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曉紅
(海原縣第三小學,寧夏 海原755299)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不斷深入發(fā)展,多媒體在教育教學領域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尤其在促進語文學科教學中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 它突破師生之間僅憑語言、概念傳遞信息的成功之路,“媒傳”較之于教師單純的“口傳”,其優(yōu)越性不僅在于它的信息傳遞效率高、形象直觀,刺激興奮,便于視聽和接受。 更重要的是現代多媒體課件的使用能有效地使學生由信息的被 動接受者變成了主動尋求者, 充分調動了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創(chuàng)設情景,加強了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情感體驗,激發(fā)了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多媒體技術利用媒體的交互科學性、反饋性等特點,在教學過程中融圖、文、聲、像于一體,是具有智能化的雙向教學活動過程。電教媒體技術的應用同時也大大地簡化了教師的操作,使得教師能集中精力于教學本身,從而也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借助多媒體教學能有效地化抽象為具體,把難以理解的內容或者對理解課文起重要作用的內容,用媒體展現出來,調動學生視覺功能,通過直觀形象、生動的感官刺激,讓學生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潛能,在有限的時間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如教學《只有一個地球》時,可運用電腦制作這樣一段活動畫面:①茫茫的宇宙群星璀璨。(配上優(yōu)雅的音樂) ②旋轉著的地球出來了,慢慢縮小,最后成了宇宙中的一頁扁舟。(說明地球在宇宙中是渺小的) ③隨著教師聲情并茂的描述,出現晶瑩透亮的球體。 ④伴隨著音樂出現了轉動著的、蔚藍色的地球。 (體現地球的漂亮壯觀,可親可愛)如此導入,一下子吸引了學生,使他們既感受了宇宙的宏大浩瀚,又體會到地球的漂亮壯觀,激發(fā)了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為成功的課堂教學奠定了基礎。
教學中采用多媒體并合理地運用, 不僅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發(fā)展學生想象能力,還能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操。 如在教學古詩《泊船瓜洲》“春風又綠江南岸”一句時,為了使學生更好地領悟“綠”字的精妙,可通過錄像展示江南春日美景,那一幅幅花紅柳綠, 草長鶯飛的江南春色畫面將學生帶入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細細地品味了詩中的語言美,很快領悟到了“綠”字的神韻。 “綠”字既涵概了“滿”、“入”、“過”的意思,又突出了東風催春勢不可擋的盎然生氣。實踐證實,在古詩教學中電教媒體發(fā)揮了它獨特的優(yōu)勢,學生接受信息的過程由眼一耳一腦多種感官協同進行思維加工,加深了對詞語的理解。 只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們才能樂于接受,此所謂"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語文教學過程中,運用配樂朗誦,投影片,乃至于用多媒體提供的有關背景資料、影片、錄像等,能創(chuàng)設與教材密切相關的情和景,通過聲像并茂、動靜結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調動他們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運用多媒體可以 實施審美教育。 語文學科包含著其它學科無法相比的美育因素,這種性質決定語文必須成為審美教育的主陣地,多媒體計算機教學,聲像文結合,讓語言文字所描述的內容變成形、聲結合的畫面圖式,讓靜態(tài)的審美對象活躍起來成為動態(tài),并打破教室四十分鐘的時空限制,縱貫古今,橫跨中外,能加快美的信息速度,加大美的信息含量,創(chuàng)造一個嶄新的審美時空。 運用多媒體可以啟發(fā)學生的想象力, 達到理解知識的目的。
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難點和重點,作文使很多學生產生畏難情緒,如果訓練不好,將影響學生語文成績的提高。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有了愛好,產生了寫作欲望,才能專心作文,從而提高作文教學效果。 在網絡環(huán)境中,教師可以利用計算機,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觸覺等各種感官齊上陣,讓他們欣賞錄像,欣賞范文,模擬修改,互相傳閱等形式,讓學生始終處于興奮狀態(tài),留意力集中,不斷將間接經驗內化為直接經驗和表象,豐富了寫作素材,使“巧婦”常為“有米之炊”。 我們嘗試將學生的優(yōu)秀作文打印出來,通過多媒體展示出來,并配上音樂讓全體學生欣賞。這樣,學生的積極性就自然地提高了。
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必須貫穿于語言練習之中。但小學生的思維以感性熟悉為基礎,沒有外界媒體的刺激、啟迪,他們思考問題時,經常出現思維障礙,有時還會出現思維不完整現象。使用多媒體的刺激引導,會啟開學生思維閘門,收到豁然開朗的效果。
多媒體能為學生提供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 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為學生營造一個色彩繽紛、聲像同步、能動能靜的教學情景能使學生眼、耳、口、手、腦等多種感官同時接受刺激,促使學生手腦并用,思維集中,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有力把促進學生聽、說、讀寫等綜合能力的運用和提高,從而全面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 現代教育特殊重視人的素質的全面提高。因此,教學不僅僅是傳授知識,同時也是培養(yǎng)能力的過程,是使學生通過學習而趨于獨立,最終擺脫教師的信賴,成為在學習上獨立自主的人。 語文科的任務是提高學生語文素質。 它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傳授語文知識,練習語文能力;另一方面,提高思想水平,擴大知識視野,豐富文化素養(yǎng),鍛煉性格意志,培養(yǎng)審美觀念等。而運用多媒體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能起來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利用多媒體可使學生閱讀到很大信息容量的光盤內容,且光盤可以存儲大量的文字、符號、語言、聲音、圖形、圖像等信息,并能在計算機屏幕上清楚地顯示,這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豐富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同時學生通過閱讀光盤所展示優(yōu)雅的文段, 欣賞光盤所展現的精美畫面、出色的動畫、及動聽的音樂,從而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念。其次通過智能游戲類的光盤,讓學生進行拼圖游戲、尋找游戲、填空游戲、打炮游戲、配對游戲等方法來學習漢語拼音和一些語文知識。 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和競爭進行學習,對每一次游戲的結果,計算機都通過聲音和圖像給予反饋和強化, 這樣學生能直接參與的情況下既把握了知識,同時也培養(yǎng)了能力。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恰當運用多媒體,以其直觀形象、動態(tài)性等特點,生動而充分地展現課文的思想意境美、藝術形象美、語言結構美,使學生為之動情、愉快、振奮,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