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強 何湘寧 陳華浦
(1.貴州電力職業技術學院,貴州 貴陽 550000;2.武漢科迪奧迪電力科技有限公司,湖北 武漢430000)
線路運行維護是一個隨著技術的發展而不斷發展的工作,對員工培訓可以使得其學習使用新設備、新的運行管理、維護方法等基本技能。對線路基本運行維護技能知識體系不熟悉,是一只面向線路運行維護生產實際的專業化、正規化、職業化隊伍后備人力資源,需要經過在生產線上的實際培訓操作,才能更好地適應崗位,達到線路運行維護工作的要求。因此,在電力行業中,組織運行維護人員培訓正是提高運行維護質量、改善工作效率的最佳途徑。
線路運行維護人員的工作重點主要是在第一線從事具體的運行維護工作,發現線路有可能出現的故障、處理用戶工作當中所出現的問題。
根據運行維護人員所掌握的技術水平的不同,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入門型運行維護人員,他們剛接觸運行維護工作不久,技術能力基本為零;第二類是標準型的運行維護人員,其工作兢兢業業,但是技術能力一般,多數運行維護人員(75%)都屬于這一類;第三類是拔尖型運行維護人員,他們工作成績顯著,技術能力出眾。一般來說,對運行維護人員的培訓主要歷經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全面培訓階段
通過體驗式培訓,讓受訓者對企業精神、團隊文化個人成長價值有一定的認識;由案例式培訓,讓學員通過案例分析、角色模擬等環節對電力實踐中的常見法律法規、運行維護人員工作職責、電力線路常見故障處理、理論型知識以及整個運行維護工作有較完整和明確的概念和框架;
第二階段:定向培訓階段
根據人員今后的具體運行維護方向進行定向培訓,加強他們所在崗位的針對性專業培訓。
第三階段:實習培訓階段
在這一階段,主要是讓受訓者跟著現任運行維護人員一邊觀察學習,一邊參加實際運行維護管理、檢修工作。
電網公司會將其安排在各電力培訓中心進行為期2至6個月的全面培訓,傳統的培訓方式為單向灌輸式教學,現在多采用雙向互動式教學,注重發揮學員的主觀能動性,使學員通過課堂參與和實際操作提高思想認識,轉變行為方式,目前,常見的培訓方式主要有直接傳授培訓型、實踐參與型培訓法、虛擬仿真培訓法和系統化綜合培訓法,下面將分別對這四種方式進行對比分析。
1.3.1 直接傳授型培訓法
直接傳授型培訓法是目前國內線路運行維護相關知識儲備培訓廣泛常用的傳統培訓方法,培訓流程較為成熟。
講授法,其優勢在于對培訓環境要求不高,傳授的知識內容多而系統,同時參與培訓的人數較多,受訓人員的平均培訓費用也比較低。但講授法也存在一定局限性,表現在教學照本宣科,比較枯燥。教學以教師單方面傳授為主,互動性不強。教學效果受教師本人水平限制,同時教學內容比較固定,難以滿足受訓者的個性化需求。
1.3.2 實踐參與型培訓法
實踐型培訓法更強調受訓者對線路運行與維護的實踐,主要應用于需要受訓者掌握運行維護技能的培訓。此種培訓法能理論聯系實際,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實踐法常用的培訓方式有工作指導法、師徒法、工作輪換法、競賽激勵法、模擬訓練法等。
(1)工作指導法
工作指導法又稱教練法或者實習法,是指由線路運行維護受訓者的直接主管人員或者經驗的工人在線路運行維護工作崗位上對受訓者進行培訓的方法。指導人對受訓者的工作環節及工作操作過程進行指導,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的糾正,工作完成情況進行評價和激勵。工作指導法優點應用廣泛,可以對運行維護培訓基層員工及各級管理階層都適用。
(2)師帶徒法
師帶徒是一種既有現場培訓又有課堂培訓的工作、學習培訓方法。“師帶徒”培訓方法目的性強、針對性強、操作性強,只要方向把握好,就會取得明顯效果,這不僅對師徒雙方產生相互影響和促進的作用,同時還能帶動周圍的人,形成良好的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對于新進的線路運行維護工作人員,采用這種方法,效果十分明顯。
(3)工作輪換法
工作輪換法又稱輪崗,在預定時間內輪換受訓者的崗位,使受訓者獲得不同的運行維護工作環節體驗,以便受訓者對運行維護工作的環節流程提出優化建議。工作輪換法能豐富受訓者的工作經驗,增強對運行維護工作的了解;使受訓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確認自己所擅長的運行維護工作環節。工作輪換法的適用范圍為一般的直線管理人員,對其他非直線管理人員不太適用。
(4)競賽法
競賽法常用于線路運行維護培訓,指培訓工作人員對受訓者布置某項特別任務,受訓者自行或者分成若干小組進行比賽,最終需分出勝負,以達到對受訓者的培訓的目的。
1.3.3 虛擬仿真培訓法
在虛擬仿真培訓系統中,它運用3D動畫、圖形以及聲音等不同的多媒體對線路運行維護操作流程進行了逼真的演示。系統中也有非常之多的案例讓線路運行維護工作人員進行參考實踐,能夠極大的滿足線路運行維護工作人員的培訓需求。
近年來,各個電力企業結合自身的實際需求,通過聘請講師、組織素質拓展訓練開展培訓等多種方式,不斷增強對員工培訓的力度,加大資金投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也還普遍存在一些有待解決的問題,通過查閱資料與咨詢相關人員,將其總結如下:
目前,每年電網都會招進一批運行維護新員工,電力企業對新員工培訓內容多數為企業文化宣講以及淺顯的電力系統知識,培訓方式也多以講師宣講為主,培訓方案簡單,內容千篇一律,對新員工的職業發展和生涯規劃起不到很好的指導作用。
電力企業目前的培訓方式較為單一,“滿堂灌”與 “經驗談”仍然在培訓中擔當了重要的角色,傳統的培訓方法在培訓的效果上還有待改進與提高;另外,培訓結束后的評估手段也較為缺乏,師帶徒培訓流于形式,未進行師徒培訓過程跟蹤,未組織階段考核和期滿考核,無法檢驗師徒培訓效果。
一般的運行維護人員培訓多以理論知識宣貫為主,每個運行維護人員在培訓過程中實際動手操作的機會并不多,電力運行維護是一個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工作,然而現實培訓工作中理論與實踐有些脫節,不利于員工培養;
目前,我國專業技術培訓師的培訓資格參差不齊,缺乏既了解培訓又懂技術的復合型培訓師。
目前國內外目前線路運行維護培訓主要有四類方法:直接傳授型培訓法、實踐參與型培訓法、虛擬仿真培訓法、系統化培訓法,線路運行維護培訓大多數采用直接傳授性培訓法,新興的虛擬仿真培訓法應用較少。其中,對師資要求最高的是傳統講授法,要求企業投入最多的是實踐參與型培訓法和系統化綜合培訓法,交互性最好的是虛擬仿真培訓法。各種培訓方法均有自身不同的優缺點,也有不同的應用場景和范圍。培訓組織者應該綜合考量培訓目的、培訓內容、受訓員工不同需求和個性差異、培訓成本等重要因素,再按照一定的程序選擇合適的培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