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剛
(上海市甘泉外國語中學,中國 上海200065)
在現實情況中, 上海高中學生的英語作文的批改有效性整體不高,原因有二:
一是教師。 部分教師對于學生的作文的評價在有效性、及時性與針對性方面有待提高,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學生的積極性,給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帶來負面影響。
二是閱卷方式。 隨著網上閱卷的逐步推廣,英語考試中作文批閱已經電子化。 這提高了閱卷的客觀性和效率,但同時閱卷教師不能對學生的作文進行任何形式的批注或批改,只能給出一個分數。 考試結束后評講試卷階段,學生對于自己文章哪里有錯,怎么改錯,如何提高等幾乎無從下手。
2.1 對作文進行批注和評判能對作文的作者帶來最直觀和實際的反饋。
有利于學生迅速發現自己的不足,從作文的反饋中找到知識的欠缺,并根據批注和評語的啟發來改進自己的作文。因此,學生對于作文的批改十分看重,而且對于有挑戰性和一定難度的作文還渴望迅速得到反饋,有的同學是自我比較,有的同學是互相比較,這樣,作文及時批改還間接推動了良好學風的形成。
2.2 對作文進行批注和評判能使教師檢驗教學效果是否達成, 并間接推動教師的專業成長。 批注和評價學生作文不僅需要教師有耐心、細心,更需要教師藝術性地運用語言,同時能否給出有價值的建議,考驗的是教師的專業水準。 如果可能,應提倡教師自己也要寫作文。 即,給學生布置了什么作文,老師也要寫什么作文,這是一些有魄力教師的自我挑戰。
2.3 對于作文的批注和評價,能增進師生的深層次交流,激發學生對于寫作的熱情。 因為作文評語的一對一性,良好的評語是一種有效的師生溝通的途徑。 同時,教師真誠而有效評價能激勵學生繼續寫作。
3.1 策略一 制定標準,規范教師自身的批改行為
3.1.1 使用評分標準
教師須嚴格使用評分標準,并將此標準傳達給學生。 將標準化考試的作文評分標準印發給初學寫作的學生,讓學生明確從語言、內容和結構三個方面關注作文的質量。同時,在每次評講作文時,將典型的A、B、C 類文章及其分數以匿名的形式發給學生。
3.1.2 使用規范的訂正符號體系
教師須制定訂正符號體系,并讓全體同學熟悉。 可將其印發給學生并要求他們貼在作文本顯著位置。 下表1 為一范例:
3.1.3 撰寫評析
教師應通過撰寫評析促進學生寫作思維的提升。教師容易有這樣的想法,我已經將文章中的錯誤標明了,那么就應該完成了批改的任務。事實上,批改錯誤只能是糾正語法和結構的問題,卻不能解決思路的問題。而評析能起到反饋思路并指導思路的改進!因此,評析非常重要,評語的書寫也是需要藝術的。 “沒人喜歡空洞的贊揚。 ”(Jeremy Harmer,2011)評析可以是英文的,也可以是中文的。 這取決于學生的水平和評析內容本身的難度。
3.2 循序漸進,規范學生的“寫中”與“寫后”行為
3.2.1 選擇性批改
學生習作批改應有階段性目標和整體設計,關注學生的“寫中”錯誤。對于一個班級學生的寫作教學,教師應有整體設計,并針對學生的實際水平提出階段化的要求與目標。 “訂正學生作文的最常見方法恐怕就是標出下劃線、刪除線、問號以及偶爾出現的勾…但這種密集訂正有時會有適得其反的效果。”(Jeremy Harmer,2011)選擇性批改是指每一次作文批改時,教師只關注一個方面:如動詞時態、標點符號、段落結構、語言風格、文章格式、選詞用詞等。另外,應在布置作文題目時就告知學生本次作文寫作關注哪個方面。
表1
對于剛接觸英語寫作的學生,選擇性批改的順序是:段落結構(教會學生搭好文章框架);動詞時態與數(教會學生關注常見錯誤);過渡語(教會學生思考段間與句間邏輯);選詞用詞(教會學生關注詞性與詞義辨析);句型結構(教會學生正確合理運用復合句與特殊句型)。
3.2.2 幫助學生建立查錯清單(錯誤檔案)
學生習作批改應有助于學生的“寫后”自省與總結。批改的目的是反饋,反饋的意義是自省,自省的作用是改變。教師應通過自己的批改行為,有意識幫助學生進行反思與改進。 建立差錯清單是一種有效的途徑。 簡單的查錯清單如下:
1)Subject-verb agreement: He likes, not He like…
2)Past simple or Present: I saw him yesterday, not I have seen him yesterday.…
也可以鼓勵學生編制有關文章格式和結構的查錯清單。
1)The first sentence of each paragraph should introduce the subject/topic of the paragraph.
2)Business letters need formal greetings and “signings-off”.…
3.3 與時俱進,主動運用信息科技提升批改效率
3.3.1 使用電子文稿進行批改
教師應推廣運用電子文稿進行作文批改。這不僅符合當下電子化閱卷方式的要求,且具有多重優勢。 使用電子文稿的優點如下:
(1)學生的作文初稿更易于批改。由于一些學生的手寫字跡較差,甚至有時難以辨認,會給教師批改帶來麻煩。 而電子稿能解決這個問題。 但是需要和學生明確office 的版本。
(2)教師的批改更易于學生辨認。教師可以使用word 中的“批注”功能,能有效批改學生文章初稿中的錯誤,且指向明確。
(3)學生修改初稿更便捷。 如果使用電子文稿,經教師修改后,學生可以直接在原電子文檔上進行修改,而不必重新在寫一份。
(4)電子文稿易于展示。 因為通常教師在作文評講課上需要印發一些典型習文,電子文稿就省去了教師或學生再次輸入電腦的麻煩。
(5)電子文稿更易于積累和保存。如果一個教師比較細心,那么就能逐步建立一個學生作文庫了。
3.3.2 使用公共郵箱
教師應建立公共郵箱,便于學生提交作文和建立資源庫。 在與學生接觸第一堂課,教師就應建立公共郵箱,并且把密碼公布出來。公共郵箱的作用有:
(1)學生可以隨時將作文稿件通過電子郵件發送給教師。
(2)教師可以將修改、批注、評語及時發還給學生。
(3)每個學生都可以看到其他人的作文,有利于學生互評和互學。
教師的有效批改對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至關重要。高中英語教師應嚴格管理學生的作文,并且對于學生的作文應當及時批改,并留下清晰明了、有利于師生有效溝通、并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批語。評語和批注的形式是多樣的,不必拘泥一格。 關鍵在于能讓學生能從教師的批注和評語中獲得有效信息以及進一步學習的動力。
[1]Jeremy Harmer .如何教寫作[M].鄒為誠,譯.人民郵電出版社,2011.
[2]黨宇飛,周文濤.中學教師語言與行為藝術[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
[3]謝文舉.教師語言藝術手冊[M].山東大學出版社,2006.
[4]董杰峰,朱若真.教師語言藝術[M].遼寧大學出版社,1987.
[5]馬顯彬.教師語言學[M].中山大學出版社,2000.
[6]王鳳娟.中學教師評語手冊[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7]戈玲玲.教學語用學[M].國防科技大學出版社,2002.
[8]羅斯等.語言教學中的語用學[M].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6.
[9]何自然.語用學與英語學習[M].上外教育出版社,1997.
[10]劉啟珍.教師語言藝術簡論[M].蘭州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