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偉峰/廣州市番禺職業技術學校
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初探
鐘偉峰/廣州市番禺職業技術學校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工作和日常生活都離不開計算機,熟練使用計算機成了當今社會每個人的必修課,因此,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是大中專院校必修的一門基礎課,根據自己近幾年的教學經驗,同時也參考了同行業的優秀老師教育教學法,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的教學進行了系統地反思,以促進今后更好地教學。
計算機;基礎;教學反思
作為計算機知識的奠基石計算機應用基礎,其目的在于了解計算機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作用,掌握計算機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操作,以使其在今后的工作崗位上靈活使用計算機進行現代化管理,提高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對于他們來說,計算機理論、原理、系統知識要學,但更應注意實效性,因此其教學的方法不能完全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應該有自己的特點。特別在“職業技術學校”教育的計算機教學中更應體現出教學的特點,努力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使他們走上工作崗位后能適應工作需要,滿足社會的要求。該課程對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對順利完成后續課程的學習,對畢業后能迅速適應崗位需要、具有可持續發展的再學習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用人單位一般都要求畢業生能夠熟練操作計算機辦公軟件,強調的是計算機基礎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為適應社會的發展要求,而需要培養出合格的計算機熟練操作的人員。
上至國家教育部,下至院校,都把計算機應用基礎列入重點基礎課程,同時,全面推行考證制度化,實行職業院校學生雙證畢業制,因此,計算機應用基礎(高新技術)等級證的考試被列為學生必考的證書之一,市場的需求、應用以及考證的要求,學好這門課程是當務這急。
1.在教學中應與學生進行交流。首先,應該幫助學生走出思想誤區。有些同學認為計算機不是自己的專業,學不學無所謂。其實不然,計算機作為各門專業最基本的工具,任何專業都應該掌握計算機的基礎知識。教師在授課中把一套系統的內容詳細講給學生,如果學生能認真學習并掌握,即使將來軟件更新了、升級了,憑自己扎實的基礎也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而且漢字的錄入在當今社會上還有一定的市場和應用價值,并且是學習其它微機課的基礎。不能因為練習打字單調無趣還要付出辛苦而放棄它;也不能只是一味地練習打字,其它的什么都不會,也不去學,那樣就成為單純的打字員了,這絕不是我們職校生學習計算機的最終目的。其次,加強課堂互動。
傳統的教學中,一般是老師一味地講解內容,與學生交流的也不多,這樣很容易導致滿堂灌的情況。我們應讓實踐課成為學生學習的主要戰場。為了保證學生在上機時間內完成實驗任務,教師應悉心輔導,學生應反復練習,體會通過某個操作所得的結果,尋找操作的技能、技巧,最終達到能綜合運用的目的。每次上機時應該采用記成績制度并且加以評比,用以激發學生完成上機任務的積極性,實踐證明采取每次上機后教師對學生的操作記成績的方式,能更好地使學生高效完成實驗任務,學生學習勁頭更足,這樣課堂教學效率更高。上機操作課應該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習到更多的知識,操作更熟練,為今后的工作、學習、生活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2.適當調整計算機基礎課的內容。計算機發展迅速,計算機基礎的課程內容也更新快。目前我們主要對教材里的Word、Excel、Windows、五筆打字知識進行詳細教學,而忽略了互聯網知識的教育。我認為,互聯網知識其實和OFFICE系列軟件同樣重要。現在是信息社會,互聯網無處不在,大部分學生對互聯網的認識還局限于游戲和QQ上,作為計算機基礎知識應介紹互聯網知識,讓學生正確認識互聯網在社會、學習及以后的工作中起到的作用。而且中職校的起點是初中,有部分同學對學習提不起興趣,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學可以利用網絡資源和優勢,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教學中可以發現學生對網絡非常感興趣,很多學生都有QQ或郵箱,老師可以將自己的郵址和QQ號碼告訴學生,然后把班上同學的QQ加進來,通過QQ或郵箱將作業、資料發送給學生;學生也可以將上機作業結果及相關資料發送給老師批改,對作業中的疑問還可以隨時提問,老師可以及時回答,并將作業批改的結果傳送給學生。有時學生在QQ中會和老師聊一些生活中的事情,這樣增進了師生感情,老師還可以在適當的時機提醒他們不要太沉迷于網絡,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上,正確對待互聯網。因此,適當增加互聯網知識的介紹,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
教育技術史權威塞特勒說:“技術的重點在于工作技能的提高和工作的組織,而不是工具和機器”,教育是一門特殊的工作,教育更要講究技術。計算機應用基礎課這門課程具有很強的實操性,要讓學生有更多的操作機會,而對于老師來說教學基本思路是精講多練,那么如何組織教學呢?常規的教學模式一般是:介紹知識點――演示――課堂練習――指導――小結(反思)――課外作業,象公式一樣,從一至終的教學到期末。這樣的教育技術顯得比較枯燥,課堂效果不太理想。如果合理適時地變換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會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現在的教學方法很多,據不完全收集整理有700余種,具體用哪種方法更有效,我覺得針對這門課教法主要“以實操訓練為主的方法”更為有效,相應的有任務驅動法、引導探究法、項目教學法等等,進行互補式教學,不要拘泥于一種教學模式,例如:在講Windows操作系統時可以采用引導探究法,而在講辦公軟件時,知識點不多的情況下可以采用任務驅動法,單元小結或綜合練習時可以采用項目教學法。而對于主體性的學法可以采用“提示型教學方法”、“自主型教學方法”、“共同解決型教學法”。
總之,《計算機應用基礎》是一門不斷更新的課程,教師應該轉變觀念,切實改進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有步驟有計劃地過渡到“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上,充分調動學生的能動性,使學生主動建立起知識和能力的個人結構。結合計算機理論性和實踐性很強的特點,要在教學中選擇一套適合高職學生的教材。教師應全面掌握教材,采用靈活的教學手段,篩選出教學的重點、難點,精心組織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輔助教學軟件,把理論和實驗操作有機地結合起來,使理論寓于操作中,在操作中消化理論。最后,作為一個計算機專業課老師,希望每一位學生都能深刻認識到學習計算機的重要性,使自己的才華得以最大限度地發揮,真正成為社會上的棟梁之才。
[1]《現代教育理論》,扈中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第8章.
[2]《教育心里學》,李應龍,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1,第9、10章.
[3]《現代教育技術》,李世榮,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9,第1章、第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