研究課題之一,它的核心是產品要全面滿足顧客的需求。目前西方制造業一大管理理念就是“質量是免費的(Quality is free)”,也就是說高質量產品所獲得的收益遠大于產品出現質量問題獲得的收益問題,因為產品出現質量問題如返修、銷售退回等,要付出額外成本、大幅度沖減收益。其內涵就是“為顧客提供質量上零缺陷的產品是企業責無旁貸的義務”。對待質量問題,傳統的成本效益分析一定要結合企業的長期利益進行運用,追求質量上零缺陷的產品是企業不顧一切代價要達到的目標,因為劣質產品或不合格產品在目前買方市場條件下意味著企業要失去顧客、失去市場占有份額,最終結果可想而知。全面質量管理的起點是應顧客的需求而設計產品,其終點是保證這種產品令顧客滿意。
質量是指消費者對產品或服務滿意的程度。追求質量當然要付出成本的,質量成本一般包括預防成本、檢驗成本、內部缺陷成本和外部缺陷成本。它們是企業為確保產品達到規定的質量水平而付出的費用。世界上許多成功的大公司如美國的福特汽車公司、英國的英國通訊公司、日本的富士和豐田公司等都把全面質量管理作為他們上世紀90年代取得巨大成功的最主要因素。
現階段由于各方面的發展,傳統的成本計量管理辦法已經不足以滿足現行企業的需要。但是對于仍在飛速發展的社會,現行的計量體系也不會滿足將來的企業。因此,保持不斷地變化發展,隨時進步并在完善才是最為重要的。
產生于日本及歐美的現代成本管理理念與方法已逐漸被我國企亊業所采用,實踐證明,我國企業在運用這些方法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以人為本。在現代成本管理這個系統工程中,人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企業如何設計適當的激勵制度以調動全體員工的能動性是管理者運用現代成本管理方法首先要考慮的問題。無論如何完美無缺的管理方法,如果不能使員工自愿、積極主動參與,也只會適得其反。因此,現代成本管理方法一定要與“以人為本”的現代管理思想相結合。
2.注意全面性。成本管理活動是復雜的系統工程,在進行成本管理系統設計時,一定要注意全面性,要全員參加,落實到生產和管理的全過程,不能采取武斷的命令下達式,特別是作業成本法制度設計,必須取得各級管理人員和基層車間工人的全力支持才能順利進行。
3.每項工作都不是獨立存在的,都是企業運轉過程必不可少的。某項具體管理辦法發生變化的時候,首先要做的,也是最為基本的就是注意他是否具備一定的綜合性。
4.企業若想長久不斷地更優質發展,當我們改進現有的體制時,最應該避免的是只考慮當下的利益,而沒有考慮企業的長遠發展。企業的發展也不是一個短期的經營活動。注重決策的長久有效性十分的關鍵。
1.與傳統的相比,目前人們廣泛使用的現代化的有著不一樣的優化的理論基礎,第一早期的成本控制活動更加的注重經營責任,但隨著我們歷經經濟萎縮,通貨的膨脹等等過程,現代的成本控制往往在注重經營的基礎上有了新的目標。那就是針對決策更加的注重有用觀的問題。第二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它們兩者的會計原則有所變化。傳統的成本計量要求我們必須要嚴格按照當時買入的計價,但是如此計價的方式方法,在一切都變化迅猛的今天已不再適用。金融危機等嚴重的影響著我們,很大可能上存在這種情況,當我們賣出時它的價格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此順應時代的發展,用現在的現行價格記錄它的變動后的成本,更加的適合現在的企業。
2.現代化的成本計量在優化后的理論基礎上也衍生出不同的計量標準,可行辦法。我們每個人都知道,現在的一百塊錢是不能和幾十年前的一百塊同樣做比較的。這種現象存在的原因就是貨幣有價值的同時,時間同樣有著價值。而傳統的成本計量并沒有考慮這種時間上的價值。因此,優化后的現代化現行的成本計量可以更加準確的計量具體貨物商品的具體成本。在這個信息漫天的時代里,傳統的成本計量辦法并沒有關注相關的有價值的信息。因此傳統的成本計量僅僅就只能映射出企業在過去的會計年限中,生產經營加工銷售給企業帶來的收益。而現代化的計量辦法大大程度上避免了這種情況。現階段人們應結合各類的相關信息,對于企業未來的生產經營,加工銷售貨幣的流入等等情況做出及時有效的分析預測。這樣優化后的計量就大大地減少了未來與現在的成本計量發生沖突的可能性。
結語:本文通過著力于企業對于成本方面的管理方面的發展以及現狀進行分析,透徹并且全面的指出了企業對于成本的控制和監督以及對于現代化的變更都極大的重視。同時也從多個角度分析了現代化優化對于企業極為重要。原有的成本控制體系已經不能夠滿足現在的企業各方向的發展。優化后的體系注重時間的價值,經濟的變動等因素。不單單考慮商品的賬面價值,同時將影響商品價格的其他因素考慮在內,這樣更加準確的記錄了商品現實的價格,也更加透徹更加全面的體現了商品現階段和將來的走向,幫助企業做出明確地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