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華ZHONG Hua;李曉娟LI Xiao-juan;李健LI Jian
(①南華大學財務處,衡陽 421001;②南華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財務科,衡陽 421001)
(①Finance Section of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Hengyang 421001,China;②Finance Section,The Second Hospital,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Hengyang 421001,China)
高校教育基金會(Educational Foundation)是指由大學依法成立,以服務高校公益事業,通過籌免資金、資金運作等合法程序以支持大學教育事業發展的非盈利公益性組織[1]。高校教育發展基金會屬于地方性的非公募基金,主要靠捐贈收入來獲取資金。高校教育基金會是高校教育經費的重要來源,是社會資金參與辦學的重要途徑,教育基金會將會在我國教育領域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1981年建立的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建立的第一個教育基金會,發展至今,我國教育基金會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我國大學教育基金會的發展起步較晚,經歷了十多年的摸索發展,伴隨著國家基金會法制的健全,在支持高校發展方面取得了不少的成績,也積累了很多寶貴經驗。
我國大學教育基金會的業務范圍主要有:基金會資金管理;購買債券和企業股票等有價證券收取收益;獎勵教學、科研和高新技術開發等;資助有益于國家建設的研究和項目開發;設立教師獎勵基金、學生獎勵基金、科學研究資助基金、福利設施基金等;資助其他社會公益活動等[1]。我國研究高校教育基金會的學者主要是以研究高等教育的學者、高校中專門從事基金會工作的為主,近年來,很多學者越來越關注高校教育基金會的基金管理和運作問題。
2.1 募資渠道狹窄,接受捐贈形式單一 我國目前高校教育基金會基金籌集渠道單一,主要以校友捐助為主。接受捐贈形式單一,接受的捐贈主要是以現金和設備或圖書等有價值的有形資產為主[2]。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基金會的籌資能力,捐贈者如果想通過證券或信托投資等其他方式進行捐贈時,都無法在高校教育基金會中找到合適的捐贈渠道。捐贈渠道不通暢,多渠道投資、多元化經營能力還不夠。
2.2 捐贈減免稅制度還不完善 所謂對捐贈的減免稅制度,就是如果一個法人或者個人對社會進行了捐贈行為,則其捐贈金額可以按照相關規定在應納所得額中扣除。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的有關規定,個人將其所得通過中國境內的社會團體、國家機關向教育和其他社會公益事業以及遭受嚴重自然災害地區、貧困地區的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義務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30%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3]。作為非營利公益組織,大學教育基金會具有申請免稅的資格,企業和個人用于公益捐贈的部分在規定的范圍內也可以免稅,但是目前捐贈減免稅制度還不完善。
2.3 公民慈善意識缺乏,捐贈文化不濃 募捐理念不夠先進,尤其缺乏宣傳策劃、服務意識和主動積極募捐的意識。由于我國大學教育捐贈歷史比較短,許多募捐人員認為募捐只是捐贈者單向的無償對大學教育基金會的捐贈,頭腦中還沒有樹立為捐贈者服務的思想,捐贈氛圍和文化不濃。
2.4 基金會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 對于捐贈方面的減免所得稅,主要有《公益事業捐贈法》、《個人所得稅法》及《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企業所得稅法》、《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等。應加強相應法律的制定和完善,形成保障社會捐贈的法律環境,營造良好捐資助學的氛圍,促進捐贈事業發展。
2.5 基金會缺乏投資運作能力,大學教育基金會的業務水平有待提高 只有職業化才能提高慈善事業的公信力,財務信息公開制度為企業慈善捐款解除后顧之憂,從而激發全社會參與慈善的熱情。目前教育基金會的工作人員數量及專業化程度不足,缺乏專業、專職人才。另外,基金的增值能力非常有限,導致很多基金會只能把基金存在銀行收取利息作為保值?;饡顿Y增值面臨較大困難,一般可以采取銀行存款、股權投資、證券投資、信托存款、實業投資、委托貸款等方式,可聘請專業人士不斷開拓新的投資方式,使基金保值增效。
3.1 發揮高校品牌效應,充分利用校友資源 高校作為培養高層次人才的教學機構,其擁有的校友資源也必然足社會中的優質資源,校友分布在社會的各個部門和行業,是學校倍息網絡的延伸,是高校加強與社會聯系的橋梁。通過擴大社會資源的動員范圍,拓寬勸募對象。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經濟的穩步增長,社會勸募空間潛力不斷增大。
3.2 成立專門的勸募機構,培養專業的勸募人 要尋找專業性的投資、理財機構運作基金,拓展多元化的基金運作形式,另外大學教育基金會的業務水平有待提高,缺乏一個健全和專業的勸募隊。我國大學的籌資活動主要包括校慶等大型募捐活動,形式比較單一,建立全面籌資體系是大學基金會健康快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3.3 積極創新捐贈方式 除了現金捐贈和資產捐贈,大學基金會應該積極創新捐贈方式,例如:有價證券(股票、債券、保險單),不動產(土地、建筑物),有形資產,無形資產,壽險捐贈等[3]。但是,在大學基金會積極創新捐贈方式的同時,也要求國家盡快出臺關于非現金捐贈的稅收減免等相關鼓勵政策,甚至可以考慮國外越來越多的延后類捐贈,如養老年金信托等。
3.4 建立捐贈互信互惠制度 信任是大學教育基金會籌資的基礎。主要有捐贈者基于以情感為基礎旳信任、基于捐贈協議產生的信任、對基金會合法性的信任、基于基金會信息披露形成的公信力產生的信任等。
互惠是大學教育基金會籌資的策略之一,即對捐贈方的捐贈行為給予答謝或反饋,主要形式如頒發捐贈證書、捐贈紀念牌、編制捐贈名冊、允許冠名捐贈、聘為兼職教授、教育基金會理事等,以此來增進捐贈者與學校的聯系?;セ菀幏妒谴髮W教育基金會籌資的保障,應該強化社會捐贈的回報機制,使捐贈的個人或企業獲得一定回報。
3.5 完善大學教育基金會的監管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基金會信息公布辦法》、《社會組織評估管理辦法》明確要求基金會要定期真實、準確、完整地將其內部信息和業務活動信息通過媒體向社會公布,并明確了需要公布的內容和程序[4]。建立完善的大學教育基金會社會監督體系,通過公眾監督、媒體監督、專業評估監督等多種方式,來增強大學基金會的社會公信力,促進基金會的良性發展。必須進行監督制度和審計制度建設,通過設立基金會網站、定期向社會公布等多種渠道做好基金會財務信息披露工作,確保教育基金會資金使用在公開陽光下執行。
通過政府引導和扶持,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公益精神的加強,教育基金會將會廣闊的發展空間。如何有效地對大學教育基金會進行管理,如何使得基金會的資產保值增值,如何建立完善的大學教育基金會財務體系,評價體系和監管體系等,都是大學教育基金會進一步總結和研究的方向。只有獨立創新、完善制度體系,才能提升我國大學教育基金會的籌資能力,促進其更好地發揮在高校建設和發展屮的作用。
[1]姜璐.試論我國大學教育基金會的發展[D].中國民族大學,2013.
[2]錢敏.高校教育基金會籌資渠道研究及對我國的啟示[D].安徽大學,2011.
[3]張曾蓮.高校教育基金會籌資管理國際比較及啟示[J].財會通訊,2014(2):124-125.
[4]林永春,卓雨晴.基金會財務信息披露及監督政策評點[J].財會月刊,2014(4):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