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柱,黃向民
(吳川市人民醫院兒科,廣東 湛江,524500)
小兒秋季腹瀉是臨床常見疾病之一,具有發病率高、預后良好的特點,但該病一旦合并病毒性心肌炎,往往病情進展迅速、兇險,甚至發生心源性休克導致嚴重后果,因此一旦診斷應及時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進行救治。吳川市人民醫院兒科采用黃芪聯合1,6-二磷酸果糖治療小兒秋季腹瀉合并病毒性心肌炎獲得理想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選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本院診治的小兒秋季腹瀉合并病毒性心肌炎患兒60例,所有患兒診斷依據流行病學特征,臨床表現為腹瀉、水樣便,量較多,脫水較為嚴重,在糾正脫水后患兒出現顏面青紫,口唇發紺,四肢冷厥,對外界刺激反應減弱,心率增快,可聞及奔馬律、早搏,肝臟腫大,心電圖具有QRS波低電壓,早搏等心律失常,胸部X線片提示心影普大,心胸比例超過50%以及肺淤血等征象;排除其他腹瀉及心臟病患兒。將患兒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30例。2組患兒在年齡、性別、病程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2組基線資料比較 例
所有患兒均給予常規治療措施,包括臥床休息,保持安靜,氧氣吸入,必要時給予面罩或鼻導管吸氧,立即給予大劑量維生素C溶于葡萄糖注射液中靜脈滴注,同時給予促進心肌代謝藥物及改善微循環的藥物,如細胞色素C、肌酐、輔酶A以及參麥注射液,控制患者心衰如常規應用西地蘭或者地高辛,給予液體支持,調整液體成分及總量,應用擴張血管的藥物、糾正酸中毒,必要時給予激素應用。在上述治療的基礎上,觀察組患者同時給予黃芪注射液聯合磷酸果糖治療,即黃芪注射液0.5mL·kg-1加入10倍的5%葡萄糖溶液靜脈滴注,1次·d-1;同時給予1,6-二磷酸果糖注射液,即1,6-二磷酸果糖注射液100 mg·kg-1+5%葡萄糖溶液100 mL靜脈滴注,1次·d-1;1周為一療程。
療程結束后評定臨床效果,記錄患者臨床癥狀、體征及心肌酶譜改善情況,定期復查血常規、電解質及心電圖等,觀察藥物不良反應并記錄住院時間。
顯效:主要臨床癥狀和體征基本消失,心電圖檢查及心肌酶譜測定指標恢復正常水平;有效:主要臨床癥狀和體征好轉,心電圖檢查及心肌酶譜測定指標有所改善,但未完全恢復正常水平;無效:主要臨床癥狀和體征無改善甚至惡化,心電圖檢查及心肌酶譜測定指標無改善甚至加重。心肌酶恢復的標準為磷酸肌酸激酶(CK):24~194 U·L-1,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0~25 U·L-1,α-羥基丁酸脫氫酶(HBDH)80~220 U·L-1。
采用SPSS12.0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的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2組均未見明顯的心、肝、腎等不良反應。

表2 2組療效判定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患兒CK、CK-MB、HBDH恢復時間及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2組心肌酶恢復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s,t/d

表3 2組心肌酶恢復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s,t/d
*P<0.05與對照組比較。
組別 n CK恢復時間CK-MB恢復時間HBDH恢復時間 住院時間觀察組 30 10.91±2.65*11.32±2.24*11.78±2.22* 15.71±2.26*對照組 30 16.74±2.62 15.41±2.36 16.49±2.48 19.24±2.19
小兒秋季腹瀉多發生于嬰幼兒期,季節性明顯,以秋末冬初發病率最高,主要由輪狀病毒感染所致,該病起病較急,早期即出現腹瀉及嘔吐,往往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且腹瀉明顯,大多以水樣便為主,鏡檢少見膿細胞。輪狀病毒侵入人體的兩大途徑為呼吸道和腸道,容易侵犯小腸黏膜上皮,改變腸上皮絨毛的結構,破壞腸絨毛細胞,引起鈉離子及氯離子的轉運失調,致水電解質吸收及排泄障礙,引起大量腹瀉及嘔吐。尤其是當輪狀病毒感染嚴重形成病毒血癥時,可直接侵襲心肌細胞,引起病毒性心肌炎,同時機體的過敏反應及自身免疫反應也是引起心肌損傷的重要途徑[1]。因此,采取合理的措施防控疾病的發生發展對于改善預后、提高救治成功率意義重大。
本研究采用黃芪聯合1,6-二磷酸果糖治療小兒秋季腹瀉合并病毒性心肌炎患兒,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治療后觀察組患兒CK、CK-MB、HBDH恢復時間及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提示效果理想。黃芪注射液有祖國傳統藥材黃芪經過現代工業精煉提取,中醫認為黃芪能益氣固位,補氣升陽。現代藥理學研究證實,其含有黃芪多糖、膽堿、葉酸、黃琓化合物、皂甙類、氨基酸及硒、硅、鋅、鉬等多種微量元素,具有擴張血管、增強免疫力、調節脂質代謝以及脫毒、排膿及生肌的作用,小兒秋季腹瀉時,黃芪能增加網狀內皮系統的功能,促進淋巴細胞的轉化及活化,增加白細胞的熟練,促進各類抗體的生存,增強機體免疫力,全面調節非特異性免疫力和特異性免疫力,抗病毒作用明顯,能防止輪狀病毒對腸道的進一步損害。合并心肌損害時,它可有效清除體內氧自由基、增強心肌收縮,減少細胞膜脂質的過氧化,有效避免心肌細胞的損害,具有保護心肌細胞、增加細胞膜穩定性的功能;而且黃芪可改善患兒心功能不全、促進機體新陳代謝,有利于受傷心肌的再生及修復[2-5]。1,6-二磷酸果糖是人體葡萄糖代謝的重要中間產物,可防止腸道平滑肌及心肌細胞的鈣離子超載,具有保護細胞、穩定細胞膜,抗氧化及供氧等作用[6];兩者聯合應用,在小兒秋季腹瀉合并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療中能明顯地提高臨床治療效果,縮短住院時間,安全可靠。
[1] 周學武.小兒秋季腹瀉并心肌炎心源性休克的診治體會[J].現代醫藥衛生,2007,23(20):3083-3084.
[2] 賈馨.黃芪注射液治療小兒秋季腹瀉56例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8,17(21):3344-3345.
[3] 陳金梅,張琳.1,6-二磷酸果糖和維生素C聯合治療小兒秋季腹瀉并發心肌損害的臨床觀察[J].貴州醫藥,2010,34(11):999-1000.
[4] 張頌賢.黃芪注射液治療病毒性心肌炎的療效及安全性評價[J].中國實用醫藥,2013,8(20):30-31.
[5] 李軍.黃芪注射液治療病毒性心肌炎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7(7):72-73.
[6] 郝義彬.黃芪注射液聯合1,6-二磷酸果糖治療小兒病毒性心肌炎的臨床研究[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7(10):82-83.