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路透社4月15日報道,原題:中國摳門廉價航空公司的興起 春秋航空董事長要求員工將紙的兩面都用完才能丟掉,甚至將通往其辦公室走道上的大部分燈泡擰下來,所有這些都是為了省錢。作為中國首家廉價航空公司,該公司2006年以來一直贏利。但隨著政府為滿足日益富裕人口的激增需求而促進低成本旅行,廉價航空市場的競爭將更激烈。這意味著更沉重的贏利壓力。目前該公司利潤率為10%,高于8%的平均水平。過去1年半內它又多了兩家競爭對手。具有政府背景的航空巨頭們也將目光投向廉價航空市場。 中國計劃2020年前新增80個新機場,并敦促其他機場為承接廉價航空業務而修建新航站樓并改造既有設施。業內人士表示,對于2013年民航旅客運輸量已相當于其1/4人口的中國而言,該舉措預示著低價航空新紀元的到來。 在航空公司高管們看來,未來20年內該數字有望上升至中國的人口總量,并令該國在此期間取代美國成為世界頭號民航市場。亞太航協總干事安德魯·赫德曼說:“(中國)將出現大量新的低價航空公司。”但對春秋航空來說,相關進展緩慢,“我們僅在清晨或深夜才能降落在北京機場。停機位很緊張,但主要問題是不公和歧視。”中國民航局最近承諾將以更公平方式向所有航空公司分配停機位。 與廉價航空公司占據50%短途市場的歐洲不同,春秋航空去年的訂票人次約為1100萬,還不到中國民航運輸旅客總量的5%。業內人士表示,鑒于中國人口眾多且許多人從未坐過飛機,低價航空市場的增長潛力巨大,“客戶可能是任何對價格敏感者,并非僅限于工薪階層。”▲(王會聰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