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立波+崔明理
如果你身為都市租房客,或許經常會看到“拎包入住”的租售廣告:設施齊全,環境良好,能為租客帶來方便快捷的體驗。那么,“拎包”種菜,您又聽說過嗎?
在福建省寧德市的店下高優農業示范園,就誕生了這樣與眾不同的經營方式。園區投資方——福建省福鼎市恒潤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汪愛軍介紹,“‘拎包種菜,簡單地說,就是我們企業承擔基礎設施建設,農民只管負責農業生產。”
店下鎮位于福鼎市東南沿海,東臨全國著名的沙埕港,西連國家級旅游風景區太姥山,依山面海,地理條件優越,素有“福鼎糧倉”的美譽。
福鼎市恒潤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是福鼎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012年在福鼎市恒潤蔬菜專業合作社的經營基礎上成立。公司在店下鎮海田村投資5500萬元,承擔寧德市店下高優農業示范園的項目建設。園區規劃用地1萬畝,其中鋼架設施大棚1000畝,配有智能化育苗溫室、自動水肥一體化系統、微噴滴灌系統和農產品檢測中心、農民田間學校、氣象觀測站、物聯網等。
記者走進店下鎮千畝高優農業示范園區,看到店下鎮海田村村民費作展正在管理蓬勃生長的草莓。他告訴記者,這塊地是他自己的,共2.5畝,2013年3月流轉到恒潤農業公司,由公司建設大棚,建好后承包給他管理,設施都是現成的,維護也不用管。“如果自己建,要買材料、請工人、找安裝公司,一家人應付大量繁雜的事情不說,要拿到補貼還需要等到工程完工,驗收通過后才行。”他說,“這還不包括單家獨戶享受不到的一些補助優惠政策和大棚損毀損失。現在只需租個大棚,比自己建省事多了。”
據恒潤農業董事長汪愛軍介紹,店下高優農業示范園在福建省委領導、寧德市委領導的親自關心支持下,在各有關部門的幫助指導下,各項建設生產順利進行;再加上園區具備設施齊全、手續簡便、標準高、租金低,能夠實現“拎包”種菜的特點,高優農業示范園區很快就成為附近農戶的搶手貨。目前,園區已經完成2500萬元的投資建設,建有1280平方米的智能化育苗溫室、30畝集約化育苗大棚、500畝鋼架設施大棚、研發辦公大樓及道路、水、電、渠、溝、網管等基礎設施和管理房、水肥一體化系統、微噴滴灌系統,吸引了近100名農戶入園承包生產。
汪愛軍告訴記者,相比“單打獨斗”的農戶,企業能夠最大限度地做好各類資源整合。當前,福建省正大力推進糧食生產功能區和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并出臺了眾多扶持政策。包括溝、渠、路、大棚設施等都可以享受到專門的補貼。作為企業,能夠深入研究各項政府補貼政策,最大可能地設計現代農業園區項目,整合涉農資金,提高使用效率。此外,在大規模建設工程方面,公司擁有較多的議價權,可以通過批量采購來降低成本。“相比普通農戶,或者小規模合作社,目前恒潤建成的設施投資成本能夠降低一半左右。”汪愛軍說。
搞好現代農業離不開高標準的基礎設施建設。設施農業作為一種高投入高產出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建立現代設施栽培高優農業示范園區,是引導廣大農民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重要手段,也是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店下鎮的千畝高優農業示范園充分利用土地集中連片的優勢,通過土地流轉平臺,將大部分的耕地盤活出租給農業種植大戶,以及像恒潤農業這樣的專業公司,有效地推動了土地的綜合開發和高效利用。
值得注意的是,要實現“拎包”種菜,不僅要讓農民輕松入園,更要確保農產品順暢售出。
基礎設施建設好之后,恒潤農業公司并不滿足于做“包租婆”。對于入園的農戶,公司還會提供育苗、種植指導,以及配套的管理、營銷服務。
園區與福建農林大學、福建省農業科學院等科研院校合作,聘請富有育苗和種植經驗的技術人員,借鑒成熟的園區生產和管理經營經驗,在福鼎市農業局等相關部門的指導和幫助下,引進名、高、新、優、特等水果和蔬菜品種進行實驗育苗和種植生產;公司建立農民田間學校,培養農民的現代規模化設施農業的理念,培訓農民大棚種植生產技術。
“舉例來說,我們通過構建立體框架,直接在框架上的網兜里種植草莓,實現離地種,1畝的土地面積可實現1.8畝左右的種植量。同時在鋼架底部,還可以種植喜陰的菌類,這樣算的話種植面積可就不止翻番了。”汪愛軍盛情邀請大家品嘗園區產出的牛奶草莓,“眼下正是草莓收獲的季節,我們設立了草莓休閑觀光采摘區,想要在發展都市休閑農業方面進行嘗試,多方拓展農產品銷售、園區創收的渠道。”
據悉,福建省農業廳信息中心、福建省農科院的領導、專家經常來店下鎮基層做巡回指導,對園區大棚育苗室的閑置、大棚拱門走向、通風透氣等問題都提出過建設性意見。“這對園區的建設提供了很重要的幫助。”汪愛軍稱。
恒潤公司注冊了“恒意果蔬”商標,建立了公司自主品牌和產品營銷網絡,授權給農戶使用。現在公司正計劃制定產品標準,由公司出資投放廣告,幫助農戶銷售農產品,提高產品附加值。園區產出的農產品正在申報無公害農產品的質量體系認證,同時,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和“四統一”(統一育苗、統一管理、統一品牌、統一銷售)的管理模式,園區的種植管理和種植生產有合作社負責,聘請當地農民作為合作社生產基地的技術工人,擔任合作社管理人員以及產品銷售營銷人員,帶領農戶共同走向致富道路。
恒潤蔬菜專業合作社實現了六個統一(統一生產計劃、統一供應農資和種苗、統一種植培育技術標準、統一產品認證、統一指導服務、統一加工銷售),并通過“兩保一分”機制(保證農戶地租稻谷350斤、保證農民社員出工工資,超出定額利潤按農民社員與合作社一定比例分成),在保障農民土地權益的同時,又能有效帶動周邊農民群眾,從園區生產的各個利益環節增收,迅速實現發家致富,建立新的經營模式以及利益分配制度,無償提供科普、生產、技術培訓、按市場收購和收益二次分配等。
談到入社農戶的純收益,汪愛軍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土地租金每畝地每年500元,男社員每月工資不低于3600元,女社員每月工資不低于2400元。此外,社員每年的股金分紅和獎金也不低于8000元。
“我家里有幾畝地,現在也都租給了公司,每年一畝地可以獲得500元錢的租金。而且公司需要工人的時候也是優先招我們村的人,只在我們人手不夠的情況下,才會向外招人。這也保證了我們平時的用工。公司不需要人的時候,我們還可以出去打點閑工。”海田村村民費作汝告訴記者,“現在在公司做一天可以賺到100元。”
為農民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是恒潤農業秉承“創業一方,造福一方”經營理念的最好體現。在福鼎市店下鎮,恒潤農業以強農惠農富農為目標,惠及了1000多家農戶,促進5000多的農民增加收入。同時,恒潤農業以現代農業發展模式,推動農業生產逐步擺脫自然的束縛,走上產業化、集約化、規模化的高效、優質、創新的現代農業生產道路,促進種植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村土地成片開發,提高土地經濟效益,幫助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