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佛賞 LI Fo-shang
(吉林工商學院,長春 130507)
(Jilin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College,Changchun 130507,China)
吉林省物流業優化發展的策略研究
李佛賞 LI Fo-shang
(吉林工商學院,長春 130507)
(Jilin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College,Changchun 130507,China)
本文介紹了吉林省物流業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關對策,為吉林省物流業發展提供參考。
吉林省;物流業;策略
物流作為一種先進的組織方式和管理技術已經在世界各國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且已經形成了一種新興的產業為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隨著社會對物流需求的不斷增大,我國的物流行業已經從起步階段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目前,吉林省物流業發展的關鍵就是,如何認清當前的形勢抓住機遇,在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同時開發開放長吉圖先導區等一系列政策的引領下發揮作用而實現優化發展。
1.1 物流業務量連年上升 伴隨著吉林省工業、農業、第三產業等經濟的迅速發展,吉林物流業的業務量也呈現出連年上升的趨勢,尤其是貨物運輸量,總體上業務量上升趨勢明顯。如表1所示,吉林省貨運量從2008年的34373萬噸上升到2012年的59768萬噸,五年間增長了73.88%。

表1 吉林省歷年貨運量情況 單位:萬噸
1.2 物流業增加值增幅有所提高,態勢平穩 近年來,吉林省物流業以較快的速度發展,物流業增加值以線性趨勢增長,據統計,2012年吉林省物流業實現增加值709億元,增長13.7%。其中,交通運輸業增加值505.3億元,增長13.5%。倉儲業增加值50.6億元,增長13.9%。郵政業增加值9.9億元,增長21.4%。貿易業增加值143.2億元,增長13.9%。物流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5.9%,占服務業的比重為17.1%。
1.3 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有較大的發展 吉林省經濟自從2003年國家制訂了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以來得到了迅速的增長,吉林省政府對于交通運輸等物流設施的投入隨著物流業的不斷發展而不斷增加。從表2中可以看出,從2003年的260.1億元增加到2012年的528.28億元,翻了兩番。

表2 吉林省歷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 (億元)
盡管吉林省物流業的發展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但畢竟處于起步階段,受到區域經濟發展結構、水平和政策等因素的影響,與現代物流業的標準相差較多,且與國內一些省區相比,還比較落后。目前,吉林省物流業發展中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有:
2.1 物流業的總體水平仍然偏低 有研究顯示,吉林省物流業在全國的綜合排名居于中等偏下的水平,排名第一的是上海市,此外,同為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成員,遼寧省和黑龍江省的物流業發展水平都要高于吉林省,因此,選擇這三個省市作為吉林省的比較對象,可以揭示出吉林省物流業發展的程度和差距。如表3所示,2012年,吉林省的貨運量與其他三個省市相比無論在絕對值上還是相對值上看,總體上比較落后,尤其是與遼寧省相比,差距非常大。

表3 四省區2012年貨運量比較 單位:萬噸
2.2 落后的物流運作模式還很普遍 在發展的過程中,吉林省物流業已經逐漸形成了跨部門、跨行業以及跨區域的復合型產業,雖然物流業的發展已經受到了政府部門的重視,但是由于涉及交通、海關以及質檢等多個部門,從而在管理上還屬于多頭管理,從而缺乏統籌規劃和整體協調,由于各個部門各行其是,因此無法形成合力。此外,一些企業由于現代物流觀念薄弱而沒有擺脫計劃經濟的影響,因此,沒有按照現代物流理念對企業內部物流進行整合以及實行業務外包等。
2.3 物流基礎設施能力不足 目前,吉林省物流基礎設施能力較弱,主要表現:較低的交通硬件設施技術水平、現代化的貨運和運營管理現代化還處于起步階段以及落后的裝卸、運輸和搬運設備。目前,吉林省營運貨車的主要車型仍舊是普通貨運車輛,多數企業仍舊停留在傳統貨運階段而延伸服務較少;以單車個體經營形式為主以及偏低的運輸企業規模化、專業化和現代化程度而降低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2.4 物流行業人才缺乏 缺乏專業人才的問題隨著吉林省物流業的迅速發展也逐漸顯現出來。造成物流人才缺乏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吉林省物流教育培訓工作起步晚以及規模小,從而導致市場上真正受到正規教育的物流人才很少,而受到教育但具有實踐經驗的又很少;第二,目前吉林省物流學歷教育還不能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加上職業培訓市場的混亂,從而沒有給社會輸送真正的人才。
據表4顯示,吉林省從事交通運輸、郵政業的職工人數與其他省市相比仍然在絕對數量和相對數量上落后,物流人才缺少的問題較突出,且從時間上看,2012年的從業人員與2003年相比不增反降。

表4 四省市交通運輸、郵政業職工人數 單位:人
3.1 發展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現代物流業 隨著計算機網絡的普及以及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對信息技術依賴性相對較強的物流業必須通過完善物流陪送系統為其服務。吉林省應當繼續加大投入,在現有基礎上擴大信息容量以及提高傳輸速度,進一步做好信息網絡建設以增強對現代物流業發展的科技支撐力。積極實施企業上網工程,迅速搭建企業物流管理信息平臺。
推動區域物流信息平臺建設,推行城市間物流平臺的信息共享。加快構建商務、金融、稅務、海關、郵政、檢驗檢疫、交通運輸、鐵路運輸、航空運輸和工商管理等政府部門的物流管理與服務公共信息平臺,扶持一批物流信息服務企業成長。
3.2 積極發展第三方物流,培育一批領軍企業 由于吉林省具有眾多的中小企業且物流活動頻繁,因此,發展第三方物流的潛力很大,同時加上省內傳統運輸企業資源閑置十分嚴重的現象,經過轉制改革還是比較符合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務功能的條件,但是,要想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企業必須具備為中小企業提供物流服務的功能,然后通過不斷推動第三方物流企業與中小企業物流活動相結合以提高中小企業的物流管理水平。
3.3 加大物流基礎設施投資力度,完善配套政策 物流行業對于基礎設施具有很強的依賴性,雖然吉林省目前擁有較為發達的交通網絡,但是其中高等級公路比重較低,并且鐵路網絡已經陳舊老化,這些已經不適應現代化的物流運輸需要。因此,政府必須加大投資建設基礎設施以改善物流行業的運輸環境。首先,從硬件上提高高等級公路的比重,改造落后的鐵路網絡,從而適應現代運輸的需要;從軟件上制定符合吉林省實際情況的政策和物流行業標準體系,通過制定合理的物流業統計指標和編制物流產業統計報告,為政府宏觀決策以及產業發展服務;最后,加大對物流基礎設施設備的投入在企業間建立共通的信息平臺。
3.4 培養和引進物流人才,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第一,通過對物流企業內部人員進行培訓以提高作業人員的素質。目前企業中現有的業務人員普遍從事倉儲運輸工作多年,從而對傳統物流業務十分熟悉,因此,在此基礎上加以培訓就能給達到更新知識以及提高掌握現代物流技術的能力。第二,廣泛從社會上招聘新型人才。物流企業為了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的變化,必須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而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是重中之重。物流企業隨著國際化步伐的加快以及新技術的不斷出現,必須對在職員工加強繼續教育和在職培訓以提高物流專業培訓的質量,通過將教育和培訓與市場需要變化的緊密結合來提高企業的綜合力量。第三,實行競爭上崗以及公開招聘的制度,將學習、培訓、考核、使用和待遇緊密結合。為了促進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物流企業應當建立人才流動的機制,這就需要企業失信內部人事制度改革而建立業績與激勵機制掛鉤的制度。
3.5 利用區域優勢,建設物流網絡和基地 吉林省為了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可以利用長吉圖的政策優勢大力提升現代服務業的層次以及擴寬產業領域,依托區域綜合交通網絡支持一批物流企業做大做強,依托省內交通干線形成雙向流動的現代物流網絡。通過在長春和吉林重點建設汽車、石化、農產品以及建材等專業物流園區,在延吉、圖們以及琿春重點建設面向東北亞的國際物流基地大力開展第三方物流。
綜上所述,吉林省物流業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同時還存在很多制約發展的問題,只有充分發揮區域優勢,不斷調整和優化才能實現提升產業競爭力,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持續服務的目標。
[1]周樂琪.物流業的產業環境分析[J].經濟師,2007(07).
[2]周婭.淺析我國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客戶關系管理[J].科技資訊,2006(14).
[3]謝雨蓉.現代物流發展的新趨勢[J].中外物流,2007(Z2).
Research on the Optimized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the Logistics Industry in Jilin Provinc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problems of logistics industry in Jilin province,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which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industry in Jilin province.
Jilin province;logistics;strategy
李佛賞(1981-),女,遼寧大石橋人,教師,研究方向為物流、供應鏈管理。
F259.27
A
1006-4311(2014)15-0038-02
課題項目:本文為吉林工商學院校級課題項目(吉林省物流業優化發展的策略研究)成果,編號:201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