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備萍 陳志斌 徐 敏 陳百靈 王慧鵬
(正陽縣環境保護局,河南 正陽 463600)
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的意義:一是必要性:隨著社會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人民群眾對環境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環境保護的壓力越來越大,環保部門的常規監測手段和傳統管理方式已遠遠不能滿足實際環保工作的需要。二是先進性:污染源自動監控是實施環境監管的先進手段,具有自動、實時、在線等特性,可提供海量的排污口監測數據,使環保部門能在第一時間掌握最新的污染源排放及治理設施運行情況,有著傳統環境監察、監測手段無可比擬的優勢。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作為環境質量和污染源動態的、實時的監控,可以快速高效發現并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可以實施遠程環境預警、環境應急報警和指揮高度,防止污染事故,保證環境安全;可以為全縣污染物總量減排、排污收費、生態補償等環境管理工作提供及時、準確、全面的數據支撐。三是關聯性:通過環境質量和污染源實時監控,可以掌握環境大量信息,大大提高環境監管效能;通過對監控數據整理分析,行業污染源的結構、分布和污染貢獻,以及污染源和環境質量之間的相應關系,為污染源治理、污染物總理控制提供基礎支撐。
目前,河南省各級環保部門正致力于建立完善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制度,強化污染源現場端自動監控設施的運行監督執法,積極爭取財政資金補助現場端設施運行,努力建立運行保障機制,力求用好污染源自動監控這個海量記憶、時刻警備的“千里眼”。
基層積極性怎么調動?
目前,相當多基層環保部門仍對污染源自動監控不夠了解,不知道該怎么管怎么用,一些環保部門未適應污染源自動監控帶來的變化。連續自動的在線監測相對于傳統一個月或一個季度開展一次的監督性監測,可能會發現數量遠超原來的超標排污情況,造成工作壓力激增。現有的工作方法及工作資源難以適應情況變化,少數人會采取消極的態度對待污染源自動監控工作。
單靠主動、自覺難以保障污染源自動監控工作的正常有序開展,特別是在大多數地方仍未成立專門機構負責污染源自動監控工作的現階段。
為此,河南省環保廳規定,基層環保主管部門負責履行污染源現場端自動監控設施運行監督執法、自動監測數據有效性審核等工作,并配套建立了工作績效考評體系,為轄區內各級環保部門履行工作職責提供了保障。
同時,河南高度重視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的應用,在發生突發環境事件時將自動監測數據應用于責任污染源排查,將主要燃煤電廠的自動監測數據應用于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控制,將自動監測發現的超標數據應用于重點污染源達標排放監管,應用自動監測數據分析重點行業的排污現狀。
通過各種基礎應用,促使各污染源單位更重視自動監控設施的運行維護,激勵各級環保部門更重視自動監控系統管理,進而使各級政府也更加重視自動監控工作。
如何確保數據真實性?
現階段,相當一部分污染源企業抱著“自動監控是政府監管排污的手段,排污單位不愿花錢買‘手銬’”的心態,消極運行管理污染源現場端自動監控設施。污染源企業進行自動監控設備維護時往往被動應付式開展工作,難以主動做好儀器日常保養維護及校準校驗。甚至有部分污染源企業為了逃避環境監管,在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運行上弄虛作假。
環保廳加強監督執法,堅決制止不正常使用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及通過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進行排污數據作假等行為。
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是計算機技術、網絡傳輸技術、自動控制技術、環境監測技術有機結合的產物,應用信息化、網絡化及辦公自動化等手段來進行自動監控系統的建設運行及應用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環境監管的有效性能否提升?
在污染源自動監控應用方面不斷探索,科學總結出一整套思路,使自動監控手段在環保工作中大顯身手。
排污收費更加客觀、公平,更有效地推動污染治理。河南省從2009年開始全面使用煙氣排放自動監測數據開展裝機容量30 萬千瓦以上燃煤電廠的二氧化硫排污量核定和排污費征收工作。實踐證明,使用自動監測數據核定排污量,為排污收費提供依據,相對于采用監督性監測數據或使用物料衡算方法核定排污量,可以更加客觀真實地反映出排放口的排污情況,可全面反映超標排污時段的污染物排放量,使排污收費政策推動污染治理的經濟杠桿作用得以更好發揮,有效避免協商收費等情況發生。
實現監督執法工作精細化,以嚴密監管促使污染物達標排放率大幅上升。省廳依托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組織開發了超標事件調查處理管理軟件。通過軟件調度,各級環境執法力量開展重點污染源超標排污行為的調查處理。目前,省監察總隊利用軟件聯動燃煤電廠所在地環保部門,強化對電廠煙氣排放情況的監管,做到燃煤電廠的每一次二氧化硫超標排放情況都得到關注、調查、監督整改,通過嚴密監管促使各大電廠進一步重視脫硫工作。
利于突破現狀,開創工作新局面。上下級環保部門之間不能有效地相互支持,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上下級之間掌握的情況、數據等信息不對稱造成的。環保系統內部職能機構之間如果不能協同開展工作,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沒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協同機制。
通過應用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提高環保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有助于各級環保部門同步掌握排污監控數據,增強上下級之間掌握情況的對稱性,有助于建立各級內部機構之間的高效協同工作機制,可推動上下級環保部門互相支持,增強環保系統內部不同職能機構協同作戰的能力。
建立和完善重點污染源自動在線監控體系,既是及時跟蹤各地區和重點企業主要污染物排放情況的重要手段,也是扎實推進污染減排的重要基礎和科學評價污染減排工作的基本依據。經過多年發展,很多省市已經配備了比較完善的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但是,保證在線監控設備正常運行、利用在線監控數據才是污染源自動在線監控體系成敗的關鍵。河南省在探索充分利用在線監控設施加強環境監管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如果減排指標不科學,就無法客觀反映實際成果,工作方向就難免出現偏差;監測數據不準確,環境管理模式必然粗放。從源頭上控制污染,首先就要確保監測數據科學、公正、準確,確保在線監控設施正常運行。污染源企業“自排、自建、自管”的環境監測儀器應用方法,讓企業有了弄虛作假的可能。要從源頭上消除污染源企業弄虛作假的可能,需要改變固有思維,改變污染源企業自行管理自動監控設備的局面,大力開放污染減排監測市場,確保監測數據科學、公正、準確,以加強污染的源頭控制監管。
其次,要充分利用在線監控數據。建立污染源自動在線監控體系的目的是實時監控企業的環境違法行為,提高環境執法效能。只有提高在線監控數據的法律地位,充分發揮其在環境監管中的作用,才能真正讓污染源企業重視起來,才能起到威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