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 趙 寧
河北省旅游產業拓展研究*
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 趙 寧
旅游業是極具發展潛力的朝陽產業和綠色產業,是河北調結構、轉方式的重要切入點和突破口。近年來,盡管河北旅游業發展較快,但仍存在發展規模還不夠大、產品檔次還不夠高、市場主體還不夠強、服務功能還不夠齊全、管理體制還不夠順暢等問題。實現河北由旅游資源大省向旅游強省的跨越,必須進一步豐富產品線路,提升區域旅游的主題形象;進一步壯大市場主體,增強旅游產業的發展活力;進一步完善配套體系,構建產業發展的綜合保障;進一步深化改革創新,優化政府監管和服務職能。
產業拓展;旅游產業;旅游線路
河北旅游資源豐富,區位優勢明顯,交通方便快捷,消費人群集中。目前,擁有世界文化遺產3項,非物質文化遺產132處,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5座,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地質公園、自然保護區57個,國家4A級以上景區110個,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68處。近年來,河北旅游業發展迅速,取得了顯著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旅游市場進一步高速增長。
2013年,河北共接待海內外游客2.71億人次,旅游總收入達到2010.1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7.7%和26.6%。隨著河北旅游產業“兩環兩沿”戰略布局的日臻完善,全省“南冷北熱”的傳統旅游格局和旅游方式逐步發生改變。同時,假日經濟對社會消費的拉動作用愈發明顯,2013年假日旅游共接待海內外游客5023.3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79.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9.8%和28.4%,為有效擴大內需、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旅游消費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旅游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
近年來,通過實施重點旅游項目建設工程和景區整改提升攻堅工程,全省景區的整體品質大幅提升。通過設立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詢服務中心、旅游綜合服務體等配套設施,全省旅游的公共服務體系也日益健全。目前,全省已初步形成了一個由觀光、休閑度假、專項旅游產品組成的產品體系,旅游產品類型和季節結構明顯優化。在產業融合方面,鄉村旅游、紅色旅游、體育旅游、科技旅游、工業旅游蓬勃發展,旅游業的科技文化內涵得以大幅提升。
(三)旅游知名度進一步提升。
近年來,河北相繼舉辦了“河北旅游進首都社區”、“冀望蘇浙滬·合作贏未來”、“全國網絡媒體河北行”、“全國知名作家看河北”等一系列大型宣傳營銷活動,組建了“承秦唐”和“北太行”兩個區域旅游營銷聯盟,推動成立了“京港澳高鐵旅行社聯盟”,與重點客源地大型批發商和主流媒體開展對接合作,強化了旅游營銷模式創新,極大提升了“誠義燕趙、勝境河北”的形象品牌。
(一)旅游產品:龍頭型、休閑型、集聚型旅游線路開發不足。
一是缺乏龍頭型旅游線路。與北京、河南、山西、山東等周邊省市相比,河北尤其缺乏龍頭景區,缺乏有影響力的經典線路和旅游品牌,很難成為國內外游客的首選地和優選地。二是缺乏休閑型旅游線路。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作壓力的加大,居民對休閑與體驗旅游的需求越來越旺盛,但目前河北各旅游景區還沒有重視這一發展趨勢,以八大精品旅游線路為代表的現有旅游產品仍偏向于低層次的觀光旅游。①包括冀東海濱度假旅游線、承德皇家風情旅游線、京北草原風光旅游線、塞北壩上旅游線、京郊太行風光旅游線、燕趙文化旅游線、冀東南民俗風情旅游線和萬里長城旅游線。三是缺乏集聚型旅游線路。河北地貌齊全、風光壯麗、歷史悠久、古跡眾多,具備海濱海島、山區高原、森林草原、優質溫泉、天然冰雪等多種旅游資源,但受地域南北狹長、京津地理分割等影響,這些資源大都呈現點狀、分散狀態,很少能連片成帶、集群分布,這極大制約了河北集聚型旅游線路的開拓與發展。
(二)市場主體:旅游經營主體、消費主體、監管主體問題較多。
旅游市場主體包括經營主體、消費主體和監管主體。一是在經營主體方面:目前,一些經營主體存在無照經營、超范圍經營、惡性價格競爭、強迫或變相強迫消費、履約不到位等問題。其中,服務質量問題最為普遍。比如,旅游飯店行業存在“重硬件、輕軟件”傾向,旅游景區在旅游旺季的服務質量問題突出,旅行社在低價競爭狀況下難以保障接待質量,旅游餐飲店、旅游購物商店等存在旅游產品質價不符等問題。二是在消費主體方面:由于我國旅游消費市場的培育和發展時間較短,消費主體普遍存在消費心理不成熟、消費行為不理智、維權失當、行為失范等問題。三是在監管主體方面,當前河北的旅游監管執法隊伍,無論是規模、數量,還是素質、能力,都遠遠不能滿足旅游業快速增長的需要,而且,旅游監管的職能和手段有限,致使旅游部門“大市場職責”與“小市場權限”的矛盾日益突出。
(三)產業配套:交通設施、景區設施、配套產品尚未適應旅游發展需要。
一是交通設施。目前,河北交通仍過于倚重陸路運輸,航空、海上客運交通發展滯后。在航空方面,與其他東部沿海省份相比,河北機場數量少、開通航線少,遠程游客到達河北旅游大多要在北京中轉;在航海方面,河北雖然瀕海,但秦皇島港、京唐港、黃驊港的主要功能是為工業服務,缺少客運碼頭和配套服務設施。??湛瓦\交通的滯后,嚴重制約了河北旅游對國內遠程客源市場和入境市場的拓展。二是景區設施。目前河北多數景區重視景點開發而輕視配套設施建設,各景區在規劃設計時就對景區內配套的餐飲、住宿、交通、衛生等配套設施預計不足,一到黃金周或節假日期間,通往景區道路擁堵、餐飲衛生設施爆滿,大部分游客對此多有抱怨。三是配套產品。河北物產豐富、資源眾多,但始終缺乏代表河北特色的旅游紀念品,這也是河北與國內旅游強省差距顯著的一個重要標志。
(四)管理體制:省內分散經營與省外對接不足阻礙大旅游格局的形成。
一是省內景區管理方面。全省很多景區(點),由于“條塊分割”,形成了部門與地方各自為政、多頭管理和分散經營的格局,景區缺乏統一規劃、統一開發、統一宣傳和統一管理,區域旅游資源得不到合理整合,整體品牌效應弱化,旅游產業的整體競爭優勢難以形成。二是省外區域協調方面。目前,河北的交通設施、信息平臺、旅游服務等尚未與京津充分對接,影響了京津冀旅游一體化進程。河北旅游業不僅面臨北京、天津自身發展旅游的競爭,也面臨周邊省份爭取京津地區客源的競爭。而且,面向中遠程市場和入境旅游市場,由于北京的屏蔽作用,大大增加了河北旅游產業和產品的增長成本。
(一)豐富旅游產品,進一步提升河北區域旅游的主題形象。
特色是旅游的生命力,精品是旅游的競爭力。目前,河北旅游業已進入戰略調整期,旅游業發展必須強化精品意識,努力把特色做優、精品做強、品牌做響,著力突出“誠義燕趙、勝境河北”的旅游主題。一是選擇資源品質優、區位條件好、基礎設施比較完善的重點旅游城市和旅游產業聚集區,打造國內國際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城市。二是依托地方優勢特色資源,深挖文化內涵,精心設計開發一批地域標志性旅游產品。比如,以秦皇島為首的環渤海旅游區,重點開發海洋休閑旅游度假線路;以張家口為中心的環京津旅游區,重點開發歷史文化精粹和游客暢爽感覺的深度體驗;以石家莊為中心的冀中南旅游區,重點打造紅色旅游和城市休閑旅游。三是發揮城鎮、鄉村地域民俗風情特色,發展一批配套完善、吸引力強的旅游城鎮和旅游特色村。四是扶持一批特色鮮明、影響強大的旅游節慶品牌,構建具有河北特色的旅游精品體系。五是充分利用京津冀協同發展形勢,加快構建京津冀一小時交通圈,并據此重新布局和改造升級原有旅游線路,適應京津居民度假旅游的需要,將旅游重點由觀光轉向休閑與體驗。
(二)壯大市場主體,進一步增強河北旅游產業的發展活力。
培育旅游企業是發展旅游的支撐,面對河北企業“小、弱、散、差”特征,著重做到以下幾點。一是積極引進大資本、高技術、高管理水平的國內外旅游企業,與河北企業進行多種形式合作,培育一批具有河北本土背景和較強競爭能力的戰略性旅游企業集團。二是支持旅行社、飯店和旅游景點結合,培育以骨干旅行社為主體、具有品牌優勢、開展跨區域經營,兼營住宿餐飲、交通運輸、商店娛樂、景區點的綜合性旅游企業集團。三是積極扶持“小而精、小而特、小而優、小而新”的旅游企業加快發展,推動實現網絡化、連鎖化經營,培育一批特色化旅游企業品牌。四是設立旅游人才培訓基地,形成“基地(實踐)+院校+市場”的人力資源培育模式。建立導游人才庫和導游人員激勵機制,組建專職與兼職相結合的高素質導游隊伍,完善導游執業的準入機制、保障機制和責任追究制度。
(三)完善配套體系,進一步構建旅游產業發展的綜合保障。
一是旅游交通。根據實際旅游需求,加快區際旅游干線交通建設,提升熱點旅游目的地城市、旅游產業聚集區、精品景區之間的通達性。同時在各大旅游城市的市中心或交通樞紐,設立散客旅游集散中心,實現客源積極流動。二是旅游購物。積極推進網點建設,利用專業性批發市場發展購物旅游基地,形成大型購物旅游基地、旅游商業區、風情購物街、特色店等構成的旅游購物網點體系。三是旅游住宿。按照多元化市場需求,引導旅游住宿業與河北地域文化特色相結合,鼓勵建設特色
鮮明、定位差異化的觀光型、度假型、會議型、商務型飯店以及家庭旅館、汽車旅館等經濟型住宿設施,滿足不同層次游客的需求。四是旅游信息化。加快實施“數字旅游河北”工程,建立以主要旅游目的地為核心,涵蓋住宿、餐飲、購物、娛樂、交通等要素的一體化數字旅游服務體系。
(四)深化改革創新,進一步優化政府的市場監管和服務職能。
一是支持旅游業改革創新。深入推進秦皇島國家旅游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在旅游管理體制機制、標準化建設、全要素管理、低碳旅游、產業聚集區發展等方面先行先試,為全國旅游綜合改革創造經驗。二是推動資源集中、多頭管理的景區實行統一管理。鼓勵在有條件的縣市實行旅游資源一體化和屬地化管理,實現旅游行政管理與資源管理、旅游資源保護與開發的有機統一。三是加快旅游管理部門職能轉變。強化規劃發展、形象宣傳、人才培訓、市場監管和公共服務職能,把應由企業、行業協會和中介組織承擔的職能轉移出去。四是加快實現京津冀旅游一體化。根據《京津冀旅游合作協議》,就旅游資源、產品、信息、客源和利益共享等問題展開全方位合作。當前,在擴大旅游“一卡通”基礎上,借鑒滬寧杭取消旅游壁壘的經驗,建立京津冀三地間的無政策障礙、無市場障礙、無交通障礙、無服務障礙的無障礙旅游區。
略)
*本文為河北省軟科學項目“河北省旅游產業拓展研究”(項目編號:134076173D)的階段性成果。
F127
:A
:2095-3151(2014)44-00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